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中國到美國辦廠,《美國工廠》獲奧斯卡獎,給我們什麼啟示

北京時間2月10日,奧斯卡第92屆最佳紀錄長片公佈,講述中國公司福耀玻璃在美國建廠故事的《美國工廠》獲獎。


講述中國到美國辦廠,《美國工廠》獲奧斯卡獎,給我們什麼啟示

《美國工廠》獲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這應該不會讓很多人意外,這個紀錄片自播出之際就自帶光環,一是由前美國總統奧巴馬出品,二是聚焦美國一直在主導迴流的製造業,三是中美兩國處於貿易摩擦風口,此片展現的正是中國企業到美國設廠。

衝擊、矛盾、現實,理想主義,人文關懷,這部紀錄片把這些要素都包涵了,從文藝創作者的角度來說獲獎也算是實至名歸,不過我認為片子獲獎,主要是因為影片對事實的揭示,傳遞的現實意義,讓更多美國人瞭解美國的製造業,也更加了解中國的製造業。

通過這紀錄片,也讓我們可以進一步思考中美兩國的衝突與利益:

第一,美國製造業開始出現不均衡,美國、德國、日本,不但是發達國家,同時也是製造業大國、製造業強國,不過美國的製造業出現了一定的空心化,不可否認的是,美國的高端製造業是很先進的,比如說軍用武器、航天航空等領域的製造業水平,是全球領先的。

但也正是因為在這些行業領先,並且利潤空間大,使得美國的產業資本不再流向中低端的製造業,這會帶來兩方面的問題,一是貿易逆差不斷擴大,貿易赤字不斷上升,而這又正是特朗普政府一直在尋找改變的局面。另一方面是,集中的高端製造業不能有效地解決就業問題,同時製造業的收縮也會進一步影響到服務業,而服務業是美國經濟的最大動力。

講述中國到美國辦廠,《美國工廠》獲奧斯卡獎,給我們什麼啟示

第二,福耀玻璃到美國設立工廠,這對美國是很有利的,一方面美國本身就是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之一,對汽車玻璃的需求也很大,福耀到美國設廠之後,各項成本,最主要的是運輸成本及關稅方面會大幅下降,對美國的汽車行業是非常有利的。

另一方面,在當年通用汽車離開時,當地政府損失了巨大的稅收來源,福耀玻璃美國工廠規模不斷做大,可以穩定當地政府的稅收。更為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解決美國的就業問題,

莫瑞恩市政府承諾從第三年開始,每年支付20萬美元補償金給福耀,五年至少補償100萬-180萬美元,僱傭員工越多補償額越高。俄亥俄州政府則承諾,達到僱傭美國當地員工1500人以上,五年內至少補償1300萬-1500萬美元給福耀

第三,製造業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根基,不管對美國,還是對中國,都是如此。未來雙方都會繼續將發展製造業作為戰略目標,並且利用新的技術促進製造業不斷升級,提高產業效率,進一步拉動實體經濟擴張。

而福耀玻璃到美國設廠,其實是雙贏的結果。福耀玻璃雖然為美國當地政府帶來了稅收,解決了美國的就業問題,但同時福耀玻璃通過海外設廠也可以有效降低運輸成本,讓產品更有競爭優勢,進一步提升公司在全球市場中的份額,還可以進一步積累經驗,以後在其他國家設立新工廠。

講述中國到美國辦廠,《美國工廠》獲奧斯卡獎,給我們什麼啟示

同樣的,中國也引進了美國的特斯拉公司,在上海浦東建立了超級工廠,並且給特斯拉提供了大力的支撐,包括各項低息信貸支持,這同樣是一個雙贏的結果。中國工廠可以有效地提升特斯拉電動力的產能,打開想象空間,而特斯拉也可以帶動中國能源汽車產業鏈,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加速普及。

因此,不管是“美國工廠”,還是“中國工廠”,顯示了中美兩個大國家之雖然有衝突,但也有共同的利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有追求合作共贏,才是符合雙方共同利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