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需要激勵,更需要做好自我管理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試過這樣:

一覺醒來不知道自己在哪裡,不知道自己在幹嘛?


不知道上班為了什麼,更不知道不上班能幹些什麼?


別人說成功的人生就是擁有房子車子和大量的財富,而你努力追逐,卻越來越感覺不到幸福?

成功到底是什麼?是大量的財富?是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家庭和睦還是其他的?

關於成功,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答案,而在很多人眼裡,追逐成功有時候會變得迷茫,有時候會變得清晰,在實現某個目標的一霎那覺得自己是成功的,在失去某一樣東西時覺得自己是失敗的。

到底什麼才算成功?要怎麼樣實現成功?今天讀到《成功心理學》這本書,回答了這些問題。

作者在書本講到:成功是一個人一生的成就,而這一生的成就來自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意義的感覺,這種感覺別人剝奪不了。

成功並不是身外物,而是一個人一生成就的那種有意義的感覺而這種感覺不受外界的影響。


成功需要激勵,更需要做好自我管理


終於我也明白了,為什麼有些人覺得有錢就是成功?有的人覺得家庭和睦就是成功?有的人覺得做好工作就是成功?因為他們這些行為帶來的最終感覺是一樣的,都讓自己的感覺變得是有意義的、幸福的。

有些人會覺得我有錢,我家庭和睦,我工作出色,為什麼還是感覺到不到成功呢?其實成功的關鍵在於自我。

曾經有人講過:人的慾望是無窮盡的,有了一千萬的時候會想著一個億。而這種慾望會讓一個人迷失自我,最後也會感覺不到成功的喜悅。

《成功心理學》這本書中講到,成功最重要的是瞭解自我,做好自我管理。關於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丹尼斯.韋特利寫的,作者是美國著名的暢銷書作家與管理專家,同時也是非常受歡迎的勵志演說家。

成功需要激勵,更需要做好自我管理

一,什麼是自我?瞭解自我

1,自我意識

自我指的是對自己作為一個獨特的、有意識的個體的感覺。

自我意識包括自我形象和自我思考的產物。自我形象是認識自己的所有觀念,包括自己的能力、社會關係、愛好等等

自我思考,是通過對自己特質和行動的一些思想意識。

瞭解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明白自己想要的東西,這能夠讓自己更好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

比如:學生認為考試滿分就是成功、上班族認為找到一份好工作是成功、爸媽認為兒女成家立業就是成功~他們認為的成功是在自我的意識上,結合自身思考得來的產物


2,自我優缺點

每個人都有優缺點,優點指的是自己擅長的事,缺點指的是自己不那麼擅長的事。

認清自己的優勢長處,利用自己的優點做自己喜歡並且能幹好的事。

遇到自己的短處時,能夠學會及時的求助和使用其他資源幫助自己解決問題


3,自我身份

指的是面向世界時如何定義自己,包括個體身份、關係身份和集體身份。

個體身份:區分你與他人不同之處的心理和生理特徵。

關係身份:關係身份 關係身份指的是我們在與生活中重要人物的關係中如何定位自己,比如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密友、孩子、愛人。

集體身份:我們的集體身份是我們扮演的所有社會角色和我們所屬的社會組織的綜合。

認清自己的身份,有助於自己在社會的各種活動中,把握好尺寸,讓自己更從容地生活。

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大多是透過我們對自我的理解而來的。我們決定什麼是正確或錯誤的,什麼是有吸引力或無吸引力的,什麼是愉快或痛苦的,這些決定都建立在我們看待自己和我們與外界關係的基礎之上。


成功需要激勵,更需要做好自我管理


二,做好自我的內在管理

1,做好自我目標的制定

目標是一個人的一生導向,只有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才能堅持做下去,不走那麼多彎路。

作者講到:有了目標,我們不必像一艘無舵的船一樣四處漂流直到我們觸上礁石,我們能夠約束自身並決定走向哪裡。我們能夠繪製行程,徑直地遠航,抵達一個又一個港口。我們可以在幾年內完成比一些人一生做的還要多的事情。

關於制定目標,遵循SMART原則,即:

具體的(specific):制定一個目標是具體的,有清晰的行動。比如,通過報班學習寫作實現一個月寫出一篇合格的文案。

可衡量的(measurable):能夠預測自己是否實現得了這個目標。比如,是否一個月能夠有時間有能力寫出一篇文章

可實現的(achievable):這樣的目標是否具有可行性,符合發展的規律。一個月寫出合格的文案是可實現的

現實的(realistic):這目標是否基於自己的現實情況定的。

有時間限制的(time-related) :目標需要一個限制的時間,是有期限的。

比如:目標:今年要買一套房子。這個目標不算是明確的,因為不知道確切的時間,買什麼樣的房子,自己能不能通過努力實現這個目標。

這個目標沒有寫出具體性、可行性、現實性、可衡量性。

目標應該基於這樣的前提:存款25萬,月入8000,今年12份之前在某個地方買下總價100萬的房子,首付給3成。

這個目標雖然有一點難度,但它是明確的,並且努力一下也有可能達到的。

無論是長期目標還是短期目標,制定都需要遵守SMART原則,在實行的過程中需要根據自身的條件作出修改或者重新制定。


成功需要激勵,更需要做好自我管理


2,正確認識自尊

自尊指的是信任並尊重自己。自尊分為高自尊和低自尊。高自尊的人相信自己,認為自己是重要的、有價值的個體,願意去承擔風險,承擔挫折,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低自尊會產生一種消極的感覺,我不能夠做成任何事,認為自己沒有價值,更看重外在的評價。

