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死後留下的三句話,有一句成為杜月笙的座右銘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說的是如果一個人快死的話,那麼他說的一般是一生智慧的結晶,都是比較中肯可信的。那麼劉備在遺留之際,為何他的一句話會成為民國黑幫大佬杜月笙的座右銘?而且經常用來提醒自己?

劉備死後留下的三句話,有一句成為杜月笙的座右銘

大圖模式

熟讀三國曆史的人都知道,劉備以一介布衣,從草根開始奮鬥,到最後創立蜀漢,三分天下,可以說是屌絲逆襲的典範。縱觀劉備的一生,可謂波瀾壯闊,跌宕起伏,讀來蕩氣迴腸。他的前半生一直不如意,總是寄人籬下,東奔西跑,創業艱辛可見一斑。而諸葛亮的出現似乎改變了劉皇叔的命運,從此按照諸葛亮的隆中對一步一步的發展壯大。所以劉備的人生智慧是值得後人學習的,那麼劉備死後究竟留給了後人哪些有益的名言警句呢?

劉備死後留下的三句話,有一句成為杜月笙的座右銘

大圖模式

劉備三句箴言

01 屈身守分以待天時,不可與命爭也!

說的是一個人處於什麼樣的地位、職位,就要安守本分,等待有利時機,不要和天命對著幹。初看似乎有點消極,和我們所接觸的人定勝天似乎不符。但是劉皇叔不僅僅這樣說,而且身體力行這樣做了。投奔劉表,委身曹操,甚至是屈居小沛,那也是權宜之計,並沒有消沉他的意志。他懷的是重振朝綱,匡扶漢室的偉大報復,受點委屈又能算得了什麼,這就是忍字。

劉備死後留下的三句話,有一句成為杜月笙的座右銘

大圖模式

而如果劉備只會忍讓退縮,我想最後就不會有蜀漢天下了。在自己力量弱小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暗中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劉備是這樣想的,也把它付諸實踐了,這也才有了後來的蜀國。

02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我想看過香港古惑仔的人,應該對這句話很熟悉。說的是兄弟之間要講義氣。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後,關羽和張飛就僅僅跟隨著大哥劉備。無論他貧窮、落魄還是狼狽。跟著劉備刀尖上舔血,幫著大哥一步步創立了蜀漢。蜀漢的建立,文靠諸葛亮等,武賴關羽張飛,沒有他們的兄弟情深,生死相依,就沒有蜀漢的天下。

劉備死後留下的三句話,有一句成為杜月笙的座右銘

大圖模式

而劉備對兄弟的義氣,也不是僅僅停留在口頭上。在關羽被東吳害死以後,劉備不顧全國人民的反對,率領幾十萬大軍討伐吳國,才會有後來的夷陵慘敗,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可以說,劉備是以蜀國之國力在為關羽復仇,但是他賭輸了,儘管如此,為了兄弟,他沒有後悔。

03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劉備臨終前把劉禪叫到床邊,給他說了這最後一句話就撒手西去了。可以說這句是劉備一生的智慧總結。不要因為好的事情很小就不去做,也不要因為壞的事情很小就去做,這樣會放縱自己,以後就無法收拾局面了。

劉備死後留下的三句話,有一句成為杜月笙的座右銘

大圖模式

對於劉禪,劉備沒有更多的治國理政要告訴他,只要這一句就夠了。如果劉禪真能做到,那做一個守成的君主是夠用了。而劉禪最後也是踐行了劉備的遺言,沒有大興土木,驕奢淫逸,比起魏國和吳國的二代君主們,劉禪不知道強多少倍。有人說劉禪是扶不起的阿斗,嘲笑他是個傻皇帝,試問有哪個真正的傻皇帝在把國家弄丟了要去魏國百姓會伏地痛哭?他是大智若愚,雖然沒有做出什麼突出的政績,但是不折騰就是最好的守成之君了!

劉備死後留下的三句話,有一句成為杜月笙的座右銘

大圖模式

而劉備的這句至理名言也成為民國黑幫老大杜月笙的座右銘,實時提醒自己,也告誡自己的手下,這也才有了響噹噹的上海灘一哥的誕生,連蔣介石當時都要去拜訪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