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內帶外、以守帶攻”,"CBA第四節之王”仍是奪冠大熱

CBA近幾年來,遼寧本鋼隊一直以奪冠大熱門的身份站在CBA聯賽第一梯隊的行列裡。2017-2018賽季,豪華陣容班底的遼寧本鋼隊“橫掃”了浙江廣廈隊,奪得球隊的第一個CBA總冠軍。

“以內帶外、以守帶攻”,

遼寧隊總冠軍海報

本賽季志在奪冠的遼寧本鋼隊遇到了很大阻礙。

奪冠之後的遼寧隊,整體實力出現下滑情況

1、本賽季目前遼寧隊戰績

CBA聯賽已經過了30輪,遼寧隊以20勝10負的戰績位居第三,與山東、廣廈、北京、吉林、北控四支球隊相差1個勝場差,正處於競爭激烈的“第二梯隊”裡,四強之位並不穩固。

“以內帶外、以守帶攻”,

本賽季CBA常規賽排名情況

2、下面通過一個對比圖來分析一下遼寧隊近3個賽季實力的變化。

“以內帶外、以守帶攻”,

CBA三支豪門強隊勝率對比圖

通過上圖中的勝率分析對比可以得出兩點:

其一:遼寧隊在2017-2018賽季處於一個巔峰賽季,實力遠超新疆隊和廣東隊。奪冠之後的下兩個賽季裡,遼寧隊競爭力開始走下坡路。

其二:主要競爭對手新疆隊和廣東隊競爭力的顯著提升。到了2019-2020賽季,遼寧隊的整體競爭力已經遠不及廣東隊和新疆隊了。

3、整體陣容出現老化現象

奪冠之後的遼寧隊繼續沿用著冠軍班底征戰新的賽季,但是忽視了對年輕球員的培養,隨著哈德森、巴斯、韓德君、李曉旭等老隊員實力開始逐漸下滑後,遼寧隊出現了“青黃不接”的現象。

本賽季為了解決陣容出現老化的情況,遼寧隊放棄了年紀偏大的奪冠功臣哈德森,大價錢引進更為年輕的強力外援史蒂芬森,並大力培養年輕球員郭旭,從預備隊中上調馬壯、王化東等實力出眾的年輕球員。

本賽季遼寧隊的打法風格

本賽季遼寧隊堅持著球隊奪冠賽季的打法風格。具體風格如下:

以內線為主帶動外線

1、遼寧隊擁有著“國內第一中鋒”之稱的韓德君,作為一位傳統型中鋒,韓德君給遼寧隊帶來了巨大的內線優勢。具體優勢如下:

  • 韓德君體重133KG、身高2.15m,身體高大強壯的韓德君在籃下進攻端會給對手巨大的防守壓力。
  • 場均能得15.6分,10.3個籃板,投籃命中率高達62.1%,是一名效率極高的內線球員。
  • 擋拆下順衝擊力十足,爆發力強。
  • 紮實的基本功,靈活的籃下腳步以及不錯的終結手感,從下面韓德君投籃區域圖中可以得出,他是遼寧隊的籃下進攻重型大殺器。
“以內帶外、以守帶攻”,

韓德君投籃區域圖

2、擁有韓德君這位強力中鋒的遼寧隊,逐漸形成了以內線韓德君為主,由內線牽制帶動外線進攻的一套進攻體系。下面來分析遼寧隊以韓德君為核心的主要進攻戰術。

  • 擋拆下順戰術,充分利用韓德君掩護後下順的衝擊力以及終結能力去衝擊對方籃筐,並且韓德君非常擅長“高舉高打”,極大地提高了順下接球的終結能力。
“以內帶外、以守帶攻”,

郭艾倫和韓德君的擋拆戰術

  • 低位策應戰術,韓德君擁有國內頂級的低位背身單打能力,利用他籃下進攻的威脅來吸引對手進行夾擊補防,進而給隊友創造空切和外線投籃機會。
“以內帶外、以守帶攻”,

低位策應戰術

3、遼寧隊不僅有優秀的本土中鋒韓德君,而且大前鋒巴斯也是身體素質強硬、爆發力極強的內線大殺器。擁有兩名優秀內線的遼寧隊,不僅能控制好進攻籃板,獲得二次進攻機會,而且能利用自身強大的防守牽制力,給外線的突破或投籃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以防守帶動進攻

