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上下游“戰疫”


跨境電商上下游“戰疫”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了本應喜慶熱鬧的春節,也給各行各業帶來衝擊。全球化背景下,不少和中國息息相關的國家也受到了影響,連帶相關行業。跨境電商就是一個典型。工廠復工時間不可知,跨境物流受影響,當地顧客潛在的貨品歧視,如此種種,都給這個行業裡從業的上下游人員,帶來壓力。

基於此,我們採訪了東南亞和非洲市場跨境電商平臺上的賣家、跨境電商平臺以及跨境物流服務商,力圖拼湊這段特殊時期下,真實的跨境電商圖景。這篇文章裡或許沒有大量的數據,沒有宏觀描述與分析,但都是這個行業裡的從業者,講述自己觀察到與經歷著的情況。

大家坦言正承擔壓力,但更有動力。這場跨境電商與疫情的拉鋸戰中,春天或許就要來臨。

Shopee 賣家小謝

東南亞客人祝我身體健康

我主要從去年6月份開始,在 Shopee 上銷售針對年輕女性的女裝,包括睡衣、內衣這些品類,客單價在人民幣七八十左右,銷售的地區包括6個東南亞國家(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越南)以及臺灣。對於東南亞本地普通睡衣來說,這算是比較貴的。正常的話,我每天能接一兩百單。

疫情期間,Shopee 平臺只攬收,不發貨。之前的消息是,大概9號之後才會開始掃描,今天接到Shopee 的通知,已經開始逐步恢復掃描了。Shopee 還會有物流時效性的豁免,不用我們賣家著急發貨。據我觀察,退款和退訂單的情況時有出現,但沒有明顯增多的趨勢。不過,也會有顧客問訂單是在哪裡發貨的,如果聽到是中國,就直接退款。馬來西亞有一個顧客問我疫情怎麼樣,貨到了哪裡,我告訴他們還好,貨已經發到 Shopee 倉庫,只是在等掃描。這個顧客沒有退款,只是善意地提醒了一句,祝你身體健康。

手裡目前沒有庫存的囤積。至於之後,即使國外賣不了,我也可以出口轉內銷,很快將貨物清出去。現在售賣的貨物現在會有斷貨的現象,因為我做的衣服款式比較多,即使從別的商家拿貨也跟不上。目前主要的擔憂是怕工廠難以復不了工,貨源跟不上。同時我也希望 Shopee 不要因此把流量掐給本地賣家。

印尼進口商 PT. Happytime International CEO 樓雪強

印尼還是零病例,半個月一個月扛得住

我來印尼創業已經6年了,主要從中國進口日用百貨類的貨物,再在印尼分銷,對接給 B 端客戶。我在中國的採購工廠分佈在義烏、廣州、潮州、河南等地,會給 Shopee、Lazada、Tokopedia、Akulaku這些電商平臺供貨。同時,也會有自己的團隊也在這些電商平臺上開店,每天能走1000單左右,這個單量在印尼不算小。我一年整體收入能有3000萬人民幣左右。

目前受疫情最大的影響是工廠無法按時交貨。一般來說,我們會囤貨三個月左右,但有些貨就囤不了那麼長時間,比如用作家居的牆紙,往往一個星期就全部被顧客掃空。

從2月5號開始,印尼和中國的直飛航班已經全部停飛,貨物不能及時送達印尼。目前印尼當地和我一樣的進口商,已經在漲價了,漲了差不多8-10%。而且要求現收現付,以前是有賬期在的。不過我還沒有漲價。

印尼的齋月在5月份,是銷售旺季。正常的話2月底已經到貨。但是現在,後面的貨接不上,而本土廠商也很難進行替代。因為中國廠家生產的產品款式更多,並且質量也更好,本土的廠家達不到這個水平。

我們現在還在正常運轉,但是已經有的貨缺貨了。在印尼,目前還沒有本土買家排斥中國貨品,這或許跟印尼目前現在還是 0 確診病例有關,我觀察到 95% 的人在印尼還不戴口罩。

