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殺我的時候請看著我”--空房間

這不是一部關於原生家庭的故事。是的,你沒看錯這部戲講的是“謀殺”,懷疑是種子,死亡是結局。

“母女關係”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有話題性的一個命題,一方認為“天下無不是之父母”而另一方則認為“如果你想成為皇帝,那麼就生一個孩子”。這是一個無法辨別孰是孰非的命題,那麼我想談談“誤解”,談談兩人相處的模糊地帶,談談一個人如何在精神上殺死另外一個人。所以這裡並沒有人真正被殺死。請放心。

“媽媽,殺我的時候請看著我”--空房間

首先,你和你的母親永遠不可能真正解除關係,即使老死不相往來也沒法兒否認你有她一半的基因。其次,在某種程度上你的母親創造了你,養育了你,母親對於一個孩子的控制慾要比一個父親強的更多。最後,如果母女之間的關係並不能夠隨著時間的成長而相應成長的話,那就是災難的開始。不幸的是,我就有這麼一位強勢的母親。這是故事的開始。

“媽媽,殺我的時候請看著我”--空房間

很多年前我想過要寫一個關於母女之間互相不理解的故事,這個概念源於生活高於生活,那時候我覺得我說出來的每一句話到了我母親的耳朵裡都變成了另外一個意思。這讓我覺得費解,明明我們就是這個世界上最親密的關係啊,為什麼我的媽媽不懂我呢?我們總是在彼此傷害呢?我的不舒服是真實的,我相信我母親的不舒服也是真實的。而這個故事最開始是一個科幻設置,母親是一位機器人撿到了一個人類小女孩並撫養她長大。所有的錯位誤會傷害就此展開,但是等等,當我前思後想之後難道人與人之間的互不理解已經到了“無法描繪”的程度了嗎?再之後就有了《空房間》這部戲。

“媽媽,殺我的時候請看著我”--空房間


“媽媽,殺我的時候請看著我”--空房間


“媽媽,殺我的時候請看著我”--空房間


“媽媽,殺我的時候請看著我”--空房間

一開始這部戲叫《房間》劇本發表於《中國作家》2019年影視版四月刊。後改名為《空房間》因為這個“空”才是我真正想說的,一對在愛的關係裡錯位的母女,不是“空”是什麼?當然《空房間》裡百分之九十的情節都是虛構的。故事描繪了一個迷茫的女兒和一個強勢的母親。女兒失去了自己的孩子,當然她沒有詳細描繪事件的經過而是說“我太年輕了,我不明白小孩意味著什麼,她在我的肚子裡就待了兩個月。”而母親總試圖將女兒控制在身邊,要把她的一切都安排的明明白白,隨著劇情的推進她最終失去了這位已然成年的女兒。如果我們的成長是一場漫長告別,那麼在必要的時候請說“再見”。不要以慘烈的結局收場。

我的媽媽,她必然愛我,就像劇中的母親她也愛自己的女兒一樣,她用了很多的方式比如軟硬兼施,比如對女兒的生活橫加阻攔,連丈夫走丟了以後為了照顧女兒在國外讀書的情緒也沒有立刻告訴她。但是恰恰在女兒看來這些方式都深深的傷害了她,女兒要的是我的情緒被“看見”,要的是媽媽能體會我的心情,而不是聽一段一段的大道理。

“媽媽,殺我的時候請看著我”--空房間

母親反覆追問“你為什麼不告訴我”以及“人生就是有一條正確的軌道啊”在女兒看來都是匪夷所思的,“你可是我的媽媽呀,為什麼在我那麼痛苦的時候還要和我說大道理。”這是情感和理性的對撞,當我們試圖向對方求救說出“我好痛苦”的時候,如果對方缺乏共情只是要你振作起來,那麼這些舉動無疑都會將女兒推向深淵。母親的經歷加上閱歷,在她的身上萬事皆能抗過去,“這世界上就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兒。”所以丈夫走了,她不哭,女兒病了她也不崩潰,只是默默的研究起“心理學”。這一切在女兒看來就像一臺冷冰冰的機器,一鍵清空萬事大吉,媽媽可以快速從痛苦中恢復而女兒卻做不到。她最大的疑惑就在於“媽媽你怎麼可以沒有情緒。”

女兒所不能夠理解的是母親經歷的太多太多,一個不愛她,家裡什麼事情都不管的丈夫,一個脆弱無助的女兒,所以她訓練自己必須強大,只有足夠冷酷才會強大。她有無數的道理可說,她屬於那種被人打到了拍拍身上的土依然往前走的人。她迫切的希望女兒可以和自己一樣,因為世界很殘酷。在女兒的不斷追問下“媽媽,你愛我。”母親覺得“當然我是愛你的,但是我的女兒你也要強大因為我不會永遠陪著你,要是此刻你如此依賴我的愛,以後可怎麼辦啊。所以抱歉我不能對你說,我愛你。”

如果我們稍微瞭解一點兒數據就知道中國青少年的自殺率非常高,抑鬱症患者也基數龐大。癥結在於當我們可以向對方釋放溫柔的時候,我們總是那麼的渴望對方立刻強大起來。但是“變強大是需要過程的”。

我曾陪伴過我的一個朋友。她抑鬱多年,非常嚴重的一次我在她家裡,她泣不成聲也只是因為和母親的“一些小事”罷了,而恰恰就是這種一點一滴的小事就足以摧毀一個人。回想這麼多年我好像從來沒有在我的母親面前崩潰過,我總是表現的剋制冷靜理智,而我的母親恰恰也是這樣的人,我們是用理智對抗對方的一對母女。外婆過世的那天我們沒有哭,我記得我問過她“媽媽你為什不哭。”她說,沒什麼好哭的。看著其他送別親人的人哭到泣不成聲,當時我只有一個想法,如果我能哭出來就好了,我就不會那麼難受了。所以我也更想知道,在我抑鬱的時候我的母親是怎樣的心情。我已然從那個求愛不得的小女孩變成了一個成年人,我可以談論並且表達我的感受並不以此為恥。同時我也可以面對自己的母親的,可以把這所有的錯位表達出來。當然我也希望那些有相同問題的人可以獲得某種啟迪,面對對方的求救信號時,請“仔細聽”,請停止說教。

最後預告下《空房間》將於2020年1月10號19:30/1月11號19:30/1月12號19:30在橙劇場可當代藝術中心上演。

故事梗概:母女之間的互相折磨就像俄羅斯輪盤,永遠不知道“下一顆子彈會射向誰”。女兒(娜娜)是一個抑鬱症患者,母親認為她的病情嚴重試圖把她送進醫院。娜娜發現了母親的目的非常憤怒。於是在這樣一個晚上兩人展開了一場母女間的對話,關於父親的死,關於責任,關於愛和恨,關於權利與控制。這既是母女間的對話,也是兩個成年女人間的對話,女兒堅持認為父親是在家裡自殺的,而母親卻聲稱父親只是消失了。兩個人的矛盾越演愈烈甚至拔槍相向。。。。。。

PS:我從不講自己的故事,故事就是故事,故事服務於它自身,當我完成以後這個故事就不再屬於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