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與生態:哈薩克斯坦的可再生能源該如何發展?

“歐亞經濟聯盟國家應該在綠色經濟領域加強合作。”近日,經濟評論員多姆寧在題為《綠色經濟成為歐亞大陸可持續發展的典範》專家會議上這樣說。

經濟與生態:哈薩克斯坦的可再生能源該如何發展?


多姆寧認為,“可再生能源與綠色經濟直接相關,但是如果我們提出改善某些地區環境狀況的解決方案,那麼,如果唯一的選擇是減少使用煤炭,用氣體燃料來代替它。”

01

可再生能源是大趨勢


計算可再生能源在不同國家的能源平衡中所佔份額的方法不同。2019年,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一份報告稱,全球可再生能源佔總發電量的26%。

但是,通常在這種計算方法中,會將水電站所有發電量都算上,而其中只有小型水電站是相對綠色環保的,其建造不會導致大規模的環境破壞,而我們知道,往往水電站的建立會導致河流水文特徵發生變化。

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附近有一個卡普恰蓋水電站,這裡僅修建了一座364兆瓦的水電站,就出現了該水壩周邊多個村莊和牧場受到破壞的現象,而位於巴甫洛達爾州的埃基巴斯圖茲1號水電站,一臺發電機組的功率就有500 兆瓦,該水電站共配備8臺這樣的機組。

實際上,國際上大趨勢正在轉向可再生能源,它們在生產和消費中的份額正在增長。但是這種增長主要發生在發達國家,因為這些技術相對便宜。

在福島事故後決定放棄核能發電的德國,2019年,47.3%的消費量來自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更加多樣化和需求量大的國家中,可再生能源在新投產項目的總量中所佔的份額正在增加。2019年,美國裝機總容量中,可再生能源佔22%。同時,在美國佔有重要地位的天然氣,份額達到了45%。


02

哈薩克斯坦已制定可再生能源發展計劃


我們知道,目前電力是不能大量存儲的商品,當然,有專用的能量電容器。但是,如果該國有數十或數百家大型冶金和煉油企業,電容器將無濟於事,從而需要更穩定的電力來源,在該系統中可再生能源可以成為機動動力,從而可以消除每日或季節性的消費波動。

哈薩克斯坦有不少水電站,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站,但還是有90%的電力來自礦物(80%是煤炭,10%是天然氣),不到10%是水電站。15-20家大型工業企業消耗了全國40%的電力,它們需要穩定的電力,目前來源即煤炭、天然氣或核能。

哈薩克斯坦的統一能源系統中雖然有過剩的電力,但是仍然需要引入新能源。儘管新能源的比重很小,但它在其能源結構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

哈薩克斯坦為自己制定的計劃如下:2021年可再生能源達到總份額的3%,2030年達到10%,而到2050年計劃將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提升至50%。到目前為止,可再生能源在發電總量中所佔的比例不超過2%,目前,正在進行和已批准的可再生能源項目超過50個。

哈薩克斯坦世博會之前,該國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引入了開發可再生能源的措施——新的稅率。因此連火電能源公司也可以投資可再生能源。


03

歐亞經濟聯盟國家應共同努力


至於其它歐亞經濟聯盟國家。例如白俄羅斯,目標是到2035年將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到6%。現在大約在1%左右。吉爾吉斯斯坦自蘇聯時代以來就具有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都是大型水電站,是中亞大型能源綜合體的一部分。

俄羅斯可再生能源的份額約為1%,計劃到2024年將其提高到2.5%。按照俄羅斯能源系統的標準,這並不是很多。俄羅斯的能源系統三分之二為火力發電,主要包括天然氣,聯合循環和煤炭。核電大約佔20%,水電佔17%。


歐亞經濟聯盟國家應該在綠色經濟領域共同努力。每個國家都有一個資源節約計劃,有些處置法規通常用作保護主義措施,但這更多是關於貿易商品。但是,還有一些完全是環境性質的任務。


在培訓專家方面,許多研發,尤其是在新型能源設備的生產中,必須共同完成,因為像哈薩克斯坦這樣的國家不太可能投入太多資金。


回到歐亞一體化和能源。到目前為止,結果並不是最好的。此前,計劃在2019年中創建一個歐亞經濟聯盟電力系統,預計在2025年前啟用,雖然聯盟內能源方面的互動頻繁,然而各國正在嘗試建立最獨立的能源系統。例如,去年,俄羅斯從包括哈薩克斯坦在內購買的電力有所減少。結果,儘管國內消費增長,但去年我們看到哈薩克斯坦能源系統的發電量有所減少。


編譯:肖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