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為人處世之道,其實只有6個標準,放在今天也值得我們學習

杜月笙為人處世之道,其實只有6個標準,放在今天也值得我們學習

杜月笙在舊中國那個魚龍混雜、混亂不堪的時代,從一個身無分文的街頭小混混,步步為營,逐漸成為叱吒舊上海灘的“地下皇帝”,登上了人生的頂峰。

杜月笙為人處世之道,其實只有6個標準,放在今天也值得我們學習

大圖模式

雖然這個頂峰也曾飽受爭議,但是就他個人而言,做到這一點就已算作傳奇。

任何成功都不是空穴來風。杜月笙曾多次鋌而走險,卻小心翼翼地繞過了人性的暗河,而後絕地逢生。

那麼,杜月笙有哪些為人處事的方法,是值得今天的我們學習借鑑的呢?

一、不放棄,才能絕地逢生。

杜月笙從小父母早亡,7歲的時候就成了流落街頭的孤兒,衣不蔽體,食不果腹。

遊蕩了幾年,他不甘心這樣混吃等死,就想去上海灘見見世面,順便也給自己尋找一線生機。就這樣,杜月笙走出了人生關鍵的一步。

15歲,他獨自來到上海灘闖世界。他先是在一家水果店裡當學徒。

在這裡,他學會了如何給師傅和師孃端茶倒水、灑掃搞衛生倒尿壺。經人引薦,他進入了青幫大佬黃金榮的公館。

杜月笙為人處世之道,其實只有6個標準,放在今天也值得我們學習

大圖模式

杜月笙來黃公館後不久,被派去服侍生病的老闆娘林桂生。

杜月笙抓個機會,把在水果店時伺候師傅和師孃的“看家本領”都拿了出來,衣不解帶地照顧。

老闆娘病癒,對杜月笙刮目相看。後來,經林桂生斡旋,讓杜月笙負責經營黃金榮名下的一家賭場。

其實,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杜月笙之前在水果店照顧師傅和師孃的經歷,竟然成了他平步青雲的“敲門磚”。

我們的任何付出,原來都暗暗標好了價格,等適當的時候,生活會相應地給予回報。

二、不做守財奴,只想交朋友。

杜月笙第一次跟著老闆娘林桂生去黃金榮的賭場,就大贏特贏2400塊大洋。

杜月笙為人處世之道,其實只有6個標準,放在今天也值得我們學習

大圖模式

當然這裡面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賭場的經理討好林桂生。大洋賺到手後,杜月笙回來就一個子不落地把錢交給了林桂生。

但是林桂生推託之下,只收下了400塊,其餘都給了杜月笙。

杜月笙從來沒見過這麼多錢。他把這些錢加倍償還了之前在水果店打工時欠的老闆的錢,以及工友的錢,又把大部分給了原來一起受苦受難的兄弟們。

在底層生活,他知道錢是多麼重要,但是他更知道,還有比錢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人心,以及一個人立足人世間最起碼的尊嚴。

一貧如洗的他,在獲得人生第一桶金後,卻視金錢如糞土。他擺脫了鼠目寸光的窮人思維,也使得自己的人生具備了高起點與大格局。

直到後來他行將就木時,他讓孩子把以前的欠條都拿來,當著他的面都焚燬。

杜月笙為人處世之道,其實只有6個標準,放在今天也值得我們學習

大圖模式

雖然這些欠條最小的金額是5000美金,最大的甚至是500根金條。但是杜月笙說,不想自己死後,兒子成為討債之人,或者因為討債惹上麻煩。

他相信,那些欠債之人,也一定會像他一樣,重情重義,在他死後給他的兒子們一些關照。這就是他說的“別人存錢,我存交情”。

三、做雪中送炭的事,也要講究方式方法。

杜月笙有一句名言“錦上添花的事情讓別人去做,我只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就是雪中送炭,他也講究方式方法。

