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科比,偉大的王者

在2020年1月26日這一天,很多人在關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狀況時,都被這樣的一條信息刷屏了:科比因直升機墜機而去世。

緬懷科比,偉大的王者


安息吧,科比·布萊恩特先生

當26日的清晨,起床後習慣性先拿起手機的我,看到微信裡有一條高中一位女同學的留言:科比走了。

我看到後心中起了一陣波瀾,這四個簡單的字份量太重了。科比走了?他才退役幾年啊,怎麼可能!如果是真的話,只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出了什麼意外了。

果然,打開百度查了一下新聞,直升機墜機,科比和他的二女兒,還有機上其他的乘客無一生還……

心裡默想著,有沒有可能是假消息。可是理智告訴我,門戶網站應該不是假消息,科比可能是真的走了。

淚水控制不住地湧了出來,我的青春,伴隨我一路成長的那個人,竟然走了。

麻木的狀態中,在朋友圈連發了兩條關於科比的信息,表示我的哀思。隨之而來的是整個朋友圈的刷屏,很多群裡面的討論和哀悼。是啊,那是科比啊!多少人成長時期的偶像。

而捨不得科比走的,又何止是我們呢?

整個世界,多少人捨不得這一位帶給我們視覺盛宴的英雄,捨不得這一位以他的永不言棄的曼巴精神鼓勵人前進的精神導師?

很多國家的政要,體育明星,各行各業的精英,都在對這一位英雄致敬。是的,他配得起這樣的思念。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說道:在籃球場上,科比是一位傳奇人物,現在他才剛剛開始人生的又一篇章。在這樣一個讓人難以預料的日子,我和米切爾一起,向瓦妮莎和整個布萊恩特家族送上愛與祈禱。

巴黎聖日曼球星內馬爾得知科比逝世的消息,在比賽中進球之後沒有像往常那樣慶祝,而是走到球場邊,用手指比出二和四的數字,同時指天,將進球獻給科比。

而在南半球的參加澳網的德約科維奇,也特意換上了印有KB24字樣的球衣,走向澳網的球場。

而我們沒有看見的,聽見的,滿眼的淚痕,痛徹心扉的哭聲,不用說,有太多太多了。

緬懷科比,偉大的王者


科比,你不虛此行

《鋼鐵是怎樣練成的》中有一段名言很多人都很熟悉: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人來說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一個人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能夠說,我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人生最寶貴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鬥。

保爾·柯察金所處的年代,為人類的解放而奮鬥,是最能實現生命價值的。

很感恩,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是和平的時代,全世界大部分地區都不需要為解放而奮鬥。

但多少人可以在回首往事時,可以“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可能不多。

我們不知道科比怎麼看待他的一生,或許他還沒來得及回顧自己的一生。但我們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替科比回顧時,不得不發出驚奇的聲音:這個人的一生實在是太精彩了,他不虛此行!

想想他取得的成就吧:

五座NBA總冠軍;2個總決賽MVP;1個常規賽MVP;2次NBA常規賽得分王;18次入選NBA全明星;總得分歷史第4(去世前剛被詹姆斯超越);單場81分;15次入選NBA最佳陣容,12次入選最佳防守陣容;2枚奧運金牌……

而在退役後,他開設的公司,經營有道,財富驚人。還有,在電影領域小試牛刀的他,竟然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短片獎!


緬懷科比,偉大的王者


更最重的是,他在籃球場上和場下所展示出來的競技精神,吸引了許多人的眼睛,鼓舞人很多人的信心。

開掛的人生!精彩的人生!令無數人羨慕、追隨的人生!

量雖不足,有質足矣

科比的一生,不虛此行,令人神往。

但很多球迷,包括我自己,仍然對痛失心中所愛的巨星而難以釋懷。

41歲,科比,這是不及格的數字啊。

在球場上,一般球員只能得十幾分的時候,你可是能砍下81分啊。

但在芸芸眾生中,大部分的人是能活七八十歲的,為什麼你竟在41歲的壯年,離我們而去?

