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喪"文化,太宰治的自傳體遺作《人間失格》動漫劇場版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太宰治


不知道有多少人曾讀到過太宰治的《人間失格》。


但知道他的人總會想起,他因作品而被評為日本戰後並列其三的大文豪地位,還有作品本身在關聯了創作的時代背景後,人們對他本人曾經作出的分極評價。


然而隨著一輪輪的“太宰治”文化的流行,不管到底有多少人是真正認識他,亦或僅僅只是跟風,明面上對太宰治本人的評價卻已難有負面評斷的。


而我對於太宰治本人不置可否,索性不談,只論動畫化的《人間失格》。


日本


所謂“人間失格”,可以解釋為“失去了在人世間的位置”,或者可以按照它的另一個譯名《喪失為人的資格》來理解。


只看標題,就帶著一股濃墨重彩的“病氣”,無形之中又帶出些鮮血淋漓的意味。


日本


《人間失格》的背景舞臺建立在真實的日本昭和年間,為其奠定了悲劇的基礎。


全劇縈繞著一層灰色的霧,在人物的臉上打上一層灰白色的光澤,瞧著就像是“死人”的面孔,沒有一絲血色。


窺一斑而知全貌,無論是太宰治還是主人公大庭葉藏,他們雖然只是社會縮影下的一員,卻必有他們存在所揹負的意義。


日本

父親在葉藏心裡的形象


日本


葉藏,從小心思敏感細膩,非常在意他人的情緒變化。


年少的他視父親為“猛獸”,父親的形象是高大而恐怖的,輕易就能扼住他苟延殘喘的咽喉。


為了讓父親高興,他選擇掩蓋自己真實的渴求。


日本


在別的兄弟姐妹能夠坦然說出自己想要的禮物時,他不敢說話,到了晚上卻偷偷的更改了父親的禮物手札,把想要的禮物更改成“父親希望他要”的禮物,最後得到的卻是一句“畢竟是個奇怪的孩子啊”。


日本


他生的俊美,身上又總帶著憂鬱的氣息,彷彿落難的貴公子,於是總是輕易地被女人包圍。

女人們憐他,愛他,保護他,卻也“侵犯”他。這裡的侵犯,我將它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生理上的“侵犯”,第二種是心理上的“侵犯”。


日本


幼時的葉藏曾經被傭人侵犯過,那時候的他躺在地上,衣衫袒露,臉上掛著似是而非的笑容,詭異無比。


他是個不懂拒絕別人的人,他不喊也不叫,不哭也不鬧。事情彷彿就這麼過去了,卻又好像留下了什麼。


日本


長大後的葉藏,看向女人的目光中總是帶著不解和嘲諷,甚至隱隱帶著一絲厭惡和憎恨。


可偏偏他的一生都跟女人脫不開關係,他的一生充滿了肉眼可見的悲劇色彩,其中,“女人”這一元素在他悲劇的人生裡無疑是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日本


在日本的昭和年間,女人的地位極其低下,她們本身就被定義為“社會底層”的象徵,她們的出路寥寥無幾,她們的生活殘酷無望;死,似乎總能輕易地被提上日程。


當看見葉藏時,女人們總對他格外的好,正是因為,她們在葉藏身上看到了“死意”,看到了他是個“純粹”的人。


這個純粹是指,他對世間,對自己的認知,並保有對人世間的一絲善意。他活的艱難,他視自己如同怪物,不容於世;而這恰恰是被時代迫害的女人們正在遭受的,所以她們知他懂他“純粹”的如同神明的孩子。


日本

葉藏的自畫像——不容於世的怪物


即使葉藏是一個懦弱的人,死意總是如影隨形。


他說:“好丟臉,我是說人活著。”


隨著風鈴不斷被風吹的搖晃,鈴聲越來越急促,有一個念頭急切地想要冒出來——“陪我一起去死吧,好嗎?”於是,葉藏和一個陪酒女買好了安眠藥。


在鎌倉一處的山崖上,天上是暗沉沉的灰,崖底是不帶有一絲生機的暗潮湧流。可是,葉藏還是活了過來,唯有他一人還活著。


日本

陪酒女要求葉藏推她一把


他如同一個不知所措的孩童,在活不下去的那一瞬間,一絲微末的好意就能讓他繼續苟延殘喘,他想努力的像“人”一樣活著。


而這些“能夠理解他”的女人們,成了他活下來的最大動力。可惜葉藏始終沒有頂住外界一次次施加的惡意。


他是害怕死亡嗎?他是還對世間抱有希望嗎?還是他想努力的苟活下來,於這對他來說汙濁的世間求取一席之地,以證自己也有活下來的資格?


他沒有留下明確的話語,但是我想:他是對生仍有嚮往,他是對死抱有期待;所以,他最終活成了這般模樣。看似難堪,卻是他能想到的唯一活法。


被女人疼愛的葉藏,看起來真讓人“羨慕”

每當有人談起葉藏,一定會是跟女人有關的八卦。那麼他是怎麼看待影響了他一生的“女人”呢?


日本


在一次他與陪酒女顛龍倒鳳之後,陪酒女笑著說他是個純粹的人時,他曾這樣想到——“女人這種生物,為什麼凡事都會往自己所認定的方面解釋呢?為何對真相視而不見呢?”,對於這個擅自自說自話的女人,他在那一瞬間動了殺意。


日本


由此可見,他的內心是矛盾而諷刺的,無論是對於自己還是“女人”,他嘴上總持有否認評價。


他不認同自己也不認同世間,他逃避著真正的自己,卻又厭惡著扮演小丑討好他人的自己。


在那個年代,葉藏活成了不堪的樣子,世人說他廢物,他自己厭惡自身。


日本


在《人間失格》出版後沒幾天,太宰治也自殺身亡。就如書中所寫,太宰本人也與許多女性有過糾葛,小說開篇描寫的照片彷彿也是他自己的照片。經過動畫化的處理,或許人們會對這部作品有了一定的瞭解,“喪”文化代表的太宰,他筆下的世界究竟怎樣,也許讀了小說之後可以再和這部動畫對比下,不同的表現形式之下,一個故事究竟如何演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