關於自尊,我一直認為高自尊的人才會拼命去維護自己的自尊心,害怕別人的評價,害怕失敗。其實,自尊並不等於自我中心、自戀或者自負,更不是我們平時通常講到的“給面子”,它是對自己的認可程度。

學會:接納自己、學會喜歡自己、創造成功的經驗提高自信心,提高自己的自尊,相信自己有能力、是個有價值的人。

3,自我思考、約束和激勵

人是有思想的產物。在做事情之前能夠進行自我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

自我約束是這樣的一個過程,不被壞習慣分心,去做必要之事來達成自己的目標,包括堅持、自我決定和克服壞習慣。

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能夠積極思考,進行自我激勵,設置自己的期望。

做好自我的內在管理,讓自己的大腦思想處於積極的狀態,在遇到挫折和困難時能一直堅持著,並且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直到最後實現自己的目標。


成功需要激勵,更需要做好自我管理


三,做好自我的外在管理

1,自我資源

自我資源包括:時間管理、金錢管理

時間和金錢對於我們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合理安排它們是一件必須要重視的事。

時間對於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每天都是24小時;時間對於每個人也是不公平的,因為能夠做好時間管理的人能把時間都利用好,不浪費每一分每一秒,而沒有做好時間管理的人會白白地把時間浪費掉,最後是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年齡,別人是功成名就,而自己就碌碌無為地過完了這一生。

1)關於時間管理,主要分為四步:

分析是如何利用時間的:把一天的時間分為承諾時間、維護時間、自由支配時間。承諾時間是用於自己平時的工作、生活這方面的,與自己目標相關的;維護時間用於維護自己或者身邊的小事情上,比如運動、睡眠等等;自由支配時間可以用來做自己任何想做的事的時間。

分析自己這些方面的大概花費時間是怎麼樣的,然後再做出調整。

給自己的活動排序:這個排序根據重要緊急原則來進行,把自己80%的時間和精力用於重要的事情上。比如,有些人做了健身減肥這個目標,並且這個目標關係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於是就得把大部分的時間用於這件事上,其他事與這件事相重合的話,也要以這件事為主,先把這件事完成了。

為自己的時間做好計劃:做計劃最重要的是列出待辦清單。按照清單上的排序一件件完成。這裡需要注意的是要找到自己的黃金時間。這裡的黃金時間指的是自己幹事效率最高的時候。

應對拖延症:每個人都會有拖延症,有些人因為足夠的自律,能夠戰勝拖延,而有些人由於性格和其他方面的原因一直拖延著,應對的最好辦法就是立即行動,不給自己猶豫的機會。


成功需要激勵,更需要做好自我管理


2)金錢管理:

金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金錢就是萬事都比較困難。物質是一切是基礎,所以我們要想更好的生活就必須做好金錢的管理。金錢的管理分為四步:

分析如何使用金錢的:記錄自己花錢的情況,分析自己的錢花在了哪個地方,想一想這些錢是否花得合理

給開支做一個優先排序:給自己的錢或者工資做一個優先排序,這裡的排序需要根據自己的目標,按照重要緊急的原則出發

為金錢做一個計劃:時間需要做計劃,金錢也需要做計劃。這個計劃是把自己的預算畫出清單,然後再實行調整。

擴展自己的金錢收入途徑:有人說兩條腿走路比一條腿安全多了。擴展自己的金錢收入途徑能夠讓自己金錢增加的同時又能減低自己失業的風險。


成功需要激勵,更需要做好自我管理


2,人際關係

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這個江湖就需要釐清各種各樣的關係。好的人際關係需要:有效溝通和健康的關係。

有效的溝通能夠讓別人聽懂並且採取行動,健康的關係能夠彼此理解、包容和付出。

良好的人際關係:尊重他人、具有同理心、用他人聽得懂的語言進行對話、坦誠相見。


成功需要激勵,更需要做好自我管理


《成功心理學》這本書包含自我管理的太多方面,其中的資源管理讓我明白時間和金錢的重要性的同時又掌握了合理安排的技巧,受益良多。

真正的成功是在滿足物質的基礎上實現自我的自由和有意義,做好自我管理,實現自己的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