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寄生蟲》影評,說不清道不明的,叫做“窮酸味”

不久前,《寄生蟲》獲得了奧斯卡最佳電影,創下了韓國電影的新紀錄。小編也順應潮流,為大家帶來這部韓國電影《寄生蟲》的影評,其中很多人注意到,“氣味”是《寄生蟲》一直環繞的主軸。奉俊昊將一個人所散發出的氣息,使其具體形象化,轉化成為了由感官可以輕易感受到的“氣味”,上流社會對於貧窮族群一直有著區隔,無法習慣與忍受貧窮階層的“氣味”。

韓國電影《寄生蟲》影評,說不清道不明的,叫做“窮酸味”

韓國則是多注重“氣味”的民族,這一點我們藉由韓國人日常生活中,可見端倪。例如只要來到韓國當地餐廳吃飯,酒足飯飽後,大多嫌身上帶有一股濃厚的菜餚味,因為韓國料理著重“調味料”,甚至當地烤肉佳餚,都很輕易地會在人體留下產生“氣味”。

韓國電影《寄生蟲》影評,說不清道不明的,叫做“窮酸味”


所以,每當客人來到韓國餐廳用餐,特別是烤肉店,店家總會馬上遞上一個大型透明塑料袋,供客人把外套或包包,放到這密封塑料袋內,以防用餐時,香味沾染到其上。甚至提供噴灑衣服的清香劑店家也大有人在,好讓客人噴灑上衣,保持一身清香味出店。

韓國電影《寄生蟲》影評,說不清道不明的,叫做“窮酸味”


而這樣的“去異味”文化,大學校園也常見,每到中午、傍晚用完餐,都可以看到大學生一窩蜂地來到廁所刷牙,刷掉嘴中的泡菜味,公司會社也是這般。韓國人對於“異味”的意識極深,連同最親密男女朋友間也是如此。

韓國電影《寄生蟲》影評,說不清道不明的,叫做“窮酸味”


而且,韓國人在表達“事有蹊蹺”“事情發展怪怪”之意時,也用了一個“嗅覺”隱喻表達,即“有氣味出來了!”。嗅覺在五感內,屬於人們完全無法掌握之感官,如眼睛可以閉、嘴巴可以不吃、耳朵可以遮住不聽、手可以不摸東西產生觸感,但有誰可以不聞(不呼吸)呢?

韓國電影《寄生蟲》影評,說不清道不明的,叫做“窮酸味”


而此隱喻方式,被奉俊昊導演應用在《寄生蟲》內,讓我們看到的一幕是,樸家小孩樸多頌,聞了新司機金基澤與新管家忠淑兩人後,童言童語說到“這兩人身上氣味都是一樣的”;事後,金氏家人為了去除“相同氣味”,還開了一次小型的家庭會議,討論是否要把衣服分開洗等解決方案外,金氏家人也出現多次嗅聞自己身上“氣味”場景,讓人不禁好奇,片內中一直出現的“窮酸味”,究竟是什麼氣味呢?

韓國電影《寄生蟲》影評,說不清道不明的,叫做“窮酸味”


但就我看來,下流社會的金氏家人自己也不知道,因為“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他們本身已經習慣這樣的“氣味”;而樸社長對於這樣的“氣味”,也說不清楚講不明白,因為身為上流社會的他,恐怕在此之前,都沒機會聞到此氣味吧?

韓國電影《寄生蟲》影評,說不清道不明的,叫做“窮酸味”


最後,片尾也因此流竄“異味”,讓樸社長本能性的緊捏鼻子,撿車鑰匙之際,引起寄生者金基澤的殺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