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上海復工第一天:園區和企業“暖心”操作 共克時艱

「聽」上海復工第一天:園區和企業“暖心”操作 共克時艱

我是記者程琳,上午十點,在楊浦區長陽創谷園區餐飲街上,幾家為園區提供配套餐飲的企業正在做餐前清潔工作,園區領導正挨家挨戶給復工企業派送口罩和消毒用品:“這個時候你們餐飲能復工,為園區提供配套,這是園區的心意,一次性口罩和酒精溼巾。” 餐飲企業:“謝謝,現在口罩太難得了,到處缺貨我們到處在買。”

「听」上海复工第一天:园区和企业“暖心”操作 共克时艰

長陽創谷裡的300多家企業,員工總數約2萬5千多人,當天復工有1200人。長陽創谷園區總經理章弘說,為保障大家的用餐需求,10多家餐飲企業每家都有50%員工上崗。 章弘:“我們建議員工首選是自帶餐食,能夠在自己的工作區域裡面加熱就餐。員工能夠在園區內的餐飲企業預定自提到自己的工位就餐。建議通過楊浦區商務委和餐飲協會推薦的可以集中送餐的知名品牌餐飲企業去訂餐。” 園區企業多以雙創企業為主,科技創新、人工智能和IT企業較多,當天超過9成員工採用居家辦公模式。比如匯聚創智人力資源公司,總經理張玉萍說,公司要負責楊浦區內許多企業的派遣人事管理,工資結算、社保繳納等一大堆事情急需處理。復工首日就只有個別員工到崗幫助其他同事開啟電腦進行“遠程協同”。 張玉萍:“我們對員工上班的交通工具做了分類,能開電瓶車和自備車來上班,坐地鐵和擠公交的錯峰。上級公司第一時間給我們送口罩消毒液,我覺得在關心下肯定是能打贏這場戰役的,員工也是非常有信心。” 疫情當前,大家共克難關,企業在復工同時也為園區送來“溫暖”。章弘說:“園區企業也捐助了很多防疫物資,比如說保安身上的防控服,園區科技型企業積極投身科技防疫,比如去電公司是做人工智能電話語音撥打,他們就是為疫情的調研無償提供各種系統軟件。”

「听」上海复工第一天:园区和企业“暖心”操作 共克时艰

去電人工智能公司辦公室內,上班首日僅有CEO張皓然和另一位同事在辦公。

「听」上海复工第一天:园区和企业“暖心”操作 共克时艰

其他50多名員工全部在家“上崗“。從年初一忙到現在的他們,差不多每天凌晨休息。整個戰疫期間,這家公司迅速開發上線了一款“疫情語音衛士”系統,通過人工智能語音技術,可以撥打疫情跟蹤、流動人口核查等電話,並準確記錄和輸出電話記錄統計結果。目前在上海楊浦,已有11個社區採用了這一系統,大大為基層工作者“減負”。遠在浙江瑞安、湖北宜昌、重慶等重點防疫地區,目前也有政府部門與其聯繫已經對接成功正在使用,張皓然說,這樣可以大大節省防疫單位的人力資源,通過人工智能語音電話回訪、疫情跟蹤等,每小時可通知500萬人,完成快速通知回覆。

「听」上海复工第一天:园区和企业“暖心”操作 共克时艰
「听」上海复工第一天:园区和企业“暖心”操作 共克时艰

在長陽創谷門口處記者看到,所有進出車輛及往來人員必須佩戴口罩、配合工作人員測量體溫,不戴口罩、體溫異常者不能進入。疫情期間,園區只保留長陽路入口,入口處設置了測溫點和臨時非機動車停放點。章弘說,非常時期園區謝絕外賣、快遞小哥進出。目前,寄送快遞、領取外賣請到黃興路路口臨時快遞外賣交接處,後期可到企業服務中心一層交接窗口。 作者:上海電臺記者程琳 編輯:山巍 責任編輯:金曉英

「听」上海复工第一天:园区和企业“暖心”操作 共克时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