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天將”來了——忽然之間在武漢平地建起15家醫院1萬多床位

武漢自從疫情爆發以後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全國人民對武漢發生的一切都倍加關心。告訴大家,最近武漢發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這件事情有可能推動武漢乃至湖北乃至全國的疫情產生一個轉折點。這件事情和這張照片有密切的關係,這張照片展示的是武漢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

“天兵天將”來了——忽然之間在武漢平地建起15家醫院1萬多床位

這個故事我們就從武漢市政府召開的新聞記者發佈會,副書記胡立山答記者問開始。我們從胡立山副書記的最後一句話感知到一個重大的問題,就是他為已經確診的大量的不能夠及時的收治的患者,感到萬分的焦慮、揪心和痛苦。在武漢疫情剛剛爆發的時候,多數人以為當時主要有三個問題:

第一 疫苗抓緊研製出來

第二 對症藥物抓緊研製出來

第三 醫療資源醫療設備和醫務人員遠遠不夠,希望得到全國的支持

隨著武漢疫情的不斷髮展,特別是我們每天看到的顯示數字的那個表,共四項數字:確診患者、疑似患者、死亡人數和治癒人數。特別是確診患者和疑似患者,增長速度非常非常快,到了這個時候,抗擊疫情的阻擊戰就發生了非常非常大的變化,主要矛盾轉移到什麼地方去了?告訴大家,主要矛盾主要由疫苗對症藥物和醫療資源轉移到醫院的床位上了。


疫情爆發之初,武漢市只有七家醫院收治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後來要發展了三家醫院,再後來武漢市又整合了所有能夠治療呼吸道疾病的醫院一共是28家。這28家一共8254個床位,5號這一天已經有8811個床位接收了患者,只剩下僅僅72個床位了。但是這個時候醫院外面還有大量的已經確診的患者收治不進來,這就是讓武漢市領導非常揪心和痛苦的地方,這大多數患者都流動在社會上或者在家居住或者形成了新的傳染源,這就是疫情加深加重的非常重要的原因。這個現象如同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人們的頭上,隨時可能掉下來,一旦掉下來出現新的傳染源再進一步擴散,那後果可以說是不堪設想。


就在2月1號這一天中央指導組的一位專家,是中國傳染病專家工程院院士王辰,在考察武漢市的過程中他看到,武漢市的主要矛盾已經由前面三個問題已經轉移到收治醫院外面大量的確診患者上面來了。在這種情況下武漢市政府為什麼不抓緊建設,為什麼不利用武漢現有的可以說非常豐富的資源採用一種新的醫院模式叫方艙醫院呢?什麼叫方艙醫院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所謂方艙醫院就是像下面這個圖展示的。

“天兵天將”來了——忽然之間在武漢平地建起15家醫院1萬多床位

也就是它過去是一種戰地醫院,非常靈活,可以把醫院的醫療設備放在帳篷裡。比方說床位放在集裝箱裡,隨時可以打包離開。它是可以靈活又能夠解決戰場救治問題。這種醫院非常適合武漢這種疫情非常嚴重的,確診患者非常多情況,原有醫院不夠用然後利用城市的原本基礎設施來建設這種臨時的方艙醫院。


武漢市政府聽了這個建議以後可以說是一語點醒愁苦中人,接著武漢市政府做出決策,先把武漢市的洪山體育館、武漢客廳(地名),還有武漢國展中心馬上改造成方艙醫院。僅僅用了兩天的時間5月5號就開始收治病號了,速度之快簡直超越想象。接著武漢市又結合了黨校和武漢是一所高校,總共建了15個方艙醫院,床位達到多少呢,由當時的五百個發展到一萬個。這樣一來在醫院大門之外確診的患者可以說全部收留到方艙醫院進行治療了,而且在這種情況下王辰院士說可以分類治療。重症患者可以到金銀潭醫院治療,或者重症患者可以到28家醫院的27家醫院進行治療,輕微患者可以在方艙醫院進行治療,在方艙醫院治療的過程中,病人如果發生轉變,病情加重的時候轉到上述兩種醫院去加強治療,整個治療的鏈條就形成了。這種醫院模式的實施 可以說極大地緩解了武漢市存在的最大的問題,一個是確診病人可以及時地收進來;第二個是整個傳染源大大減少;第三個是大量的患者收治以後,整個社會為這一模式歡欣鼓舞都是因為他們很多親人都是確診患者,確診患者終於可以進醫院去治療了,對社會安定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很短小的視頻非常有意思,有一位確診患者被收治之後方艙醫院空閒期間高興地跳起來大媽街舞的視頻。


有了這個措施以後整個武漢市緊接著採取了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措施:第一,全面普查;第二,應收盡收,就是都收治進來;第三,一人不漏。可以說這段時間武漢市基本實現了這個目標。


武漢市的這個做法對於擴散比較嚴重的地區是完全可以借鑑的,疫情發生以來我一直非常關注整個拐點在什麼地方,轉折點在什麼地方。我相信採取方艙醫院這一措施,中國抗擊疫情阻擊戰的拐點或者轉折點很有可能先在武漢發生,最有預祝抗擊疫情阻擊戰從這個時點開始,實現重要的轉折。也預祝所有的患者早日康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