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縣丹堡鎮奏響產業脫貧最強音

產業扶貧是幫助貧困群眾甩“窮帽”、去“窮根”的根本路徑,是脫貧攻堅的關鍵所在,也是從“輸血式扶貧”轉向“造血式扶貧”的重要體現。近年來,丹堡鎮為全面抓好產業扶貧工作,加大力度扶持貧困農戶發展產業,按照開發四大產業(蔬菜、林果、藥材、養殖),建設三大基地(沿川蔬菜基地、半山林果基地、畜牧養殖基地)總體思路,制定“長、中、短”產業發展三年規劃,下足“繡花功夫”,積極推進農村“三變”改革,推動“支部+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發展模式落地生根,取得了可喜成績。

文縣丹堡鎮奏響產業脫貧最強音

訂單辣椒鼓起群眾錢袋子


今年,丹堡鎮結合產業脫貧工作實際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相關政策,積極研判市場前景,引進、培育和推廣“美人椒、二荊條”等椒種,把發展壯大訂單辣椒產業作為促農短平快增收脫貧的有效抓手,文縣盛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丹堡建廠,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群眾規模化種植辣椒3000餘畝。

盛源公司負責人朱長軍介紹到:“我們在丹堡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按照‘企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產業扶貧模式,由文縣源地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文縣河地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帶動貧困群眾大力發展辣椒種植,在育苗、施肥、覆膜、移栽、澆水、病蟲害防治、採摘、收購等方面為種植戶提供全方服務,以‘訂單農業’和‘產品保價’的方式收購辣椒3000餘噸,帶動全鎮辣椒種植戶實現產業收入1000萬元。”

文縣丹堡鎮奏響產業脫貧最強音

小核桃撐起脫貧致富大夢想


一直以來,核桃種植就是丹堡鎮的一大特色產業,經過幾年來的擴大種植和綜合管護,初步建成了馬家前山和上丹堡2個萬畝經濟林及林藥套種示範帶,全鎮核桃種植面積達到了20000餘畝,年產量200萬公斤,收入1400萬元。在核桃產業發展的過程中,丹堡鎮堅持“政府引導、合作社組織、大戶引領、帶貧致富、全面發展”的產業發展機制,積極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規範化管理,吸納貧困農戶,延伸產業鏈條,全鎮致力於核桃種植的農民專業合作社16家。

文縣會平核桃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杜溝村黨支部書記田會平是當地最早的核桃種植戶之一,據他介紹,核桃產業的發展給當地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10年來他的合作社累計發展核桃1300畝,目前掛果近1000畝,去年收穫的核桃遠銷成都、上海等地,收入達到40萬元,帶動了20名合作社社員增收。

文縣丹堡鎮奏響產業脫貧最強音

花椒樹種成了小康路上的搖錢樹


近年來,丹堡鎮通過椒苗補植和綜合管護,全鎮花椒種植面積達到3000畝,花椒良種優化比例增長到59%,宜椒區人均種植花椒達到200株,花椒年產量達5萬多斤,產值500萬元。全鎮花椒產業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扶貧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提高,鋪就了一條變花椒樹為搖錢樹的新路子。

“通過近幾年的努力,花椒產業的甜頭已在丹堡河畔彰顯效益,成為了脫貧攻堅的強大助推器。加快花椒產業發展,對於幫助農民增收、推進扶貧攻堅、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目標如期實現,具有重要意義。”丹堡鎮黨委書記何國祥如是說。

文縣丹堡鎮奏響產業脫貧最強音

架豆“架”起群眾脫貧致富路


近幾年,丹堡鎮在全鎮適宜地區大力引導貧困群眾種植豆角,聯合農牧部門和幫扶單位向貧困農戶扶持優質架豆籽種,利用豆角種植週期短、見效快的優勢,幫助當地貧困群眾短期內有效增收,為脫貧致富探索出了新路子。全鎮架豆種植面積達1500畝,收穫季節每天前來收購豆角的貨車絡繹不絕,產品供應蘭州、天水、廣元、綿陽等市場。小小的架豆成為了全鎮產業脫貧短期規劃中的種植業短平快見效良藥,成為了丹堡百姓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貧困戶當年就見到了產業增收效益。貧困群眾增收的渠道進一步拓寬、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心進一步增強。

古坪溝村屬於丹堡鎮偏遠峽谷山地貧困村落,一直以來,以種植小麥等傳統農作物為主,由於經濟價值不高,讓古坪溝村戴上了“貧困村”帽子,摘掉這頂讓村民“尷尬”的帽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此,丹堡鎮鎮黨委、政府多次入戶走訪,召開黨員和群眾代表大會,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對症下藥,選擇廣泛種植架豆為主導產業,讓貧困地區的群眾過上脫貧致富的好日子。村支書韓海文在談到種植豆角帶來的收益時介紹到:“按豆角一年畝產3000斤,收購價2塊錢來計算,一畝地就能收穫6000多塊錢,經濟效益是種小麥的10倍。前年以來,村裡在鎮黨委的號召和引導下推廣複種豆角種植,從剛開始全村10來畝的種植面積,擴大到今天的160畝,小架豆真正架起了全村脫貧致富的大路子。”


文縣丹堡鎮奏響產業脫貧最強音

日子過得比蜜甜


王武全,丹堡鎮古坪溝村貧困農民。前幾年,在鎮村兩級的大力幫扶下,他利用精準扶貧專項貸款辦起了古椴蜜蜂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如今,蜂蜜已經開始賣錢,這讓王武全一家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這兩年趕上了黨的好政策,5萬元精準扶貧專項貸款雪中送炭解決了我的資金難題,我又把家裡的蜂蜜送去了省城蘭州檢驗,通過了質量認證,北京、上海的公司年年排著隊搶購我的蜂蜜,這樣的日子當然比蜜甜了。”談起自己的生活老王侃侃而談。

文縣丹堡鎮奏響產業脫貧最強音

丹堡鎮充分利用地處白水江自然保護區內,境內蜜源植物豐富、花期長、無汙染的優勢,引導各村群眾養殖蜜蜂,同時積極扶持蜂農擴大養殖規模,增加規模養殖戶收入,帶動更多的群眾脫貧致富。據統計,全鎮目前養殖蜜蜂7000餘箱,規模化養殖戶400餘戶,產業收入200萬元,許多貧困戶依靠養蜂擺脫了貧困,走上了致富路,養蜂業已成為助推丹堡鎮脫貧攻堅的一項“甜蜜事業”。

無論鮮紅的辣椒還是翠綠的架豆,無論是小小的核桃還是噴香的花椒,每一個特色產業規模的不斷壯大都是丹堡鎮產業脫貧的一個縮影,放眼當前,全鎮產業發展已呈現出“川壩蔬菜半山果,林下套種中藥材,深山林緣靠養蜂,家家戶戶養豬雞”的良好勢頭。“一個產業就是帶動貧困戶脫貧的一條致富路。展望未來,產業脫貧致富方興未艾,丹堡鎮將繼續不遺餘力,在鎮打造示範點,在村組培育產業點,將貧困戶拴在產業鏈上,激活農村經濟、助推工農共贏,撬動資源融合,奏響產業扶貧的最強音。”對於丹堡鎮產業脫貧的步伐,鎮黨委書記何國祥言談中透露著希望和堅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