「大家談」五育並舉 健康第一

【大家談】五育並舉 健康第一

「大家談」五育並舉 健康第一

「大家談」五育並舉 健康第一


停教不停育 健康是第一

——抗疫期間“延遲開學 宅家長假”的基本思路

_

_

_

_

一要確立“五育並舉”的思路。

這一思路解決的是教育理當關注的重心與焦點問題,是肩負引領疏導社會大眾使命的教育輿論應秉持的方向與定位問題。即在爭取做到“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同時,也要盡力做到“育人工作不耽擱”“素質教育不停滯”“全面發展不停步”。事實上,學生宅家長假期間,借用經濟學的“比較優勢”“機會成本”與“時間價值”概念作些分析(通俗地講,就是“哪個更合算”),應該不難發現,將重心和精力集中在“育人”上多動心思,比單純在“教學”(只能在線上進行)上著力,肯定更為有效有利,更有“性價比”,更能找到突破口且形成特色,最重要的是也更有可能、更有可為。從這個意義上,似乎提“停教不停育”比“停課不停學”更為精準、全面,教育站位也更高。

那麼怎麼實現特殊時期、特殊空間、特定對象(老師一方同時直面學生和家長雙方)的“五育並舉”?

筆者主張要努力從整體質量觀和廣義角度理解“教”與“學”,繼續堅持“學科育人主渠道”“課堂德育主陣地”,教師在線上教學時仍然要堅持“全人教學”和學科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傳遞。

然而毋庸諱言的是,由於學科課堂時空等因素的侷限,課堂育人主要以較為單一和低效的“言教”形式為主,更不要說線上教學,師生雙方、學生之間都隔著屏幕,幾乎沒有對話、互動,無論是教師身上的人格魅力,還是肢體語言,都難以發揮“身教”“不言之教”的現場效果。

因此為了讓“育人”兩字不缺席,這就需要突出“主打策略”:學科課堂之外的“情境磁場”——而這正是這段時間家家戶戶“親子宅家”的優勢所在。為此,可以做很多“因‘育’施策”的文章,讓“勞體德美”四育不“賦閒在家”。

「大家談」五育並舉 健康第一

二要確立“健康第一”的思路。

這既是響應呼應當前中央領導下全民“戰‘疫’”大局的應時作為,又是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的舉措,是教育乃至社會發展的常識,還是反思教育工作、追求“美好教育、美好生活”的必然結果。

具體而言,筆者建言如下:

(一)要有強烈而靈慧的課程資源意識,切實抓住這段“宅家戰‘疫’”時間大幅度提高學生及其家長的健康素養。“世界是學生的教科書”,不要當這場疫情沒有發生過,交了這麼多的學費就一定要多向生活學點東西(教訓、反思等)。正如筆者同事、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初中語文教研員鄭慧老師在致全市初中語文老師《2020年疫情期的語文作業建議》中指出的,“用好時代給我們的課程資源也許是(語文教師)更重要的能力與責任”。

(二)學校和家庭要樹立“身體教育學”意識。“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身體當然也是學習的本錢(當代腦科學和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也正在不斷證明這點),身體成長具有單向度、不可逆性。兒童的身體(一定程度上也包括教師)總體上未得到足夠的重視無疑是當下教育和社會的重大缺失和遺憾。最為大家所知的是兒童近視率問題,如何一起“讓兒童有一個光明的未來”,保護好他們的眼睛,幾乎成為了一個時代命題。

「大家談」五育並舉 健康第一

(三)要有“對沖的意識和行動”。對沖是底線思維的一種表現,有點像化學上的“酸鹼中和反應”。比如,針對學生“超長宅家”可能滋生“小網蟲”“小睡蟲”“小懶蟲”問題,可能產生新的一批“小眼鏡”“小胖墩”“小豆芽”問題,可能導致百無聊賴、無所事事現象,以及學校啟動“線上教學”從而學生不得不長時間盯牢電腦(手機)這一新事物,怎麼通過“對沖”以達到“止損”乃至動態平衡?

這時候,勞育、體育、美育、德育,就不止是在一些人看來是“理想化的東西”,也可以先不去講很高位的“立德樹人”終極目標,而是至少可以服務於非常現實層面的,諸如緩解學生用眼疲勞、控制“長膘”、宅家倦怠的“對沖工具”!這時候,策動學生居家勞動、居家鍛鍊、居家娛樂活動,就完全不是空話,當然也不能“空化”,而的確應該顯化、剛化、硬化、操作化。應該像要求學生準時參與線上直(錄)播教學、參與線上互動、提交線上作業一樣,將學生的宅家勞動、鍛鍊等納入學校可量化、可操作、可反饋、可評價、可展示的成體系指導之中。

確立“健康第一”思路,當然不是不要學科學習、知識教學,不是無視應試的剛性剛需現實,畢竟,且不講“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但“存在的一定是要認真面對的”。筆者強調的是,一是“適時適度適宜”原則,二是“得力得當得法”與“有效過度(銜接)”意識。重在可借這段時間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習慣,提升學習力(學習動力、學習毅力、學習能(智)力),著眼於兒童返校學習後的學習後勁。

那麼,落實“五育並舉 健康第一”的主抓手是什麼?下文擬與讀者朋友們繼續交流,敬請關注。

「大家談」五育並舉 健康第一

_

_

_

_

作者系“晚上八點”特約作者

衢州市教科所工作人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