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獲得四項奧斯卡大獎,究竟是怎樣的魅力能得到如此認可

奉俊昊憑藉《寄生蟲》獲得第92屆奧斯卡最佳導演,加上最佳國際電影和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影片,《寄生蟲》已拿下四座大獎。在這裡恭喜寄生蟲劇組,優秀的演員,劇情臺詞也很經典,富含人生哲理,配得上這些榮譽。

《寄生蟲》獲得四項奧斯卡大獎,究竟是怎樣的魅力能得到如此認可


你爬了十層樓,可能才剛剛到達別人的地下室。通過這句話,我們就可以大概瞭解《寄生蟲》講述的劇情:窮人與富人的生活差距而導致的一系列問題。那麼富人與窮人是怎麼認識的呢?

《寄生蟲》獲得四項奧斯卡大獎,究竟是怎樣的魅力能得到如此認可


《寄生蟲》講述住在廉價的半地下室出租房裡的一家四口,原本全都是無業遊民。在長子基宇隱瞞真實學歷,去一戶住著豪宅的富有家庭樸社長家裡,擔任家教後,一家人的生活漸漸起了變化的故事。電影編劇巧妙的將富人與窮人的相識通過一個很簡單的行為家教連接起來,並留下了伏筆——基宇是隱瞞了真實學歷的。

《寄生蟲》獲得四項奧斯卡大獎,究竟是怎樣的魅力能得到如此認可


基宇經過同學介紹,成為多惠的家教之後,略施小計令樸家辭去原本的司機和管家,好讓爸爸媽媽也能在樸家有份安定工作。 但是一直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欺騙。基宇隱瞞了自己的學歷,樸社長夫婦也並不知道他們是一家人。當你說出了一個謊言,想要不被發現,就要一直說出一個接一個的謊言,而謊言遲早會被揭穿。在揭穿之前有多快樂,被揭穿之後肯定會得到加倍的痛苦。

《寄生蟲》獲得四項奧斯卡大獎,究竟是怎樣的魅力能得到如此認可


雖然你明明知道他們一家最後會被揭穿,但是你仍然會好奇他們是怎麼被揭穿的,被揭穿後又會做出什麼反應。這就是《寄生蟲》拍攝的高明之處,拋出問題,讓人產生好奇心,就會忍不住看下去。

《寄生蟲》獲得四項奧斯卡大獎,究竟是怎樣的魅力能得到如此認可


《寄生蟲》這個名稱,顯而易見,重點在於“寄生”,那麼在電影中,有幾種寄生關係呢?應該是兩種,第一種是以基宇一家為代表,他們寄生於通訊社老總樸社長家裡,獲求足夠的物質,他們的寄生為的是物質,是生活。第二種是以樸社長為代表,作為上流社會,對於精神的渴望,寄生於奢侈生活,覺得貴、精美、看著高級就是好的。有個最好的例子:當基宇將媽媽推薦給樸社長做保姆的時候,樸社長最開始是有所猶豫的。當時當基宇說了一句:“她所在的勞務公司是會員制,並只服務於富人。”並遞上了一張精美的名片。這讓樸社長找到了那種滿足感,覺得只有這樣的保姆才配得上自己,於是順利僱傭。

《寄生蟲》獲得四項奧斯卡大獎,究竟是怎樣的魅力能得到如此認可


電影的高潮在最後,基宇一家和前管家一家兩個底層家庭的鬥爭,從地下發展到了地上。而樸社長也參與了這場爭鬥,最後被金家父親所殺。

《寄生蟲》獲得四項奧斯卡大獎,究竟是怎樣的魅力能得到如此認可

我覺得《寄生蟲》最經典的地方並不是高潮部分三個家庭的爭鬥,而是電影對於貧與富的不同對比。貧富關係並不是一條單行道,而是一座金字塔。樸社長一家跟基宇一家比起來的確很有錢,但在有錢人當中就不起眼了,因為比他們有錢的多太多了。反之亦然,基宇一家為了工作不擇手段,住地下室。當你覺得他們已經足夠慘的時候,鏡頭告訴你:他們還不是最慘的。基宇他們還可以有地下室居住,前保姆夫婦連自己的房子都沒有。

《寄生蟲》獲得四項奧斯卡大獎,究竟是怎樣的魅力能得到如此認可


很多人不知道《寄生蟲》本次獲獎意味著什麼,說個數據吧:《寄生蟲》是奧斯卡歷史上第一部非英語最佳電影。這就意味著亞洲電影同樣可以走上大舞臺,《寄生蟲》的獲獎不僅傳播了亞洲文化,讓更多的人瞭解亞洲電影正在快速發展,這還代表了亞洲電影的榮耀時刻!大家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去看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