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這兩所大學名字極其相似,考生們填志願時千萬要看仔細分清楚

湖南有兩所大學名字極其相似,一是“湖南科技大學”,二是“湖南科技學院”

,你千萬不要以為這是同一所大學,認為湖南科技大學是湖南科技學院升級改名後的名字。其實不然,這兩所大學在湖南不同的城市,其中“湖南科技大學”在湘潭;而“湖南科技學院”在永州。下面小編對兩所大學的情況細細描述,如有表述不準確之處,請在討論區批評指正!

一:湖南科技大學

湖南科技大學肇始於解放前夕的湘北建設學院,2003年由湘潭工學院與湘潭師範學院合併組建而成,是湖南省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湖南省與原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共建高校、“十三五”國家百所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支持高校、湖南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湖南這兩所大學名字極其相似,考生們填志願時千萬要看仔細分清楚

學校佔地3000餘畝,建築面積110餘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6.05億元,紙質、電子文獻總量643萬冊。設有19個教學院及研究生院、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和瀟湘學院(獨立學院),91個本科專業覆蓋11個學科門類。擁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9種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及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推薦資格、“碩士計劃”推免資格。擁有3個國防特色學科,1個省級優勢特色重點學科,8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湖南省“國內一流建設學科”,5個湖南省“國內一流培育學科”。擁有8個國家特色專業、17個省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湖南這兩所大學名字極其相似,考生們填志願時千萬要看仔細分清楚

學校現有教職工2580人,其中專任教師1605人、正高職稱302人、博士學位教師964人。有國家863計劃主題專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四個一批”人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級教學名師和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15餘人次,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5人。 學校本科招生第一批次覆蓋全國。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7838人、研究生2845人,另有瀟湘學院(獨立學院)學生5742人。

湖南這兩所大學名字極其相似,考生們填志願時千萬要看仔細分清楚

擁有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7個省級教學團隊。擁有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教育部“卓越計劃”校外實踐教育基地、54個省級實踐教學平臺,39門省級優秀課程、重點課程和精品課程。“十二五”以來,主持省級以上教研教改課題230多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70項。學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全國首批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湖南這兩所大學名字極其相似,考生們填志願時千萬要看仔細分清楚

學校有30個國家、省部級自科類科技創新平臺,10個省級社科類創新平臺。“十二五”以來,承擔“863計劃”項目、“97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計劃項目623項。榮獲國家和省部級科研成果獎128項,獲得國家授權專利、軟件著作權等1634項,推廣新技術101項。學校學報自科版和社科版均入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社科版入選CSSCI來源期刊、全國高校百強社科學報。學校領銜研製的“海牛”號深海海底60米多用途鑽機,標誌著我國深海鑽機技術躋身世界一流水平。

二:湖南科技學院

湖南科技學院是一所經教育部批准,由湖南省教育廳主管的公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學校辦學始於1941年,前身為湖南省立第七師範學校,2002年由原零陵師專升格為本科院校,定名零陵學院,2004年更名為湖南科技學院。經過70餘年的建設和發展,現已成為一所綜合性應用型本科院校。

湖南這兩所大學名字極其相似,考生們填志願時千萬要看仔細分清楚

學校坐落在中國二十強幸福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永州市。

湖南這兩所大學名字極其相似,考生們填志願時千萬要看仔細分清楚

學校建有16個教學學院,48個普通本科專業,面向全國27個省(市、區)招生。現有普通本科在校學生15057餘人,成人教育在校學生4000餘人。現有教職員工近1200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880餘人,入選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貼、“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計劃、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選、省級學科帶頭人、省級青年骨幹教師70餘人。我校優秀校友中國工程院歐陽曉平院士為榮譽校長。學校佔地面積約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5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約1.6億元,紙本圖書110萬冊,固定資產總值約8.39億元。

湖南這兩所大學名字極其相似,考生們填志願時千萬要看仔細分清楚

學校現有2個“十三五”省級雙一流應用特色建設學科、2個“十二五”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十三五”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省科技創新團隊、2個省級創新創業基地、1個省高校產學研合作示範基地、11個省級社科研究基地中心、2個省級學會、3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3個校級協同創新中心、24個校級科研機構。近年來,全校教師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370餘項,其中國家自科基金項目14項、國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項目23項、國家藝術基金3項,獲省級以上科研與教學成果獎20餘項。

總的來說,這兩所學校都算不錯的學校,都屬於本科,都有自己的特色,至於誰更勝一籌,小編就不明說了,考生們填志願時一定要看清楚名字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