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在田蔬果豐茂,可保“菜籃子”無虞

青島:在田蔬果豐茂,可保“菜籃子”無虞

位於膠州市的青島琴牌乳業正在加緊生產乳品供應青島市場。

2月10日早7點,青島九龍山生態採摘園基地5名工人就在大棚裡摘起了草莓,按照前一晚益農信息社傳來的訂單開始抓緊配貨。同一時間,全市1.2萬個農民合作社和4300多個益農信息社正在高效運轉,源源不斷地將各類新鮮蔬菜、水果、肉蛋等配送到市民手中。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青島市農業農村局抓防控、穩生產、保供應。目前,全市日供地產新鮮蔬菜1300-1500噸,豬肉280-360噸,蛋450-500噸,奶700噸,全市農產品生產平穩,市場供應充足。

穩生產:在田蔬菜面積30.8萬畝

2月2日,平度波尼亞食品有限公司復工復產,成為平度市第一家開工復產的生豬屠宰企業。“目前,企業日均屠宰量800多頭,隨著工人陸續返廠,我們將不斷提高畜產品產量,努力保障疫情防控時期居民‘菜籃子’產品供應。”平度波尼亞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

疫情發生後,市農業農村局第一時間建立了頂格推進機制,成立由局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疫情防控期間農產品保供與市場監管專班,建立農產品產能和價格監測日報告等制度,召開專題會、調度會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據統計,目前全市已組織3萬餘農戶投入蔬菜、果品生產,在田蔬菜面積達到30.8萬畝,日生產葉菜類、茄果類等新鮮蔬菜1400多噸;設施草莓面積2.8萬畝,日生產草莓200噸左右。組織生豬、肉雞肉鴨、奶牛等2600多家畜禽規模養殖場和8000多家養殖專業戶進行安全養殖,全市生豬存欄155萬頭,牛存欄16萬頭、羊存欄20萬隻,活家禽存欄6018.1萬隻,每日可出欄生豬約0.7萬頭、出欄禽類58萬隻。

在推動復工復產方面,截至目前,全市18家屠宰企業中10家已順利復工;全市現有的131家飼料企業中,51家已順利復工;其中,54家生產配合飼料的企業中,39家已恢復生產,復工率72%。

同一時間,農業部門組織農技人員通過信息發佈、網絡課堂、專家視頻、電話諮詢等方式指導農民防治病蟲害,開展科學田間管理。據統計,目前已完成網絡遠程技術指導430多人次,指導農戶5230多人,現場技術指導365人次,指導農戶1430多人。

疫情發生後,市民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更加關注。1月份以來,我市共進行蔬菜產品質量檢測6818批次,合格率達到99%,全市組織開展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非洲豬瘟等6種重要動物疫病6451份樣品監測,覆蓋養殖場、屠宰場、無害化處理廠等110個場點,均未發現陽性樣品。

為切斷動物疫病傳播途徑,我市嚴把畜禽產地檢疫、屠宰檢疫、調運監管三道關口,1月份以來,排查動物飼養場所712家次、53.5萬隻,對出欄的畜禽實施產地檢疫2633萬隻,對屠宰加工的畜禽實施屠宰檢疫1650萬隻,檢查調運動物32批次、44萬餘隻,查辦違規調運、私屠濫宰違法案件6起。

保供應:發放通行證2388個

這幾天,青島益菇園食用菌合作社的美味赤松茸到了收穫期。然而,受到交通運輸和市場需求影響,銷售問題擺在了合作社眼前。市農技中心技術人員指導該合作社通過晾曬乾燥,生產易於儲存的幹品,延長了儲存期、銷售期。

運輸難,是農產品供應的“攔路虎”。為此,市農業農村局會同交通、交警等部門發放了2388個“戰疫情、保暢通”通行證,嚴禁擅自設卡攔截、斷路阻斷交通等違法行為,切實保障“菜籃子”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正常流通。

位於平度市崔家鎮的田潤產業一體化公司,有了通行證後每天順利地將60噸成品飼料送到萊陽市、高密市、萊西市、膠州市等地的1000多養殖戶手裡,又把8萬多隻雞鴨活禽拉回來屠宰,直接供應到青島利群集團等商場超市,穩定了市場供應。

在解決銷售難方面,市農業農村局主動與商務局、工會等部門銜接,全力組織156家蔬菜生產基地、100家畜牧養殖場與121家陽光工程採購單位、工會下屬單位進行產銷對接,把農產品生產和銷售雙方的單位名稱、需求、聯繫方式等在3個系統全部公開,資源共享,打通了產銷供應渠道。

新希望等3家奶業企業擔負著為青島市民供應牛奶的任務,由於缺少牛奶包裝箱,不得不處於停產待工狀態。市農業農村局得知情況後,第一時間與相關區、市溝通協調,並爭取市防控指揮部支持,截至記者發稿時,已有3家奶箱生產企業開始陸續供貨,包裝難問題迎刃而解。

蔬菜大鎮:分散性春耕春播

在膠州市膠西街道小唐家莊的田地上,一些農戶已經三三兩兩地下地,開始播種馬鈴薯。

膠西街道是青島地區種植規模最大、產量最高的馬鈴薯產區。現在正處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也是馬鈴薯播種關鍵期。膠西街道以“不串戶、不聚集、抗疫情、保春耕”為著力點,分散開展農業生產活動。街道還組織了農業技術人員,通過線上課堂教學的方式,指導農民科學種田、施肥、用藥,進一步提升群眾的種植水平。“目前,膠西已完成大棚馬鈴薯播種近5000畝,確保疫情防控期間農業生產不斷檔、不誤事。”膠西街道辦事處農辦主任王玉鵬說。

在蔬菜之鄉平度市仁兆鎮,農民們也在嚴防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時,陸續開始春耕備耕。

東仁兆村馬鈴薯種植戶代知光告訴記者:“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我就擔心春耕怎麼辦,正好鎮上開辦了網上‘莊戶學院’,不但教我們防控知識,還指導我們如何在幹農活時預防的辦法,幫助我們購買農資,這個做法正合俺們心意。”

仁兆鎮是青島市蔬菜之鄉,蔬菜種植面積達11.5萬畝,每年春季種植馬鈴薯、芋頭、大姜就有5萬畝。鎮裡通過廣播、微信群提醒農民幹活時不要扎堆,堅持戴口罩,加緊籌劃春耕備播。

在仁兆鎮蔬菜大棚生產專業村於家疃村,一排排大棚裡黃瓜、西紅柿生機盎然,村黨支部書記於廣進連日來到大棚裡指導種植戶在嚴防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時,抓好蔬菜種植。種植戶孫淑香說:“雖然發生了疫情,鎮村幹部和志願者非常關心我們這些菜農,指導我們預防病毒感染,幫助我們銷售蔬菜。這不,我的黃瓜全部按時送到超市,沒有造成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