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辦公一週,我做完了一個月的活……

在家辦公一週,我做完了一個月的活……


“在線化程度低,在家辦公,工作量大大增加。”


今天開始,又有一批企業陸續復工。是遠程辦公,還是正常上班?疫情當前,對於企業而言,依然是兩難的選擇。而那些提前開工,並有了一週實戰經驗的員工們的想法,或許有一定參考性。

在家是否適合辦公?在家辦公的心情如何?是否能保持一如既往的效率?零售君發現,不同行業給出的答案迥然不同,有人樂在其中,有人很難適應……


把工作帶回家的煩惱

“在家辦公太難受了。”

自2月3日復工以來,Wendy因為各種“不便”而忙到焦頭爛額。她說,希望去公司上班。

Wendy是一家教育機構的行政管理人員,由於疫情的爆發,她的假期被無限延長了,但那些在年前確認的海外課程卻是開學在即。箭在弦上,為了趕在開學前完成調整,Wendy和同事們只能在家辦公。

課程時間、地點,人員全部需要手工重新安排,並通過電話一個個地通知幾百名學員。離開了在線化的課程管理系統和原本習以為常的“電子助手”們,Wendy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完成工作。

Wendy告訴零售君,自己在傳統行業工作這麼多年,這是第一次體驗“在家辦公”。這滋味和想象中的很不一樣。

“我以為在家辦公,時間可以自由安排,工作方式可以自由選擇,不必像在辦公室那麼模式化。”

但經歷了7天實戰演練後,她發現,模式化的工作方式在緊急任務面前能發揮無法取代的效率,尤其是在許多管理系統無法支持遠程辦公的情況下,在家辦公,無疑是讓人替代機器,工作量也就大大增加了。

在家辦公一週,我做完了一個月的活……

像Wendy這樣,無法把工作帶回家的上班族不在少數。在國內知名酒店從事銷售的Sara,一聽到“在家辦公”,就直接冒出三個字:不可能。

事實上,Sara所在的酒店在疫情爆發期間並未停止營業,前臺、餐廳等營運部門的員工需要到崗營業,而Sara這樣非營運部門的員工則只能歇業在家,等候通知。

她說,公司至今尚未通知部門的業績KPI是否有變化,即便公司沒有通知開工,他們也已處於半開工狀態。

只是,要做到正常復工,並不容易。

Sara告訴零售君,酒店的管理系統十分繁雜,從採購系統、財務系統、預定系統,到前臺、餐廳系統全部各成體系,銷售團隊也有單獨系統。離開這些系統,員工很難完成工作,而公司也並不支持員工把這些系統“帶回家”。

按照酒店規定,員工個人需要支付額外費用,才能享受遠程系統支持的服務,“所以不是你想裝就能裝”。

據Sara瞭解,到目前為止,購買在家辦公權限的員工寥寥無幾,員工們大多認為這並不是員工的義務。


在家,無法辦公

“公司基本沒法開展業務。”

來自個人保險業的小賓最近很焦慮,開工7天以來,他的業績依然保持為0。在家辦公,無法登門拜訪客戶,這對他的工作幾乎是致命打擊。

他說,自從2月3日公司開工以來,為每位員工都配置了一套遠程桌面的應用,可以共享內網資源。但除了和同事、領導之間每天早晨進行視頻會議外,大部分實質性業務都很難展開。

因為無法出門,也不便上門,小賓只能通過視頻或者語音方式和客戶溝通,但在實際體驗中,客戶顯然對類似的遠程溝通缺乏耐心——只要聊15分鐘以上,50%的客戶就會找理由掛斷電話。

因此,複雜的業務,很難遠程進行詳細有效的溝通。“即便有客戶願意購買保單,也無法登門簽字,講解和告知。”