當時著名的國學大師章太炎,侄子因為房產問題,在上海灘遇到了一些麻煩。

章太炎找到了杜月笙。杜月笙很快幫他處理好。之後,杜月笙還親自來到章太炎的府上拜訪。

杜月笙看到章太炎生活狀況不太好,他悄悄把一張支票疊好放在茶杯下面。

杜月笙為人處世之道,其實只有6個標準,放在今天也值得我們學習

大圖模式

既幫了章太炎,又沒有讓這個清高的章大師感覺尷尬。這或許就是杜月笙體察人心與人性,比別人更高明的地方。

四、善於包裝自己,以最好的形象示人。

杜月笙沒有讀過書,純文盲一個。但是他喜歡結交文人。章太炎,以及當時深諳“帝王之術”的楊度,都是杜月笙的座上客。

杜月笙很尊重知識分子,利用各種機會接觸他們,送禮拜訪是常事。

是章太炎,把杜月笙的名字中“生”改成了“笙”,這一改,增添了許多的文化韻味。

杜月笙還專門拜師學書法,他的書法運筆嫻熟,蒼勁有力,完全不像出自一個文盲之手。

杜月笙一年四季穿長衫。因為長衫是文人的標誌。不管天氣多熱,杜月笙從來都是紐扣系得整整齊齊,他還命令下屬也不能衣冠不整。

杜月笙為人處世之道,其實只有6個標準,放在今天也值得我們學習

大圖模式

以最好的形象示人,是一種禮貌,更是一種自律。

五、不妄自菲薄,也不忘乎所以。

杜月笙早年曾同黃金榮一起,為蔣介石效力。1927年還協助蔣介石屠殺過共產黨人。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後,杜月笙曾經為抗日出錢出力,也算功不可沒。

在建國前夕,內戰失敗後的蔣介石要出逃臺灣,曾邀杜月笙隨之前往。

但是杜月笙看透了蔣介石“兔死狗烹”的本性。他既沒去臺灣,也沒繼續留在上海,而是去了香港。

他有一套著名的“夜壺理論”,可見其洞若觀火的識人之術。

他說自己畢竟是黑幫出身,這對於搞政治的人就是一個“夜壺”。

用你的時候把你從床底下拿出來,用完以後又騷又臭,恨不得立即砸爛它。所以,他明智地選擇了香港。

杜月笙後期家財萬貫,而且當時軍、政、商界都赫赫有名。

杜月笙為人處世之道,其實只有6個標準,放在今天也值得我們學習

大圖模式

但是他沒有個人膨脹,也沒有妄自菲薄,而是正確估計自己,最終安病逝於香港。這不失為一個有著前瞻性的決策。

六、知恩圖報。

在杜月笙一生中,老闆娘林桂生是他最大的貴人。她帶他賺取了人生第一桶金,並說服黃金榮提拔重用杜月笙,才有了杜以後的飛黃騰達。

但是,足智多謀的林桂生,結局卻很慘。

黃金榮的生意,其實一直是林桂生在背後打理。黃金榮在50多歲的時候,又看上了20多歲的戲子露蘭春。

露蘭春開出的條件是明媒正娶,不當妾,而且要掌管黃金榮的保險櫃鑰匙。林桂生只要了5萬大洋,包了幾件自己的衣服,黯然退出了黃公館。

之後,露蘭春不但紅杏出牆要跟黃金榮離婚,還捲走了黃金榮的財產及重要文件。

杜月笙為人處世之道,其實只有6個標準,放在今天也值得我們學習

大圖模式

黃金榮名譽掃地,丟了夫人又折兵,後來也曾想跟林桂生復婚,但林桂生沒有再答應,而是選擇在一個小房子裡孤獨終老。

而最後,也只有杜月笙會時不時敲開林桂生的院門來探望這個當初的貴人。

而且在她晚年時,杜月笙精心照顧,以報答當初她對自己的提攜之恩。

對於有恩於自己的姑母,杜月笙也是感恩戴德。他把表弟萬墨林請到自己的公館,重用信任他,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刻。

知恩圖報,也是做人的本分。

“春申門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這是杜月笙收到的最喜歡的一副對聯。

他一生走得風生水起,耀眼奪目。這些都緣於他對於人性的洞察與感悟。

杜月笙為人處世之道,其實只有6個標準,放在今天也值得我們學習

大圖模式

他不安於現狀,拼搏進取,因此獲得了幸運之神手指縫裡透進來的一點光亮;小有收穫時,他沒有固步自封,而是放眼未來。

他善於雪中送炭,但是又深知中國傳統文人“不食嗟來之食”的傲骨;他以最好的形象示人,表現了一種高度的自律。

他在大的抉擇面前,總能做出高精準的判斷;他對於幫助過自己的人,又能知恩圖報。

杜月笙,在當時諳熟人性、人心,避免了在那樣一個複雜的時代迷失自我。我們需要從他身上獲得解讀人性的密碼,取其精華,為我們所用。

杜月笙為人處世之道,其實只有6個標準,放在今天也值得我們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