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OV聯手打造應用平臺:"抱團取暖"OR"挑戰谷歌者聯盟"?

近日,路透社披露中國四大手機廠商華為、小米、OPPO和vivo正聯手打造應用平臺。通過該平臺,中國之外的開發者可以將其開發的APP同時上傳到這四家手機廠商的應用商店中。知情人士稱,該平臺名為全球開發者服務聯盟(Global Developer Service Alliance,GDSA),推出目的是讓遊戲、音樂、電影及其他應用程序開發商更方便地在海外市場營銷其應用。

路透社還稱,該平臺初步計劃在今年三月份推出,但目前可能會受到新冠肺炎影響而延遲。推出初期,平臺將會覆蓋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亞和俄羅斯在內的9個地區。

分析指,GDSA能通過提供更高的曝光率來吸引外國應用開發者,而結盟的四家中國手機廠商亦有可能從中獲得更多的收入。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亦是中國最大的幾家手機廠商們對谷歌應用商店Google Play發起挑戰。當全球開發者服務聯盟遇上滅霸般的龐然大物Google Play,最終的結果會是如何呢?


米OV聯手打造應用平臺:

GDSA:國內大廠默默"抱團取暖"?

從國內現時掌握的情況來看,路透社此次報道可能出現了偏差。據GDSA中國官網顯示,聯盟早在去年8月份就已經成立,且參與方僅有小米、OPPO及VIVO。

就GDSA的成立,小米發言人表示聯盟並無意挑戰谷歌的地位,且華為並無參與該聯盟,成立聯盟的目的僅是為了可讓開發者可同時上傳其應用至三者的官方應用商城。而華為亦拒絕評論有關GDSA的消息。

米OV聯手打造應用平臺:

(圖源:GDSA官網)

若從去年八月份起計算,GDSA聯盟推出的時間已超過半年,直至近日才因為華為的"被傳"加入而掀起波瀾,該聯盟亦算得上低調,平日默默無聞,至今日方一鳴驚人。

但對於應用商城平臺而言,"低調"並不是好事。低調意味可能會沒有流量,而沒有流量的平臺,自然就很難吸引到開發者。

按照IDC統計,按全年市場出貨量計算,小米及OPPO(VIVO被計入了"其他"項目)分別在全球出貨1.26億及1.14億臺手機,市佔率分別為9.2%及8.3%(合計佔約17.5%)。

另據另一調研機構Canalys統計,OPPO及小米去年國內市場出貨量分別為6570萬臺及3880萬臺。剔除國內的出貨量後,粗略估計兩品牌去年海外市場出貨量僅佔全球(除中國市場外)總出貨量的8.3%及4.8%。

VIVO沒有全球出貨量的數據,故難較準確地估計大概數字。但其全球總出貨量低於OPPO,國內出貨量與OPPO相若,故海外市場佔比應略低於OPPO。因此,可粗略得出小米、OPPO及VIVO去年出貨量的佔比約佔全球(除中國市場外)手機出貨量17%左右。

米OV聯手打造應用平臺:

(圖源:IDC中國官網)

米OV聯手打造應用平臺:

(圖源:Canalys官網)

以上數據只計算了去年一年的出貨量,若計算所有全球在使用的安卓系統手機(因近幾年該三大品牌的全球市佔率在逐步上升),該比例或更低。另外,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的是,海外的安卓系統手機都會預裝Google Play,因此即使以上三大品牌手機都搭載自己預裝的應用商城,亦難避免與Google Play同場競技的情況。

一邊是覆蓋全球所有安卓手機用戶的Google Play(中國手機除外,但實際上中國的安卓手機通過某些手段亦可使用Google Play),另一邊則是滿打滿算情況下佔海外用戶約17%的三大商城,哪個平臺可能流量更多自然是一目瞭然了。

雖然GDSA全稱為全球開發者服務聯盟,但就用戶覆蓋程度而言,以上三大手機品牌的自帶的應用商城遠遠還算不上"全球"聯盟。如果硬要將三者的GDSA聯盟比作漫威的復仇者聯盟的話,目前的GDSA或者只能說是"破產乞丐版"的復仇者聯盟,就整體規模而言遠遠還比不上Google Play。

因為規模上的差距,故亦有意見指GDSA更像是三大廠商在抱團取暖,聯盟目前或仍未足以挑戰谷歌應用商城的地位。

未來勝算幾何?