現有的數字化系統依然很難達到線下面對面溝通的效果,對於小賓這樣的銷售人員而言,在家辦公,名大於實,在業務推進受限的情況下,他只能期盼疫情早日過去。

在上海某銀行工作的孫靜(化名),同樣面臨在家無法辦公的困境。

在過去的一週,他幾乎每隔一天就去要去銀行輪流值班。因為,銀行體系內的核心業務系統,包括投資交易系統、清算系統等無法在家操作。

為了確保業務的順利推進,他的在家辦公,只能變成“交叉式”的兩地辦公—— 一天在家用OA、郵箱和同事溝通,一天去銀行操作核心業務。

在家辦公一週,我做完了一個月的活……


無障礙式“在家辦公”

“去年,因為公司裝修,全體員工連續在家辦公幾個月,一樣井然有序。”

Zoe,來自時尚奢侈品行業的一名數據分析師,從2月3日在家開工以來,她很快進入了工作狀態,並沒有因為工作環境改變而受到影響。相反,因為不用在疫情期間出門,她感覺自己工作得更安心了。

按照工作習慣,Zoe要在週一將接下來一週的工作計劃發送給老闆,並與老闆進行簡單的溝通,計劃確認後,她便開始獨立工作。

對她而言,在家或者在公司,並沒有明顯區別。這也要得益於公司對遠程辦公給予的無障礙式IT支持。

通過VPN,她在家就能共享公司內網數據資源,雖然VPN的遠程連接速度會比在公司辦公慢,與同事之間的溝通協作效率也沒有當面溝通來得更方便,但在Zoe看來,在家辦公節省下的通勤時間足以彌補這些小缺陷。

讓Zoe感到安心的是,公司會有IT人員提供24小時支持,如果電腦或系統有問題,這些同事都能在線幫忙解決。

“公司也不會通過打卡的方式來考察員工在家是否賣力工作。”

按照Zoe的正常工作狀態,每天早上9點半上班,下午6點半下班,在家辦公模式啟動後,公司也並未要求他們遠程打卡,而是通過KPI來“引導”員工自覺完成工作,“公司佈置的項目一定會超過一天8個小時的工作量。所以在家辦公時間更長,但自由度也更高”。

現在每天,Zoe會盡量保證自己在9點半到10點開始工作,中午休息2個小時,爭取在下午7點結束工作。

對Zoe而言,在公司文化的支持下,在家辦公早已不是一種新鮮的辦公模式。即便面對“堆積如山”的項目,她也一樣能在家有條不紊的處理完成。“當然,這需要一個訓練和適應的過程。”

在家辦公一週,我做完了一個月的活……

除了Zoe所在的時尚業,快消行業對在家辦公模式也是駕輕就熟。

聯合利華一位數字化工程系統的負責人告訴零售君,在聯合利華,在家辦公已實施了十年時間。

今年這一次,規模更大,因此增加了企業微信、Skype/team等社交辦公軟件,以實現在線溝通。

而涉及公司核心業務的,包括財務、銷售、市場,甚至績效考核,這些系統很早之前就完全在線化,可無障礙支撐員工在家辦公。

事實上,對於快消或零售業而言,在家辦公的最大挑戰在於工廠、物流和店內促銷人員,這些環節在短時間內還無法實現在家辦公。

對此,這位負責人表示,目前還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督促員工戴口罩、勤洗手,晚開工。

自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延長2020春節假期通知後,阿里釘釘即宣佈向1000萬家企業免費開放全套的“在家辦公”系統。

2月3日,春節返工第一天,釘釘數據顯示:全國上千萬企業、近2億人開啟在家辦公模式。

一週實踐之後,我們發現,除了網絡這些基礎設施之外,要讓員工順利、高效地在家辦公,還需要接入操作系統、數據庫,改變一些業務流程,更為重要的是,有效的遠程團隊管理、KPI的設置,甚至是企業文化,都是影響在家辦公的重要因素。

疫情過後,企業是否會補足各自“在家辦公”的短板,以備不時之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