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有座祠堂,高浮雕五彩色,在整個徽州地區獨一無二


安徽黃山市有個古村,距今1100多年曆史,比宏村西遞更安靜古樸,遊客很少美院學生很多。

這裡的明清古建築保存完好,非常有特色,其中最特別的是村中的一座祠堂,門樓高浮雕五彩色,是封建社會最高等級祠堂,在整個徽州地區都是獨一無二。

這個古村名叫屏山,位於安徽省黃山市黟縣東北,距今縣城約4公里,距離宏村約10公里。屏山村又叫舒村,因這裡的村民大多姓舒,據說是伏羲九世孫叔子的後裔,唐朝末年為避戰亂從廬江遷居到九都,距今1100多年曆史。

在到明清鼎盛時期,九都有12條街16座牌樓18幢祠堂24口井60條巷400多幢古民居,號稱“八百煙灶、三千丁男、五里長街”,是當地的第一大村。千餘年間歷史滄桑變幻,或自然損壞或人為破壞,如今村中只剩下7座祠堂200餘幢古民居。

而在這7座祠堂中,有一座規模最大最為宏偉肅穆,那就是舒氏家族的總祠堂——舒光裕堂。舒光裕堂其實是由光裕堂和慶餘堂組成,外面為光裕堂,門樓正面是四柱三間五分樓,兩邊八字牆上各有一個樓簷,合稱七分樓。

舒光裕堂最大的特色是其門樓,高浮雕、五彩色,在徽州祠堂中是獨一無二的,照壁上雕刻著青松白鶴,翠柏雪鹿五彩的浮雕吉祥圖,整個門樓上有琉璃彩雕八仙、羅漢、福祿壽等人物塑像300餘尊,色彩鮮豔栩栩如生,非常精緻。

為什麼高浮雕五彩色在徽州祠堂中是獨一無二的呢?因為據說五彩色是皇家才能使用的,舒光裕堂原是九簷門樓,亦是封建社會中最高等級的宗族祠堂規格。為什麼舒光裕堂可以建造最高等級的祠堂門樓呢?

據導遊介紹是因為明朝萬曆年間舒村有個進士舒榮都,為人剛正不阿,因彈劾魏忠賢而被陷害,至明崇禎年間得到平反昭雪,皇帝恩准其後人在家鄉祠堂大門上建造最高等級的九簷門樓。

圖為光裕堂裡面情景,肥梁高柱肅穆森嚴,牆面斑駁,青石板上長滿了青苔,空氣似乎都比外面陰冷了幾度。徽派建築都是高牆無窗,採用天井通風采光,所以一般稱為幾進幾天井。

光裕堂繼續往前走最裡面就是慶餘堂,建於明朝年間,比光裕堂更久遠。鐵門鏽跡斑斑,門釘碩大門環簡樸,堂前有一天井,天井下青石板就是曾經舒氏族人犯錯跪拜的地方,就是電影電視中經常可看到的情節,犯錯了就要在祠堂對著祖宗牌位面壁思過。

這就是徽州地區擁有獨一無二的五彩門樓的祠堂,位於安徽省黃山市黟縣,距離縣城4公里距離宏村10公里,如果你到了黟縣到了宏村、西遞,不妨也到屏山村看看。歡迎關注芒果旅行日記,每天分享旅途見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