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寄生蟲》能登頂奧斯卡?

《寄生蟲》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是當晚頒獎晚會為數不多的驚喜。不僅如此,《寄生蟲》還包攬了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電影共4項大獎。《寄生蟲》為什麼能登頂奧斯卡呢?

為什麼《寄生蟲》能登頂奧斯卡?

偏向於保守的奧斯卡獎,通常不會給觀眾帶來太多驚喜。除了大放異彩的《寄生蟲》,一鏡到底的《1917》、反戰童話《喬喬的異想世界》、狂攬十億美元票房的《小丑》、格蕾塔·葛韋格重塑經典的《小婦人》、熱血賽車電影《賽道狂人》、讓人心碎的《婚姻故事》以及德高望重的馬丁斯科塞斯的迴歸之作《愛爾蘭人》,任何一部都可能獲得最高獎項,並且至少有相當一部分電影迷會對結果感到滿意。

2020年奧斯卡獲獎者名單:


然而,最終的贏家是一個真正的突破性選擇,它使每個人都感到高興。《寄生蟲》成為歷史上的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非英語電影。這一夜,奉俊昊註定難以入眠,當他第三次上臺領獎時,他甚至感到既困惑有興奮。大多數專家認為最佳影片獎(Best Picture)會頒給《1917》,它在世界範圍內都有極高的呼聲。即使是最樂觀的奧斯卡愛好者,也不得不承認,這座古老的學院不可能打破傳統將最佳電影獎頒給一部外語電影。為何《寄生蟲》贏得了最佳影片獎呢?

為什麼《寄生蟲》能登頂奧斯卡?


《寄生蟲》商業運作非常出色

《寄生蟲》嶄露頭角始於2019年4月,當時它被宣佈為戛納電影節首映電影之一。在一年裡,這部電影與《好萊塢往事》、《痛苦與榮耀》、《燃燒女子的肖像》相映成趣,也正是那時候《寄生蟲》被認為是年度電影中的傑出之作。

奉俊昊成為韓國首位獲得金棕櫚獎的導演,這種狂熱的期待很快就傳遍了全球。擁有該電影在北美的發行權的獨立發行商Neon花重金在頒獎季公關,該活動不僅將電影介紹給好萊塢,而且為更廣泛的觀眾打開了韓國電影之門。

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讓評委們在上百部電影中關注到自己,需要花錢公關造勢來吸引眼球,何況《寄生蟲》還是部說韓語的外國電影。整個頒獎季,《寄生蟲》劇組無處不在,他們參加派對,接受雜誌的採訪。奉俊昊的英文一般,公關公司硬是讓他帶著翻譯上了美國多檔深夜秀節目,推廣影片,讓更多的評委去看這部電影。在奧斯卡競賽中僅是一部出色的電影是遠遠不夠的:你必須時刻投入戰鬥。

為什麼《寄生蟲》能登頂奧斯卡?


評論和票房都很高

除了電影同行的認可,普通粉絲(影迷和媒體)對《寄生蟲》也讚不絕口,IMDb20萬人打出8.5分,爛番茄新鮮度99%,MTC媒體綜合評分95分。不僅如此,這部電影還在北美票房上賺了大錢,目前美國國內票房超過3500萬美元。那比《喬喬的異想世界》要高。

為什麼《寄生蟲》能登頂奧斯卡?

商業吸引力並不是奧斯卡評委們看重的,但他們確實喜歡用更多的成功來獎勵成功,慶祝真正的突破對他們而言是當然的,儘管獲獎作品通常是英語作品。


粉絲的力量

網友的力挺並不會影響那些年邁的奧斯卡評委的觀點,但Neon和《寄生蟲》能夠將互聯網對其電影的熱情轉化為切實的行業影響力。這在很大程度上與導演奉俊昊的魅力和熱情有關。他出現在美國脫口秀節目中(總是由他的出色翻譯Sharon Choi陪同),他出現在導演圓桌會議和訪談中,並且結交了許多知名朋友。

奉俊昊導演是頒獎季最奪人眼球的嘉賓之一。事實證明,他是競選活動的理想焦點,觀眾們喜歡這位從韓國來的朋友,這給他們帶來了新鮮感。近些年,韓國娛樂產業積極向外拓展,在世界舞臺上的影響力日趨強大。防彈少年團(BTS)颳起的韓流旋風已從亞洲來到歐美,能登上《娛樂週刊》封面和格萊美舞臺就是明證。韓國電影在東南亞市場越來越受歡迎同時,他們也開始向歐美拓展。

為什麼《寄生蟲》能登頂奧斯卡?

奧斯卡評委陣容的變化

最近幾年奧斯卡擴大了評委陣容,截止2019年7月奧斯卡評委人數超過1萬名。種族、性別、國別等更為多元化的電影人加入進來,不再是之前被詬病的“老白男”(評委平均年齡大、男性和白人為主),更國際化的評委的口味不再侷限於美國電影或者英語電影。

評委數量的擴大,也稀釋了美國製片人工會獎和美國導演工會獎的風向標作用,因為很多奧斯卡評委並不是上述兩個工會的成員。

2019年4月奧斯卡官方將“最佳外語片”改成“最佳國際影片”時表示:“我們已經注意到,在全球電影製作的環境下,‘外國’的說法已經過時了。我們相信‘國際電影’可以更好的代表這個獎項,並且可以促進更積極和包容的電影製作視角,以及電影藝術更普遍的經驗。”

寄生蟲創造了歷史

奧斯卡經常逃避進步。想想去年,當評委有機會通過選擇《羅馬》或《黑豹》作為最佳影片來打破桎梏,但最終他們還是選擇了《綠皮書》,這是對社會和電影現狀的明確定義。這就是《1917》被認為是最佳影片的最強競爭者的原因。儘管如此,對於許多奧斯卡評委來說,似乎到了是反抗這一潛規則的時候,國際電影獎就是他們變化的開始。

寄生蟲不僅是首部獲得最佳影片獎的英語電影。這也是有史以來第一部獲得最佳國際長片獎的韓國電影,也是首部獲得提名的電影。奉俊昊(Joon-ho Bong)、樸贊鬱(Park Chan-wook)和李滄東(Lee Chang-dong)等韓國導演在好萊塢的巨大影響,助力了《寄生蟲》的輝煌。在缺乏多樣性的一年裡,奧斯卡評委們意識到,不時地離開自己的舒適區可能會收穫驚人的收益。

當然,還有一個更簡單的原因讓《寄生蟲》贏得了最佳影片獎:這確實是2019年最棒的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