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寫作基礎及提升技巧,我們一起來玩轉句子

寫作基礎

小編說 會寫文章,善於寫文章,需要若干條件,其中一個條件就是練好基本功。在基本功的各項練習中,打好寫作基礎,練好寫句子的基本功,是相當重要的。現在和一林老師一起來看看小朋友應該如何寫句子吧。  打好寫作基礎,練好寫句子的基本功,要從把句子寫完整、具體、通順、連貫這幾方面做起。

一、把句子寫完整怎樣的句子才算是完整的呢?讀讀下面的句子:

1.我們勞動。(誰,幹什麼)

2.小螞蟻運送食物。(什麼,幹什麼)

3.哥哥是一名少先隊員。(誰,是什麼)  不難看出:在一般情況下,句子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前半部分交代“誰”或“什麼”,後半部分交代“做什麼”“怎麼樣”或者“是什麼”。前後兩部分說全了,句子才算是一句完整的話。需要強調說明的是:知道什麼是完整句,怎樣的句子才算完整,這只是一個知識性的問題;落實在行動上,即平日在說每一句話,在寫每一句話時,都要認真思考,反覆斟酌,提高“完整”意識,不寫殘缺不全的句子,這才是最重要的。

小學生寫作基礎及提升技巧,我們一起來玩轉句子


二、把句子寫具體句子要完整,這是首要的。但在許多時候,句子只做到“完整”是不能準確表達意思的,還要做到“具體”。怎樣的句子才算是具體的呢?讀讀下面這幾組句子,體會一下:

第一組:

1、爸爸做工。

2.爸爸在工廠裡做工。  分析:第二句寫清了爸爸在哪兒做工。

第二組:

1.小蜜蜂飛來。

2.夏日,一隻金色的小蜜蜂從遠處嗡嗡地飛來。  分析:第二句寫清什麼時候,有多少,什麼樣,從哪兒,怎麼樣。由上面這兩組句子可以看出: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面或後面,寫清什麼時候(時間)、有多少(數量)、在什麼地方或從哪兒(地點)、什麼樣(形狀或顏色)、怎麼樣(態勢)、達到什麼程度(情境)等,就寫清了事物外形特點、活動特點,就把自己要準確表達的意思寫出來了,這就叫做把句子寫具體。這樣的句子就算是完整、具體的句子。  學習把句子寫具體,這是一項極為重要的技能,需要同學們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點,準確運用詞語,進行持久練習。

小學生寫作基礎及提升技巧,我們一起來玩轉句子


三、把句子寫通順句子通順,就是句意明白,讀得順口。具體來說,句子通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用詞要準確,經得起推敲。例如:我們把門口的泥土消除掉了。句中,“泥土”不能“消除”,只能“清除”掉。  

2.句中詞語排列的順序要合理。例如:正在花上,有幾隻漂亮的蝴蝶翩翩起舞。這句話改成“有幾隻漂亮的蝴蝶,正在花上翩翩起舞”,句子就通順了。 

 3.詞語使用搭配要得當。例如:公園裡生長著各種樹木和五顏六色的鮮花。句中“生長”和“鮮花”兩詞搭配不當,應改為“公園裡生長著各種樹木,盛開著五顏六色的鮮花”。  

4.句中各詞語的意思不能自相矛盾。例如:我斷定他大概是王小剛的哥哥。句中“斷定”與“大概”矛盾,應刪掉“大概”。 

 5.關聯詞語的使用恰到好處。例如:只有天下雨,地才會溼。“下雨”不是“地溼”的唯一條件,因此,第一句應改為:只要天下雨,地就會溼。 

 6.句意明白,合乎實際,符合情理。例如:博物館裡展出了五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說“五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不合實際,應改為:博物館裡展出了新出土的五千多年前的文物。

四、把句子寫連貫 連貫,即句子之間連接貫通。顯然,把句子寫連貫,這是指寫幾句話(又叫“句群”)來說的。 翻開某些同學的作文本,段落中上下句不連貫的現象比比皆是,主要表現在:句子之間無順序,承接不緊密,跨度大;上下句之間,被描述的對象(即“主語”)重複出現,不會運用“他(她)”或者“它”這些人稱代詞。怎樣才能做到把句子寫連貫呢? 