如果疫情再持續,推遲半個月一個月,對我們影響沒有那麼大。但是如果時間更長,我們會考慮做本地產品的分銷。

非洲電商賣家 Mr. Chan

當地有囤貨,4月份之前疫情能結束,損失就還能接受

我是一名非洲跨境電商賣家,銷售商品包括服裝、鞋子、眼鏡以及 3C 及手機配件等。非洲幾個主要電商平臺——Jumia、Kilimall 和 Kikuu 我都有入駐,在這幾個平臺上算是頭部,同時亞馬遜、Shopee、ebay 我也有在做。這幾個平臺加起來,每天大概3000~5000單,一個月銷售額在1000萬人民幣左右。我們的商品主要在東非、西非銷售,貨源地則分佈在中國浙江、廣東和福建。

到目前為止,疫情對整個公司業務的影響不算很大。這是因為我們的貨物分直郵和海外倉兩種形式。過年前,已經在非洲當地倉庫備了3個月左右的貨,所以目前我們受影響的主要是直郵商品。

受到的影響主要來自幾個方面,一是合作的工廠湊不齊人開不了工,我們也拿不到貨。此外,國內的快遞也還沒恢復上班,工廠即使有貨也發不出。今天開工之後,快遞在漸漸恢復,但也沒這麼快。另外,我們的跨境運輸也受到了一定限制。雖然目前非洲仍有航班與中國往來,但所有“帶電”的產品必須經過香港,所以 3C 一類的產品基本沒辦法出去。至於船運的限制,目前對我們影響不大,因為從中國運到非洲得45~60天,遠大於14天。至於非洲買家那邊,目前還沒觀察到因為疫情而拒收中國商品的情況。

對我來講,疫情如果能在4月份之前結束,損失還能承受,畢竟我在非洲有囤貨。當然越快結束越好。但假如中國4月疫情還沒結束,如果有的工廠已經復工,或者有現貨,我們在國內,只能自己開車去工廠拿貨了。當然是在航班、海運還正常的情況下。

從我合作的工廠來看,目前浙江那邊受影響嚴重一點,復工時間基本在23號左右。廣東好一點,在16號左右,福建也在13~16號左右。

速賣通賣家 Marvin

物流是痛點,囤貨壓力可能比雙11還大

我們公司主要以在速賣通上銷售手機配件為主,銷售地包括俄羅斯、西班牙、法國、荷蘭和智利。在速賣通平臺上,我們有8個店鋪,整體規模介於腰部與頭部之間。

這次新冠疫情正值春節期間,原本就是速賣通的淡季。過年期間,速賣通上的中國賣家一般也會按國家法定節假日放假。而國外的買家知道速賣通上基本都是中國賣家,所以這段時間,如果要的貨比較急,他們就不會到速賣通上來購物,因而我們這段時間生意本身也會差一點。

疫情對我們這些賣家最大的影響其實在後端,就是訂單處理那一塊。一方面,儘管按照以往跨境賣家的習慣,我們基本會在過年期間備上一個月的貨量。但這一個月的貨量銷售完之後,就會著急啦。另一方面,目前疫情導致很多物流沒有辦法上班攬收,所以我們的貨物即使打好包了,也不能及時發出去。這麼多賣家,這麼多天積壓,這個貨量其實是比雙十一還恐怖的。

不過,整體來看,這個影響對我們華南的賣家影響相對較小,華東可能會更大一點。華南這邊,預計16號左右就能恢復生產了。

面對疫情,我們的方案是,保險起見,在運費沒差太多的情況,優先使用平臺的無憂物流;沒有把握的貨物,讓訂單自然關閉(舉例:郵路不確定,美國清關政策);及時詢問貨代上班時間,攬收時間,哪些郵路和國家不能出貨;不可斷貨,也要把握壓貨的尺度(爆款以1個月左右為宜)。

