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兩年是投資、併購的好時機


未來兩年是投資、併購的好時機


2020年元旦假期除了發些朋友圈互致新年問候之外,也看了些文章,其中的一些數據引發了自己對投資理念的一點思考。未來幾年隨著許多行業集中度的提升,是存在大量的投資、併購機會的。

先來看一些數據,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動力電池。從2013年國家出臺了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就此中國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零配件行業迎來了高速發展,企業也從最初的40餘家增加至200餘家。2016年之後三元鋰電池作為動力電池產業路線的主流,曾經的鋰電巨頭沃特瑪由於死守磷酸鐵鋰技術最終溺死在三元鋰的大潮之中。

同時工信部將整車廠配套動力電池企業的產能要求從原來的0.2GWh上升至8GWh標準,40倍的提升過濾掉了大批中心型企業的生存資格。至2019年原來200家企業現已縮減至69家,而且集中度還在繼續。

未來兩年是投資、併購的好時機


在醫藥領域,一個看似朝陽的行業,它的真實狀況是如何呢?12月21日蘇州諾華製藥出售完成;12月19日復星醫藥出售全部“和睦家”醫院及診所;同月17日天士力出售天士力醫藥營銷集團;13日南京醫藥控股恩華和潤醫藥;華潤三九收購澳諾製藥;輝瑞普強合併邁藍藥業;大參林收購123家連鎖藥店;GSK出售蘇州工廠、賀普丁;國藥控股收購安徽省醫藥集團;華潤醫藥收購江中藥業;百時美施貴寶收購新基公司……

2019年醫藥企業之間併購頻繁,研究後發現行業正在朝著提高集中度的方向進展。今年醫改為重中之重,一致性評價、帶量採購、DGR等政策的實施,行業准入門檻加速提高,中小企業被大型企業併購會更加頻繁。

未來兩年是投資、併購的好時機


院線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很能說明問題,它已經經歷過了行業集中度由低向高的發展歷程。2002-2006年我國院線制初建,這個階段發展特點是院線建設突破區域壟斷,中國院線向市場化轉變。2002年全國首批 30 條電影院線正式成立運營,2006 年院線數量增至 37 條,市場參與者增加,集中度降低。

2006年開始各院線通過自建、加盟的方式快速擴張勢力範圍,消費者觀影需求隨之高漲,單銀幕產出節節攀升,銀幕效率較高。2011 年至2015 年影院加速新建,向低線城市下沉的過程使得院線行業集中度再次下滑。2016 年以來,受影院建設速度放緩、小影院經營不善而退場等因素影響,院線行業集中度有再次回升的跡象。從2018 年我國院線CR4 約 39%,集中度逐漸攀升。當然還遠低於美國院線行業集中度(美國院線行業CR4 高於60%),因此仍有提升空間。

未來兩年是投資、併購的好時機


比如氨綸行業產能由東部向西部轉移趨勢明顯,西部地區具有生產資料價格低、原料廠商距離近的優勢,生產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在國家供給側改革深入推進、環保政策收緊的形勢下,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氨綸龍頭企業競爭優勢明顯。

比如LED通用照明行業,受益於LED 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LED通用照明行業需求和市場規模持續增長,中國市場的發展速度更加突出。2017 年我國通用照明市場規模2123 億元,同比增長 21%,相比較於2009 年78億元,增長27倍CR4約39%。未來隨著LED照明滲透率持續提升,行業需求持續增長,集中度仍將進一步提升。

比如冷鏈物流行業中的冷庫領域,根據2017年中國冷鏈物流百強企業數據,百強冷鏈企業的倉庫總面積為3185萬平方米,即1274萬噸,同比增長 31.3%,佔全國冷庫總容量的比例為 26.7%。同期全國冷庫總容量的增速為13.7%。從倉庫集中程度來看,冷庫產業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與集中。

……

未來兩年是投資、併購的好時機


如圖,從上市公司中各細分行業的前4大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佔比(即CR4)為集中度指標,2018年上游行業(採掘、有色等),中游行業(鋼鐵、水泥、化工)和下游行業(食飲、家電、汽車、地產等)CR4 上升趨勢十分明顯。

那麼原因是什麼呢?

上中游行業集中度提高主要還是2015年提出的供給側改革政策因素而產生的。2015年至2017年我國淘汰了大量的落後和過剩產能,而且大部分屬於傳統行業。加上日趨嚴厲的環保要求擠壓下,中小企業出局便是當時一道悲壯的風景線,行業集中度得到提升。此時的龍頭企業對行業的供需調節作用顯著增強,兼併重組的活就特多。

未來兩年是投資、併購的好時機


下游行業的行業集中度也在快速上升,在白色家電行業,自2011年以來,隨著三類典型白色家電(洗衣機、電冰箱、空調)銷量增速進入下行通道,行業集中度穩步提升,行業CR4從2010年的45%升高至2018年的70%。

白酒行業以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股份為代表的中高端白酒企業CR4實現了營業收入佔比30%上升至約50%。原因就是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表現的一定是強者恆強的趨勢。

不僅僅是傳統經濟領域,新經濟領域也是如此的,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2011年團購網的團滅,別忘了當時超過5000家團購網群雄逐鹿哦。

2015年P2P行業正常運營有3595家,跑路、階下囚是現狀吧。

2018年之前兩年共享經濟從瘋狂燒錢,到堆積如山被廢棄的共享單車,不知投資人看了是什麼感受?

2019年之前的直播平臺近400家,還好有個寶媽讓富二代稍稍有點尊嚴,那麼其他平臺可有寶媽隨便掏出20億呢?