1.合理安排順序,使句子連貫。  有順序,這是寫幾句意思連貫的話的最基本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在寫幾句話時,一定不能東一句、西一句,想到哪兒就寫到哪兒;總要圍繞既定的中心意思,按照一定的順序,把相關的句子組織在一起,使句子前後連貫。

2.學會運用“他(她)”或“它”這些人稱代詞,使句子連貫。  讀讀下面這段話,想一想,有什麼毛病,怎樣說才好:  媽媽的衣袖破了。媽媽趕忙從抽屜裡拿出一個小布包。媽媽先從布包裡拿出一根針,一根青線,用牙咬了咬線頭,把線頭穿過針眼。媽媽又從布包裡找出一小塊布,貼在破了的地方,然後一針一線地縫起來。  讀後,大家一定會發現:這幾句話寫的對象是媽媽,主要寫的是媽媽縫補衣服時所作的準備工作,是按事情經過的先後順序排列的。只是由於這四句話的開頭重複出現“媽媽”一詞,因此讀起來顯得很拗口。如果把後面三句開頭中的“媽媽”改成“她”字,這幾句話就連貫多了。 這就告訴我們:在幾個句子裡,如果寫的是同一個人物(或事物),後面再指這個人物(或事物)時,就可以用“他(她)”或“它”來代替。

小學生寫作基礎及提升技巧,我們一起來玩轉句子


貳寫作提升

小編說優美生動的句子能為文章增色不少。可不少同學到了高年級,還被老師批評:“句子不通順。意思不明確。”明明考試造句都不犯錯,怎麼一到作文中就出問題了?

我們來看看小學生作文中句子的演變:

(低年級)秋天的景色真美麗。

(中年級)秋天來了,秋風吹來,菊花露出笑臉。

(高年級)秋天輕輕走來,菊花露出可愛的笑臉,落葉鋪成厚厚的地毯,金燦燦的稻穀堆成一座山。低年級同學造句,平平穩穩,句子通順。中年級同學寫句子,能夠用上修辭手法了。高年級的同學不僅能夠運用各種修辭手法,還能自如把句子拉長縮短。

可有的同學寫著寫著,總寫出這類句子:楊柳剛剛綻放出新芽的嫩綠的枝條在平靜如水的湖面盪來盪去。

一個個胖乎乎、圓滾滾、外形像個皮球、表面捏了花紋的包子出籠了!

在春天明媚燦爛暖洋洋的陽光下,我們來到綠草如茵鮮花盛開的廣場花園。

很多同學以為優美生動的句子就是堆砌華麗辭藻,越長越好。以上句子是挺長的,華麗麗的形容詞也很多,就是······得憋著氣一口氣讀完,讓老師喘不過氣來。

還有這類句子:

我看到天上有一片白色的雲,又看到樹上小鳥在唱歌,還看到牆外的花開得很茂盛。我吃了一口雞腿,吃了一口湯,又吃了一口飯。我把這一團麵糰弄起來,弄成一個小團,再放到鍋裡蒸。這孩子只會做一個動作?老師有點暈。

小學生寫作基礎及提升技巧,我們一起來玩轉句子


教你四招玩轉句子

小學生寫作才出彩一、

跟著古文學句子古文裡的句子,特別有趣,看,這些短句子裡的秋天,就像一幅幅明亮的畫。晨露秋日晨,至園中,見草上,有露點,如珍珠。落日浮雲散,落日紅。霞光滿天,涼風徐來,蟬鳴樹間。秋蟲明月將出,蟲聲四起,時高時低,時近時遠,其聲不一。梧桐梧桐兩株,枝高葉大。霜降後,葉漸黃。西風吹來,落葉滿階。秋天秋風起,天氣涼。秋雨淡淡雁成行。棉田白,稻田香,家家農人去來忙。紅葉村,蘆花港,處處聽得秋蟲響。

孩子們,你們看到這些句子有什麼特點嗎?長句子由數個短句構成,短句只有三四個字,有的句子還押韻。最重要的是,這些很短很短的句子,涵蓋了很多很多內容。那是因為我們的漢字,每個字就有一個意思,它們組合在一起,就能表達出很多內容。春花開,鳥影遠,風輕雲卷水潺潺。暮色濃,月光淡,田間樹叢蟲聲歡。桂花黃,月餅香,風起添衣裳。抬頭望,明月光,玉兔搗藥忙。風乍起,________________。……跟著古文學句子,保證你能寫出詩意盎然的句子來。試一試吧!

