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關跟”,彭山四小預備黨員範恆的疫情“戰”姿

2月10日,從眉山市彭山區第四小學傳出一個在“戰疫情”攻堅戰中的特別故事,聽說不僅特別,而且很有意義,於是,記者通過特殊方式,專門對他的故事進行了蒐集。

範恆,28歲,預備黨員,彭山區第四小學語文教師。在突如其來的冠狀病毒疫情面前,他沒有置之度外,而是躬身入局,及時開始他在非常時期的“戰時”辦公狀態,並以“盯、關、跟”的姿態,在非常時期陪伴自己學生的“非常生活”。

“盯關跟”,彭山四小預備黨員範恆的疫情“戰”姿

始終盯著學生們的健康狀況

在抗疫期間,他每天一次詢查。疫情發生後,他第一時間響應要求,通過班級微信群、QQ群、校訓通等方式,每天9點以前統計每個學生,每個家長的生活軌跡和健康狀況,逐一精準登記並上報學校。每天一次的詢查,給各級各部門的防控工作提供可靠信息。

他每天發送一次信息。抗疫情工作一開始,他就每天通過手機、電腦等渠道,向家長和學生髮送《範恆給家長的一封信:非常時期的非常家教》《疫情我知道》《新型肺炎如何防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指南》等信息。他的信息雖然總是刷屏,但家長、學生從無怨言,因為他發送的信息,在及時讓學生、家長知曉疫情狀況,增強防控意識,掌握疫情防控知識與措施等方面,會及時起到作用。

“盯關跟”,彭山四小預備黨員範恆的疫情“戰”姿

始終關注學生們的學習生活

他每天給學生們一些建議。他引領學生們把“書房變課堂”,建議每一個學生每天讀10分鐘名著,練習10分鐘書法,練習10分鐘特長。他指導學生們“客廳變操場”,建議家長們拓展客廳,打羽毛球、踢毽子、玩呼啦圈、跳繩、下棋,讓家長、學生共同強身健體。他要求學生們把“廚房變學堂”,希望大家與父母一起折菜、洗菜、淘米、煮飯、甚至煲湯、炒菜等,利用特殊時間學會生活。這些建議,既讓學生們修煉耐性,懂得尊重感恩,也學會自我管理與生命自護。

他每天給孩子們一些輔導。他堅持每天給家長、學生分享健康衛生科普視頻,如《蝙蝠給人類的一封信》《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實用的口罩消毒法》等,給家長和孩子普及健康知識。為避免長期“宅居”給家長和學生們帶來心理問題,他還給予心理健康知識分享,如《面對疫情——保持心理健康是最強免疫力》《陽光總在風雨後》《幸福不延期》等,讓學生們學會如何善待生命、善待自然,引導學生學會敬畏生命、健康身心。

“盯關跟”,彭山四小預備黨員範恆的疫情“戰”姿

始終跟進“特殊”學生

他每天對班級在外學生進行一對一電話安撫。“今天身體還好吧?”“在外安心,不要外出。”“要加強鍛鍊,提高免疫力。”一次次電話傳遞出溫暖的真情。

他每天對班級特殊學生提供一些幫助。給留守兒童送口罩、消毒液;給貧困家庭送米、面、油等生活必須品;給學困生送書、送輔導資料等。這些幫助給這些特殊學生帶來安全,帶來舒心。

這就是範恆老師在疫情戰役中,用特殊方式陪伴自己的學生,用特殊的“戰”姿,直面特殊挑戰的特別故事。

說起範恆老師的特別故事,範恆老師說,抗擊疫情,處處都是戰場,千方百計關心好自己學生的身心健康,既是打好主動仗的需要,也是自己應盡的責任與義務。(劉樹軍 李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