2016年以來的生鮮電商也是風雨飄零吧。

未來兩年是投資、併購的好時機


過了兩三年,回頭一望,還是那些有著思維和資本雙重條件的投資人和企業生存了下來。今天並非要說明的是如何讀懂經濟發展起伏過程中的必然規律等等,而是希望藉此機會表達自己的投資觀點。越是在行業集中度提升的過程中,市場中大部分中小企業活得越發艱難,此時恰恰是投資、併購、重組的絕佳時機

拂去浮躁、擠去泡沫之後所有的參與者,包括企業主、金主、投資管理人、服務機構等都變得客觀和現實許多,以往那種皇帝女兒不愁嫁的“矜持”不在了。金主和管理人們也可以用更審慎的態度研究行業與企業,而非隨市而動介入一種博傻遊戲之中。

未來兩年是投資、併購的好時機


今天針對醫藥行業中的製藥企業,在國家醫保等多項政策調整之後,進行預期判斷以及提出介入投資,淺顯邏輯的表述,只當是對投資實踐中的一種探索。

在我國醫藥行業,2019年是中國醫療改革重要的一年,各種政策頻出,而且猶如外科手術刀一般刀刀精準。從集體採購到醫保目錄調整,從輔助性用藥重點受控到DGR的實施,佔我國藥品行業的仿製藥企業正在走向極為殘酷的嚴冬。

2019年9月底,“4+7”帶量採購已經明顯表現出它的效果,數據顯示。

中標的原研藥銷售額下降36.5%,銷量增加12.8%。

未中標的原研藥銷售額下降40.8%,銷量下降35.0%。

中標仿製藥銷售額上升19.8%,銷量增加273.7%。

未中標仿製藥則銷售額下降59.1%,銷量下降69.7%。

目前還只是11個城市參與,報量也就20%,中標與非中標企業的生存環境已經如此急劇變化了。醫藥高層已經明確,集採是未來藥品採購的主要形式。仿製藥的價格競爭機制已經形成,只是在不斷的強化之中。

接著是醫保談判政策的進一步推進,入圍的平均價格降幅也在逐年提高。2017年降44%、2018年降56.7%、2019年降60.7%。網上熱傳的醫保局砍價已經觸及企業靈魂,但是巨大的市場誘惑力,還是讓這些還有資格議價的企業以價換量,畢竟整體銷售額還是提升的。這些企業就會加大創新藥的研發,儘快推向市場獲得份額,收回研發成本。

還有如一致性評價政策將使中國從仿製藥大國向仿製藥強國邁進。

DGR(疾病診療分組)將從總量上控制患者的醫療費用,杜絕過度醫療。

未來兩年是投資、併購的好時機


這些政策的實施有的已經展開、有的正在路上,對一般仿製藥企業來講情形已是危在旦夕了。也許有人認為這話有些危言聳聽,但是別忘了推倒駱駝的雖說只是最後一根稻草,但是重病纏身已經無力支撐龐大身軀的一定是倒下的主要原因。

那麼話題來了,未來中小藥企會怎樣呢?未來4-5年裡大量沒有核心產品的中小藥廠可能會活得十分艱難。2015年至2017年中國供給側改革去產能造成許許多多中小企業關停並轉的狀況,恐怕大家記憶猶新吧。那樣的場景也許也將在目前中國醫藥產能嚴重過剩行業中再次顯現,您信嗎?

沒有核心產品、沒有創新藥的研發儲備、沒有高質量的仿製藥生產能力…這些企業要麼被變更、要麼被整合,要麼退出市場。中國未來十年創新藥的佔有率將從現在5%向30%增長,行業集中度的提升是必然趨勢,也一定伴隨著大量企業的消失。

未來兩年是投資、併購的好時機


其實在醫藥企業發展趨勢十分明確的前提下,許多中小型企業已經感受到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壓力了。投資、兼併、整合,在未來幾年時間裡將是醫藥行業裡的常態了。當然並不是什麼企業都能投資的,具備

潛力是投資、兼併、整合的唯一理由,加之資本思維的力量才是促進中國藥企求生求變的不二法則。

創新藥研發是未來的主流方向,新藥品法和中國醫藥需求促進和提速原創新藥優先的趨勢不可阻擋。不過現在過多擠在相同賽道的研發新藥,估值的水分也已經抹到脖子了,這可不是聳人聽聞,未來幾年這些現在高估值的標的可能都得打回原形。

中藥經典名方開發會引發中成藥研發的革命,資源質量和臨床療效的循證醫學研究也將引領突發發展,醫養結合是人口老齡化的基本需求。不過泛泛的中成藥還是前景未卜的,在中成藥領域,品牌、經典才是未來的方向。

仿製藥企業未來的出路除大幅降低成本外,最主要還是在企業戰略調整上要做足文章,高難度仿製藥、仿創結合將是企業提升的重要方向。不過得確信自己有著高仿賦能的翅膀啊,仿創結合還得尋求好的賽道與資本的配合。

行業整體下滑,議價權的提升,整合兼併的迫切性等等,這些過程中資本存在著大量且極佳的機會。看清行業趨勢,耐心尋找,結合資本思維,歷史案例一次次證明了這一點,相信在行業集中度提升過程中存在大量的投資機會。

未來兩年是投資、併購的好時機


(本文只是拋磚引玉,對於如何整合兼併,選擇怎樣的企業,創新藥的未來等等問題,由於篇幅關係不在這兒贅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起深入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