雖然本賽季遼寧隊受到傷病困擾,整體陣容輪換不齊整,但是防守強隊的底蘊依然存在,本賽季遼寧隊的防守效率數值達到113.9,位於聯賽第六。

“以內帶外、以守帶攻”,

CBA球隊常規賽防守效率榜

眾所周知,遼寧隊有著“CBA第四節之王”的稱號,遼寧隊通常會在第四節忽然調整防守策略,進行高強度的全場壓迫式防守,以及讓所有球隊忌憚的“死亡纏繞”式貼身防守,使得對手出現進攻失誤或者投籃失去準星的情況出現,進而獲得搶斷快攻、防守反擊的機會,通過提高防守強度,把比賽節奏控制在自己手中。

“以內帶外、以守帶攻”,

CBA揭幕戰海報

本賽季遼寧隊暴露的問題

1、外線3分球、罰球命中率偏低

本賽季遼寧隊罰籃命中率為75.1%,排名聯賽第11位。3分球命中率只有34%,排名聯賽第16位。

“以內帶外、以守帶攻”,

遼寧隊近3個賽季命中率數據

由於外線3分球實力的下降,對方就可以針對性的進行二三聯防或者佈置壓縮式防守來限制遼寧隊的籃下進攻火力,進而極大的限制了遼寧隊在進攻端的發揮。

2、韓德君防擋拆的問題

當韓德君在場上的時候,遼寧隊在防守對方擋拆方面會存在先天的劣勢,由於韓德君移動偏慢,無法防出外線,這就給對方持球者或者掩護者充分的投籃出手空間,當對方掩護質量高且投射手感好時,遼寧隊會經常被迫的換下韓德君,換上移動偏快的李曉旭。

“以內帶外、以守帶攻”,

韓德君防擋拆的策略

3、整體退防問題

隨著“小球時代”的盛行,CBA各支球隊也越來越強調反擊速度。隨之而來的就是遼寧隊退防速度慢的問題的逐漸暴露。具體退防問題如下:

  • 韓德君跑動能力偏弱,無法及時退防。
  • 後衛身材偏矮小,很難限制對方小外援的反擊衝擊力。
  • 史蒂芬森的退防意識不足。
  • 人員輪換不夠充分,第三節經常出現因體能下降導致退防不及時的問題出現。

4、球權分配問題

隨著史蒂芬森加盟遼寧隊之後,郭艾倫和史蒂芬森的球權問題就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的確,兩人的打法類型非常相似,都需要大量的持球和出手權,都屬於“球星”打法。

每當在第四節關鍵球兩人同時在場上時,球權分配的問題就更加突出,兩人都屬於“球星”打法,都需要關鍵球球權,就會經常出現“粘球、不出球、單幹”等情況,導致全隊進攻配合陷於單打獨鬥的局面。

“以內帶外、以守帶攻”,

郭艾倫和史蒂芬森

聯賽複賽之後的遼寧隊仍然是奪冠大熱門

本賽季遼寧隊經歷了很嚴重的傷病困擾,聯賽至今,遼寧隊一直有著大大小小的傷病問題,陣容不整的遼寧隊依然能坐穩四強之位,也充分說明遼寧隊是一支韌性十足的球隊。隨著聯賽的推遲,對於傷病問題嚴重的遼寧隊是非常有利的。

1、年輕球員郭旭可以利用休賽期進一步總結和提升自己

叢明晨在揭幕戰的不幸受傷,讓遼寧隊損失了一個外線投手,進而啟用年輕球員郭旭來頂替叢明晨的位置,經過聯賽的歷練,郭旭的外線投籃能力以及無球空切的意識成長迅速,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總結和調整,以他的投籃天賦,能提高遼寧隊整體的3分球水平。

2、郭艾倫復出之後的遼寧隊在攻堅能力迅速上一個檔次

郭艾倫擁有著小外援級別的個人進攻能力,場均能得19分,是遼寧隊小外援史蒂芬森之後的第二個進攻威脅點,郭艾倫在場上有著強硬的氣勢,經常會通過絕對的個人實力打出逆轉比賽的氣勢球,是遼寧隊場上的靈魂人物。在末節單外援情況下,郭艾倫和韓德君優秀的本土內外線組合是“第四節惹不起”的遼寧隊的關鍵核心。

總結

隨著聯賽的深入,史蒂芬森也慢慢的融入到了遼寧隊的體系當中。人員齊整的遼寧隊,國手雲集,外援強悍,陣容強大,打法風格鮮明且韌性十足,充分具備與“粵疆”抗衡的實力。

“以內帶外、以守帶攻”,

遼寧隊總冠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