《聖經·詩篇》中有一句神人摩西的名言: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

人生苦短。

41對比80,差了將近一倍。但若將時間軸從今生的角度轉向宇宙永恆的角度,差別大嗎?或許就很小了。宇宙存在了萬萬億年,我們的壽數實在是不值得一提了,差距又何足道哉。

科比雖在壯年之際離開了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他的生命的量度是不足的。但如上文所提及的,他的一生何等精彩。從質的角度來看,可以說如高山般厚重。

如果有這樣一道選擇題:一是作為普通人,甚至有些艱苦地活到八十歲;二是像科比,像歷史上很多偉大的人物那樣活著,但卻只有一半的壽數?

相信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

在聖經中,耶穌只活了三十三歲,最後竟是被釘上了殘酷的十字架,但他的一生卻被無數的基督徒所尊崇。

徐志摩,一首《再別康橋》,可能是每一個上過中學的人都念過的詩,他一生也僅僅活了三十四歲。和科比一樣,徐志摩也是死於飛機失事,死於去參加林徽因演講會的路上。生命的量度雖短,但質卻不一般。一生行過的路;讀過的書;寫過的詩;認識的人……比起你我,比很多活了百歲的老人,精彩太多。

“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多麼溫暖的詩句啊。海子1989年在山海關附近臥軌自殺,年僅25歲。他生命的刻度更短,並且更是極端地選擇自己結束生命的旅程。多麼的令人噓唏。但在他活著的年日時,從他的詩歌中可以看到,他的精神世界是多麼的遼闊,令人神往。

科比,雖然你走得匆忙,走得令人錯愕,甚至難以承受。但令我們欣慰的是,你加入了那個偉大的群體,那個生命的量雖不足,質卻厚重的群體。


緬懷科比,偉大的王者

雖然死了,仍然活著

原諒我老套地引用這句詩: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臧克家

其實並不一定是偉大的人適用於這句話。已故的每一個人,都會活在他(她)的親人、朋友和認識的人心中,甚至是敵人的心中。

正如我的爺爺去世已經二十五年,但直至今日,我還會時常想起他的音容笑貌,這便是活在我的心中。

科比,他過早地離開這個世界。但他在某種意義上,仍然活著,並且比大多數的人活得精彩。

對科比的妻子來說,他永遠是最值得依靠的丈夫,是她一生的眷顧;對科比的女兒們來說,他永遠是愛她們、保護她們的高山;對朋友諸如詹姆斯、奧尼爾們來說,科比仍然是他們記憶中那個性格要強、值得信賴的兄弟。

而對於我們每一個平凡但卻深愛著他的球迷們,科比同樣活著。

活在我們的記憶中,青春雖已逝,記憶永不滅。也許當我們步入暮年時,想起年輕時如追風少年般追著科比不斷前進的腳步,仍會感受到青春時的激情和躁動。

活在很多人的精神世界中。“曼巴精神永存”,這絕不只是口號。“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生活充滿各樣的艱難。工作上有壓力,婚姻中有掙扎,生活中有車貸房貸各樣的重擔……

曼巴精神會鼓舞我們:想起科比跟踺撕裂時堅持罰完球,手指錯位時忍痛掰回繼續打球,以及“你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嗎”……負重前行,有誰比科比更能給我們榜樣呢?

除了精神層面的存在,科比留給世人的,還有他二十年在賽場上揮灑汗水的比賽錄歌。當你思念他時,可以打開電腦中所存的經典比賽的錄相,可以上視頻網站觀看各樣的進球集錦,也可以在球場上盡情地模仿他美如畫的動作(當然這很難)。

甚至當我們每個人的孩子長大時,你也可以對著他說,看,這就是二十一世紀初,最厲害的籃球巨星之一!來,一起學一學科比的後仰投籃吧。

致偉大的科比·青春記憶中永遠的王者·布萊恩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