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唐伯虎沒有點秋香一說,24歲起禍不單行,40出頭裝瘋保命

最近在家翻看懷舊電影,看到了小時候非常喜歡的經典影片《唐伯虎點秋香》,第一次看這部電影忘記是什麼時候了,只記得這部電影讓我認識了周星馳。

一句“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把電影裡的唐伯虎那才華橫溢、妻妾成群的形象展現得淋漓盡致。用現代話來說,就是“不怕富二代,就怕富二代有才華。”那種感覺你只能羨慕嫉妒,卻難生恨意!

歷史上,唐伯虎沒有點秋香一說,24歲起禍不單行,40出頭裝瘋保命

為什麼要說這部電影,因為當我這次在看到這部電影的時候,完全沒有了兒時的那種歡笑了,長大後對歷史的瞭解多了,才知道,真正的唐伯虎,那一生可謂是令人心酸的。電影的唐伯虎僅僅是個藉助名人效應般的替代物罷了!那個身份應該屬於蘇州秀才陳元超,歷史上唐伯虎沒有點秋香一說,倒是陳元超真的點過秋香。

歷史上,唐伯虎沒有點秋香一說,24歲起禍不單行,40出頭裝瘋保命

話說回來,我們今天忘掉電影背景,以真實歷史的角度來了解一下真實唐伯虎的一生吧。

青少年唐伯虎·小有名氣

24歲前唐伯虎的確在蘇州城小有名氣了,才華橫溢的他也算得上男神級別的人物了。家有嬌妻一位徐氏,是老秀才徐延瑞的次女,性格溫柔賢惠,二人在一起男才女貌、相敬如賓。外有好友祝枝山,儒雅世家出生,堪稱是明代奇才,擅長詩文書法,世人讚譽到“唐伯虎的畫,祝枝山的字。”這樣的背景之下,唐伯虎一生應該是像電影中那樣風流倜儻,眾人敬仰才對。

歷史上,唐伯虎沒有點秋香一說,24歲起禍不單行,40出頭裝瘋保命

青年唐伯虎·親人離世家道中落·科舉被人陷害無緣為官

可是就在這個24歲的黃金年齡,屬於本命年的唐伯虎好像厄運纏身,本應該大展宏圖的年齡卻成為了這個明代才子的人生拐點。短短兩年裡,唐伯虎父母雙亡,隨後妻子、兒子、妹妹也相繼離世,家道中落,年紀輕輕卻已是滿頭白髮,真的是白了少年頭!

這個年輕氣盛的小夥承受著不屬於他這個年齡應該承受的壓力,但他也沒有向命運低頭,在好友祝枝山的幫助之下,他開始準備考科舉,這可以說是他當時最好的選擇之一了。

歷史上,唐伯虎沒有點秋香一說,24歲起禍不單行,40出頭裝瘋保命

不過命運似乎和他過不去,這次考試起初唐伯虎憑藉自己的才華橫溢過關斬將獲得了主考官的讚賞,“狀元”這個頭銜幾乎非他莫屬,可也正是因為這過於出眾的才華招人嫉恨,捲入了一場“作弊案件”當中來,被小人設下陷阱,抓住把柄終身取消了科考資格!

歷史上,唐伯虎沒有點秋香一說,24歲起禍不單行,40出頭裝瘋保命

這樣的打擊,對唐伯虎來說是無力承受的,進入官場是他當時唯一可以憑藉自己能力改變命運的事情了,沒有了科舉考試資格,自己與當官這條路幾乎是沒有緣分了。

至此以後,唐伯虎開始賣畫為生,到處尋花問柳,開始了墮落放蕩不羈的生活方式,以此來麻痺自己。而他所畫的大多都是女性或則春宮圖之類的,這也給世人留下了風流倜儻的印象。可實際卻是生活所迫而已,一句“三日無煙不覺飢”就可以想象得出那時候唐伯虎的慘狀。

歷史上,唐伯虎沒有點秋香一說,24歲起禍不單行,40出頭裝瘋保命

中年唐伯虎·無意捲入皇室鬥爭被迫裝瘋保命

直到四十出頭的時候,一個原本以為的“轉機”出現了,唐伯虎被當時的皇叔寧王注意到了,重金聘請作為參謀。本以為有機會施展拳腳了,卻萬萬沒想到又是一個大坑。

歷史上,唐伯虎沒有點秋香一說,24歲起禍不單行,40出頭裝瘋保命

跟皇叔接觸後發現寧王要做的是謀反篡位,他深知皇叔沒有成功的可能性,又不想自己腦袋不保,於是更慘的生活開始了,唐伯虎放下了僅剩的那一點尊嚴,開始裝瘋賣傻,脫光衣服到處裸奔,最終讓寧王相信,將他驅趕出府。

歷史上,唐伯虎沒有點秋香一說,24歲起禍不單行,40出頭裝瘋保命

年過半百無作為,對於一代才子來說是一個難以承受的打擊,他的人生沒有了希望,每天都渾渾噩噩的得過且過,民間野史記載,唐伯虎臨終前連下葬的棺材錢都是好友祝枝山出的。從《臨終詩》也能看出唐伯虎後半生的窮困潦倒和慘狀。

《臨終詩》

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


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