雖然GDSA當前而言尚不能與Google Play相提並論,但古語云:莫欺少年窮。假以時日,GDSA是否有與Google Play掰一掰手腕的能力呢?

實際上,在GDSA當前覆蓋的部分市場,三大品牌還是具有一定優勢的。如在印度市場,據Counterpoint統計顯示,小米去年的出貨量同比增長5%,OPPO同比增長28%;VIVO則取得76%的同比高速增長。按市佔率統計,小米(28%)已經成為當地第一大手機品牌廠商,VIVO(10%)及OPPO(8%)分列第三及第五。

而在菲律賓市場,去年第三季度OPPO市場份額從上年同期18%增至20%,在市佔率方面僅次於21%的三星手機。

米OV聯手打造應用平臺:

(圖源:GDSA官網)

亦即是說,若開發者要開發一款面向地方市場的應用/遊戲的話,在某些小米/OPPO/VIVO市佔率佔優勢的地區投放在GDSA進行分發也不失也是一個好的選擇。

應用商店本身無需懷疑是一門好生意。去年穀歌在其應用商店Google Play上全球範圍內共錄得88億美元的收入。該營收來源包括谷歌在其商店內出售電影、書籍、app等內容,及向開發者收取30%的佣金費用。

最終決定研發者會否選擇某特定應用商城平臺的因素,則是平臺用戶流量。而決定平臺用戶流量的,則是平臺上應用質量本身。從某個意義上看,這就形成了一個閉環生態。

高質量的內容生態會構成良性閉環,反之亦然。流量大的應用商城會吸引更多優秀的應用,而優秀的應用會吸引更多用戶流量,從而形成馬太效應。故要打破谷歌的優勢,GDSA首先要做的便是吸引到足夠優秀的應用。

在這方面,國內的應用商城目前都做得還不夠。在公眾號數字尾巴一篇《你的安卓機下了幾個應用商店?》的調查中,評論區顯示的結果顯示國內較多用戶使用的安卓商店竟然是國內無法正常使用的谷歌商店(具體原因見下圖)。此亦顯示當前國內手機廠商背後的軟件生態仍有較大的進步空間。

對於小米、OPPO及VIVO的海外商城而言,或亦是同樣的道理。

米OV聯手打造應用平臺:

而三大廠商目前亦的確在其各自的內容生態上不斷投入,以提高商店應用內容質量。如小米應用商店GetApps就通過開發者上傳應用可享受流量紅利和多重組合推廣方式(包括編輯推薦、金米獎、裝機必備、首發推薦等)的方式,鼓勵開發上傳高質量應用從而提高其商店的內容質量。

截至目前,小米應用商店GetApps當前在全球的分發量就已超過2200億次。而印度市場,小米已經擁有1100萬的日活躍用戶。

因此,雖然目前而言,GDSA從用戶規模及應用內容來看均較為薄弱。但假以時日,在三大廠商不斷完善其各自的內容生態後,GDSA聯盟與Google Play掰手腕或就有了一定的可能性。

但若真到了這麼一天,谷歌手上可能還有一把制衡的達摩克里斯之劍--GMS(Google Mobile Service,谷歌配套移動服務)。若谷歌停止對有關品牌的GMS更新,對於三大品牌的海外銷售而言無疑會造成較大的影響(受影響程度可參照當前的華為手機在海外市場的銷售狀況)。

當然,目前谷歌並無暫停米OV的GMS服務。但當GDSA真到了能從谷歌虎口奪食的一天,谷歌不排除可能使用非常規手段制止GDSA發展。

綜上,目前被爆出的小米、OPPO及VIVO三者成立的GDSA聯盟雖然當前似乎並不足谷歌為慮。但有充分理由相信隨著三大廠商內容生態完善,GDSA將會開始對開發者產生較大的吸引力。隨著三大廠商在全球市佔率不斷提高及內容生態不斷完善,GDSA在米OV佔優勢的海外市場或將會成長成為Google Play的有力競爭對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