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隴南市“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專題學習研討系列報道之七

  

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85年前,紅軍長征,書寫下一部壯麗史詩,熔鑄起一座精神豐碑,昇華為一脈紅色文化。哈達鋪作為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歷經千難萬險後的“加油站”,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成為隴南黨員幹部的“紅色氧吧”。


  重溫歷史,銘記初心,繼續前行。11月2日至3日,康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到哈達鋪開展“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紅色之旅,重溫入黨誓詞,緬懷革命先輩,感悟革命精神,圍繞“弘揚偉大長征精神,發揚鬥爭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征路”進行交流研討,讓紅色精神照耀今天的長征路。

  

  長征精神熠熠生輝

  

  一頁頁翻看史料,紅軍將士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長征精神熠熠生輝。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85年前,毛澤東在哈達鋪寫下了《七律·長征》,在這裡作出“到陝北去”的重大決定,引領中國革命走向勝利。


  長征雖已遠去,但長征留下的精神火種已成為中華民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再走長征路,再學長征史,再續紅色情。


  通過參觀學習,中心組成員們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輩先烈們不怕犧牲、頑強鬥爭的高貴品質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深刻認識到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受到一次靈魂上的教育和精神上的洗禮,更加堅定了在新的長征路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歷史擔當。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

  

  早在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同志就告誡我們:“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新中國成立後,經過艱苦摸索和曲折實踐,我們取得了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邁進新時代。


  習近平總書記說,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今天,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就是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對於隴南而言,現階段的長征路就是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打贏打好脫貧等三大攻堅戰,與全國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會。近年來,隴南提出了符合實際的“433”重點工作,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揚長避短、後發趕超,在脫貧攻堅、生態文明、產業發展、電子商務、大數據建設、社會治理、黨的建設等方面奮力作為,走出了一條差異競爭、特色取勝的高質量發展路子。

  

  “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前進的道路從來不是平坦順暢的“高速公路”,新時代的長征路還有許多需要跨越的“雪山”“草地”,還有許多需要征服的“婁山關”“臘子口”。


  “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習近平強調,“全黨一定要保持艱苦奮鬥、戒驕戒躁的作風,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今天,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需要我們高擎起長征精神的火炬,不斷開創新局面、譜寫新篇章。


  市政協副主席、康縣縣委書記李廷俊說,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加快整縣脫貧摘帽的關鍵時刻,要始終不渝地傳承長征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堅決做到對黨忠誠,遵守黨規黨紀,艱苦奮鬥,主動擔當,走好新的長征路。


  通過學習研討,大家紛紛表示,要繼承發揚偉大長征精神,勇挑時代重擔,銘記歷史責任,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立足崗位,盡職盡責,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奮力前行。


  (記者/靳淑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