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是女兵現是護士,曾在飛機上救人,如今我在社區一線戰“疫”


#自拍我的故事#頭條的朋友們,大家好,我叫徐瑞璐,內蒙古包頭人,是一名退役女兵。受媽媽影響,我從小熱愛公益,連續兩年給一個兒童救助機構捐款,退役後曾在飛機上救助病人。現在我是一名護士,加入包頭“鹿城奉獻”公益協會,利用休息時間參與公益活動。如今,大疫當前,我向組織申請去武漢支援抗疫,因條件不備我又寫《請願書》到醫院一線工作。工作之餘我當起抗疫志願者,走進社區在一線戰“疫”。

可能是影視作品看多了,每當我看到衣著軍裝的女兵那麼瀟灑那麼英武時,我就心動。2009年大閱兵,讓我從軍的願望更加強烈。媽媽從小就有一個軍人夢,因我姥爺不同意就沒有當成兵。媽媽一聽我要當兵,也想讓我到部隊鍛鍊一下,替她了卻這個心願。就這樣,2009年12月份,我參軍入伍到北京軍區空軍某部當了一名女兵。

我1992年出生,當兵時年齡小,我又是家裡的獨生子,從小沒離開過媽媽的呵護,一個人跑到千里之外當兵,父母很是擔憂。可我倒感覺無所謂,在部隊吃得好、住得好,我在部隊也愛說愛笑,和大家關係很好,和戰友們在一起挺開心的。許多戰友說新兵訓練很緊張、很累,但我感覺還行,可能我太喜歡這身軍裝了吧。


當兵第二年,我考入解放軍白求恩醫務士官學校護理專業學習。白求恩醫務學校最早是“晉察冀軍區衛生學校”,為了紀念他學校更名為“白求恩學校”。“白求恩學校”是一所歷史悠久在國際上享有盛名的老牌軍醫大學。這樣的學校不僅管理嚴格,業務技能在全軍也是拔尖的。2003年抗擊非典,張雁靈院長出任小湯山醫院院長,學院組建醫療隊參加了小湯山救助一線的戰鬥。

軍人只有兩種狀態,一種是打仗,另一種是準備打仗。作為軍事醫學大學,平時學習技能當然也離不戰場救護。學校參加過“百團大戰”、抗美援朝等戰役,對提高戰場救護技能格外重視。有一次我參加學校醫學技能比武競賽,為了在比賽中取得好的名次,訓練時下足了辛苦。白天練習手術針穿線,最好成績時我3分鐘能穿95次,手上都磨出了泡。10點熄燈後,就打著手電進行簡單動作的練習。

三年的軍校生活結束後,我被分配到北京軍區空軍某部衛生隊當了一名衛生員,配合醫生做好戰士的健康後盾,給戰士們打針輸液、清洗傷口那是經常的事。


在衛生隊當衛生員時,我積極主動,認真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受到了領導和戰士們的好評。2015年度,我被評為優秀士官,部隊把大紅喜報寄給了我的父母,他們看到後都很高興。

由於我是家裡的獨生子,父母也渴望我回家陪伴他們,再加上部隊工作調整,2017年,我退出了現役,離開了我一輩子都引以為自豪的軍營。

2018年1月底,我乘機從包頭到北京。飛機剛起飛不久,一位40來歲的中年男性乘客渾身抽搐發顫,家屬在旁邊不停的呼喚男子的名字,情形看上去很嚴重。我和另一名護士立即對其實施心肺復甦搶救,輪流不停的進行胸脈按壓人工呼吸。飛機落地後,我們把病人移交給前來接機的救護人員,為患病旅客後續入院治療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在媽媽的影響下,我熱衷於公益活動。我服役期間,媽媽說山西一個機構有許多智障兒童,生活艱難,我從工資裡每月給這個機構捐款200元,直到我離開部隊才結束。退役後參加工作前有一年的緩衝期,我參加了包頭市東河區的凝暖聚愛公益活動,經常和大家一起去關愛老年人,用溫暖陪伴他們。有一次去全國最美孝心少年梁榮家裡獻愛心,其家庭困難程度讓人淚目,我當即給她們拿出500百元錢,回家後,我還發動父母親戚給她們進行了募捐。

後來我又參加了包頭“鹿城奉獻”公益組織。這個組織基本上都是由退役老兵組成,是關鍵時刻搶險救災衝鋒在前的組織。

“鹿城奉獻”協會根據大家以前在部隊時的專業和特長分了很多小組,有應急搶險、電臺通訊等。我以前在軍校時學習了很多救護知識,我就把這些知識和大家進行分享,希望大家都掌握這些知識。

安置工作時,我被分配到包頭市一所醫院當了一名護士,從最初的“轉科”見習護士做起學起。疫情發生後,全院大年初二就全員上崗了。醫院不少同事都寫了《請願書》要求去武漢支援,我也遞交了《請願書》,但由於我資歷太淺醫院沒有同意我的請求。我就又給組織寫了《請願書》,要求到醫院的一線工作,後來組織同意了我的請求,把我調到了急診發熱分診工作。

我是揹著父母寫的《請願書》並要求到發熱門診工作的,後來父母知道此事後,我向父母解釋,我曾經是一名軍人,又是一名黨員,這個時候就應該衝在前面,後來父母也很支持我。每次上崗前,我都會穿好防護服、戴好手套、口罩、護目鏡等防護設備,對進入急診人員進行體溫測量,通過體溫測量對人員進行篩查。


如今大疫當前,全民防控全民戰“疫”。在工作之餘,我當起抗疫志願者,投入到戰“疫”工作當中,在社區門口對進出人員進行體溫測量、掃碼登記,把控勸返外來車輛,嚴格執行上級的防疫命令。在零下七八度的室外一站就是幾個小時,雙腳、雙手凍得生疼麻木,儘管如此,但能為小區居民遠離疫情、確保安全作些貢獻,心裡感覺還是暖洋洋的。

無論我是參加公益組織,還是在飛機上救人,無論我是寫《請願書》到醫院一線工作,還是當志願者在社區一線戰“疫”,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用我的付出讓更多的人生活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我以前會那樣做,以後還會這麼做,我會一直堅持下去,唯願你幸福,他幸福,大家都幸福。如今大疫當前,在此祝大家安康吉祥,幸福平安!本文系鴿子視角“抗疫英雄譜”系列文章之五,歡迎轉發評論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