二、把句子拉長再拉長

看,小豆子寫的句子。晚餐真讓人垂涎三尺!媽媽的手藝太棒了。我最喜歡吃媽媽做的炒土豆絲。太好吃了!老師:“完了?”小豆子:“完了。”如果是低年級小朋友寫的一段話,還是不錯的。可小豆子已經六年級了。這樣一段話,可相當不具體。可小豆子啃著筆桿不知道如何下筆了。看,這樣把句子拉長再拉長:原句:晚餐真讓人垂涎三尺。媽媽的手藝太棒了。得用食物的色香味和我的饞樣子來表現“垂涎三尺”。1、媽媽做了哪些菜?把菜名報上來。用一個比喻的修辭手法來寫我的饞樣子。2、炒土豆絲是什麼顏色?除了土豆絲,還有什麼配菜?3、我的吃相是怎樣的?夾土豆絲是夾一小撮還是一大筷子?怎麼送進嘴的?再用一個誇張的修辭手法來描寫我的吃相最後一句大白話“太好吃了!”刪除,因為你吃相已經告訴大家“太好吃了”。這樣的指導方法,叫坡度訓練。如果沒有提示,小豆子很難把句子拉長成一段具體的話。加上提示,就像上坡給搭了一個個梯子,走起來就輕鬆順當了。

小豆子改過之後:晚餐真讓人垂涎三尺。媽媽的手藝太棒了。魚香茄子、炒土豆絲、糖醋鯽魚,全是我喜歡的。我像只蹲守在小魚身邊的饞貓一樣,盯著土豆絲,口水快滴到桌子上了。土豆絲金燦燦的,配著幾根紅紅的辣椒絲、油汪汪的蒜瓣,讓人更覺得餓了。媽媽說:“開飯了!”我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大夾土豆絲,迅速送到嘴裡。我差點把自己的舌頭也一起嚼了。大家都笑話我:“小豆子,你是不是餓了三天三夜?”

小學生寫作基礎及提升技巧,我們一起來玩轉句子


三、把句子寫簡短

小朋友是不是很奇怪:“剛才你還在指導小豆子把句子拉長再拉長,這會兒怎麼又叫我們把句子寫簡短呢?”把句子拉長,是指把一兩句乾巴巴的話寫成一段具體的話。把句子寫簡短,是指把一個長句子寫成幾個短句。我們學過一篇課文,蕭紅寫的,叫《祖父的園子》,其中有很多簡單優美的句子:花園裡邊明晃晃的,紅的紅,綠的綠,新鮮漂亮。來了風,榆樹先呼叫,來了雨,榆樹先冒煙。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倭瓜願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願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願意開一朵花 ,就開一朵花,願意結一個瓜,就結一個瓜。大家看到了嗎?蕭紅寫的句子,很多短句,讀起來朗朗上口。寫句子,長句子中多短句,每個短句不超過十個字,這樣句子就簡潔,節奏感也出來了。原句:楊柳剛剛綻放出新芽的嫩綠的枝條在平靜如水的湖面盪來盪去。一個個胖乎乎、圓滾滾、外形像個小皮球、表面捏了花紋的包子出籠了!這些長句子,寫成幾個短句,一下子就變得可愛了。

改後:楊柳剛剛綻放出新芽,嫩嫩綠綠的,湖面平靜如水,枝條盪來盪去。包子出籠了!胖乎乎的,圓滾滾的,像一個個小皮球,表面還有花紋呢!春天,陽光暖洋洋,我們來到廣場花園。這裡綠草如茵,鮮花盛開。你還在等什麼呢?快快翻出作文本,改一改吧!

小學生寫作基礎及提升技巧,我們一起來玩轉句子


四.動詞不重複

好多同學寫一句話,翻來覆去就那麼幾個動詞。看一篇文章寫得好不好,動詞是關鍵。小學生作文常用的動詞有:看、吃、說、笑、哭、走、跑、跳……教你一招:“看”不用“看”,換成其他表示“看”的動詞。“吃”不用“吃”,換成其他表示“吃”的動詞。同樣推理下去,“說”不用說,換成其他表示“說”的動詞……常用動詞是“粗略動詞”,完全可以分解成各種“精細動作”:比如“看”,可以分解成瞟、瞄、盯、瞪、瞥、窺、望,凝視、注視、環顧、仰望、張望、凝望、遠眺、俯視、偷窺,東張西望、左盼右顧、目不轉睛……把“精細動作”用到句子中,句子不就生動了?今天教大家長長短短玩句子,把以上四點用在平時的作文中,文章就出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