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們大顯神通的時候到了麼?|巴基斯坦、印度等地爆發蝗災

蝗災在古代是與水、旱災並列的三大災害之一,我國人民與其進行了數千年的鬥爭。現在,蝗災在國內已經是陳年往事,但在全球範圍內,卻並非如此。

肯尼亞當地媒體報道,"蝗蟲群像烏雲一樣懸在地平線上。"

大批蝗蟲開始襲擊巴基斯坦信德省的植被及農作物,並且蝗災已經擴散到巴基斯坦全境。

巴基斯坦信息部長阿瓦恩1月31表示:"我們正面臨20多年來最嚴重的蝗災,已決定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以應對這一威脅。"

印度拉賈斯坦邦超過20萬公頃的農田受到了蝗蟲襲擊,邦財政部長哈里什·喬杜裡要求總理莫迪宣佈:該邦發生的蝗蟲襲擊是一場國家災難

蝗災這麼嚴重,網友們卻覺得可以憑藉吃貨的能力將其消滅,看下圖:

吃貨們大顯神通的時候到了麼?|巴基斯坦、印度等地爆發蝗災

吃蝗蟲的力量很強大

很多人會以為憑藉強大的消費量,能把蝗蟲吃光。

吃真的能解決問題麼?甚至還有的人質疑古代蝗災引起饑荒時,為什麼不吃蝗蟲?難道看著蝗災氾濫,國內外的古人真是連"吃"這麼簡單的方法都想不到麼?

唐太宗首開先河

貞觀二年的長安城,蝗蟲鋪天蓋地而來,京畿地區的農作物受災嚴重。唐太宗親到皇家林苑視察,見蝗蟲在禾苗上貪婪地啃噬,憤怒地捉起幾隻,"百姓靠穀物生存,卻被你們糟蹋光了,這不是害人麼?人類即使有過,也都是我的過錯,如果你們真的有靈,那就吃掉我的心,不要害老百姓。"說完,皇帝就抬手把蝗蟲往嘴裡送。

左右急忙勸阻:"不可以呀,會生病,有損聖體"。

唐太宗滅蟲心切,"我希望把災禍轉移到自己身上,以使百姓度過災難,還怕什麼麼。"隨後,將蝗蟲吞了下去。

貞觀二年,京師旱,蝗蟲大起。太宗入苑視禾,見蝗蟲,掇數枚而咒曰:"人以谷為命,而汝食之,是害於百姓。百姓有過,在予一人,爾其有靈,但當蝕我心,無害百姓。"將吞之,左右遽諫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災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復成災。——《貞觀政要·卷八·務農第三十》

古代人類的能力有限,對待蝗蟲的手段,也隨著認識的進步而有一個發展的過程。

宋代之前,更多的是向神祭祀,蝗蟲是神蟲,不敢得罪。

宋以後,對蝗災的人工撲殺越來越多,吃蝗蟲已不再是禁忌。

吃貨們大顯神通的時候到了麼?|巴基斯坦、印度等地爆發蝗災

天津小吃:油炸螞蚱

外國人也吃蝗蟲

巴基斯坦是穆斯林國家,他們可以吃蝗蟲麼?

答案是肯定的。在伊斯蘭教的發源地,阿拉伯半島的遊牧民族就有這個傳統。其蝗蟲的吃法多樣,除了油炸,還將其曬乾磨碎,之後就可以與燕麥搭配或烤或煮,多餘的蝗蟲還可以喂駱駝。

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與他的戰士們,曾一起吃螞蚱:遊牧人給穆罕默德的妻子們送來蝗蟲,作為禮物,她們又把蝗蟲轉送給其他人家。

今天,阿拉伯地區仍有吃蝗蟲的傳統,蝗蟲還是餐桌上的美食。

吃貨們大顯神通的時候到了麼?|巴基斯坦、印度等地爆發蝗災

蝗蟲是傳統的食材

吃為什麼不管用?

1、蝗蟲群的規模太大了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估計:"入侵肯尼亞的蝗蟲群,僅一個蟲群就覆蓋了2400平方公里。"就算只有一百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數千萬的蝗蟲,吃能消滅得了災情麼?

2、蝗蟲群是不斷遷徙的

蝗蟲群並非一個地方的常駐居民。

它們啃完了一地的綠植,會馬上飛往下一個地區。

蝗蟲的飛行能力超強,可以連續不停歇地飛行1-2天,連續飛行距離達上百公里。要想捕捉,其難度不言而喻。

由上可知,蝗蟲吃不完,捕捉難,帶來的危害卻是一年或一季的糧食絕收

蝗蟲路過可以吃幾天,蝗蟲飛走則要忍耐饑荒。

吃貨們大顯神通的時候到了麼?|巴基斯坦、印度等地爆發蝗災

蝗災嚴重影響農畜牧業

面對上千億隻蝗蟲,吃貨再強大也無濟於事。

現代滅蝗多以農藥飛機噴灑專門的殺蟲劑,大範圍的滅殺。

理論上最好的滅蝗蟲時機在成蟲起飛之前,如果錯過初期,就不可避免要面對形成了規模的蝗災,需要花費更大的物力及財力。

防治蝗災仍是人類要面對的重大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