非洲跨境電商平臺 Kilimall CEO 楊濤

疫情當前影響有限,我們在銷售物理位置不在中國的庫存

我們公司是一家東非電商平臺,平臺上既有不少當地商家,也有數千名中國商家。

到目前為止,疫情對我們的影響還不明顯。一方面,因為 Kilimall 的供應鏈分為中國供應鏈和海外供應鏈兩大部分,目前中國商家受到了發貨延遲的影響,但 Kilimall 平臺上還有非洲、迪拜、印度等國商家未受影響。同時,在近6年對非洲海外倉服務的深耕中,我們提高了入非洲倉的商品、非洲本地商品的搜索和推廣權重,所以當前影響非常有限。

但如果疫情持續過長,影響會越來越大,因為中國是全球商品的源頭,大部分非洲、海外商家賣的也是 Made in China 的貨,可以理解為現在銷售了很多物理位置不在中國的庫存。

而從商家層面而言,疫情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不過就規模來說,我認為小商家船小好調頭,大公司抗風險能力較強,也許百人規模左右、剛性成本較高、業務未進入穩定期的中型商家受影響會更大。

從平臺的角度,Kilimall 也出臺了相應措施,與中國商家共克時艱:一是延長了物流發貨時間,關閉了晚發貨罰款政策,給中國商家更多的緩衝時間;二是2月5日物流部即開工為中國商家履行訂單;三是積極與消費者溝通解釋,爭取得到買家的支持,降低訂單取消率,減少中國商家的經濟損失。

另外,在消費者方面,當前非洲還沒有出現成規模的因為新冠疫情而拒收中國包裹的情況。航線方面,非洲與中國之間也並未完全中斷,目前仍有數家非洲航線是持續運營的。

在未來,如果疫情在二月底剎住車,那麼對 Kilimall 的影響可以基本忽略不計;我是樂觀主義者,目前來看本次“戰疫”從戰略層面我們已經掌握主動,勝利是時間問題。而在疫情沒有結束前,Kilimall 將加強本地化投入,加大開發海外供應鏈的力度,為非洲客戶提供正常服務,保障平臺正常運轉,併為戰疫結束後更好地服務中國商家做好準備。

中非跨境電商物流 BUFFALO CEO 張鑫 Richard

電商發不了貨,我們也開不了工,只希望趕緊把病毒攻克了

我們公司是做中非跨境物流的,簡單來說就是中國電商商家把他們的包裹寄到我們的深圳倉庫,我們再從深圳倉庫運到南非,並在南非當地進行派送、分發。 我們的服務對象主要是中國線上的零售商與批發商,規模從小到大都有,有上市公司,也有3-4個人的小作坊。提供的跨境運輸方式包括航空和船運。

對於疫情,現在感觸最深的就是大概90%以上的零售商完全處於停工狀態。

目前,只有大約1%的客戶能夠正常發;10%的客戶說安排發貨,但還沒看到動作;30%的客戶說有開工計劃,也就是10號,現在正根據實際情況再做調整;而60%的客戶根本沒反應。

困境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電商商家開不了工——這不是說他們沒有貨,而是沒有人員發貨。另一方面,有的小作坊即使有人有貨,也發不出來。

我們也在南非負責派送,在當地買家那邊,拒收率並沒有明顯上升。不過囤貨到南非當地的商家很少,基本都是有人下單了才發貨,現在就卡在發不了貨這一步。

電商商家沒法發貨,我們也開不了工。我們自己的公司也是這樣,員工回家過年,現在出不來。

今天10號開工之後,情況是否有改變,我們也還在統計之中。目前公司情況是,有3個倉庫員工在復工,但大部分員工尚未到崗。至於電商商家的發貨情況,我們要到今天晚上才能確認。

我認為未來如果疫情拐點在一個月內出現,情況可能好很多,否則會對產業鏈造成衝擊。

從1月29號開始,我們公司每天開3小時的會,每天電話會開到晚上11點多。目前在線上辦公,也在線上服務客戶,並實時收集情況。我們同時也做好了最壞的準備——裁員和冬眠。只能希望趕緊把藥研製出來、把這個病毒攻克了。

文|雅琪@36氪出海、李宇飛@36氪出海

編|趙小純@36氪出海

圖|視覺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