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火炬高新區“人防+技防”雙管齊下築牢阻擊疫情防線

近期,火炬高新區堅持“人防+技防”雙管齊下,在強化人工防控的同時,積極動員園區高新技術企業發揮自身技術優勢,為疫情防控一線提供高科技產品或服務,織密疫情防控網,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人防”在線 精準戰“疫”不留死角


“非常感謝火炬高新區對我們公司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導和幫助!每天我們都按照高新區的防控要求,在門崗、宿舍樓下發放口罩,員工佩戴好口罩、體溫測量正常後方可入廠;員工食堂採用分時段疏散式用餐,餐椅間隔保持一米。”據廈門天馬董事會秘書鍾健升介紹,作為LTPS(低溫多晶硅)顯示領域的全球領軍企業,廈門天馬目前有九千多人在廠區工作,疫情發生後,高新區指導天馬公司第一時間成立應急指揮部,從防疫宣傳、異常管理、人員管控和後勤保障等入手織密疫情防控網。

火炬高新區在第一時間成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綜合協調、疫情防控、物資保障等工作小組,分工細化,任務清單明確。領導小組帶隊兵分多路,深入企業一線,主動上門服務,指導企業做好疫情防控,瞭解企業當前面臨的難點、痛點,協調解決企業復工需要的生產要素保障。

高新區還成立了由安監、經發、招商等部門組成的疫情防控檢查組,分島內外片區,對宸鴻、戴爾、三安、天馬和友達等復工企業的疫情防控落實情況以及安全生產情況進行大檢查,要求企業做好人員排查、統計和相關管控等工作。截至2月9日,高新區共核實湖北籍在廈人員近1300人。同時,向園區各相關單位和企業發出倡議書,倡議積極開展疫情防控普及、重點場所衛生消殺、員工自我防護、返廈人員登記等。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園區企業網上辦公,儘量減少人員流動。

病毒來勢洶洶,防控工作不能留有死角。除企業車間外,火炬高新區還督促在建項目做好防控,督促各建設責任單位做好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疫情防控工作。各建設責任單位針對各自負責的建築工地,逐一進行排查,切實落實“早發生、早報告、早治療”,防止疫情在建築工地發生、傳播和蔓延。

連日來,高新區志願者紛紛活躍在疫情防控一線,一身身紅馬甲為寒冬增添了一抹抹暖心的色調。高新區積極組織黨員到社區“雙報到”,協助社區工作人員做好體溫測量、返廈人員信息登記等工作,進一步充實基層防控力量。截至2月9日,高新區黨員到社區共報到100多人(次)。


“技防”在線 科技戰“疫”匯聚力量


信息集團參股企業廈門市民數據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市民數據公司)承擔開發建設全國首個“口罩預約系統”,藉助信息化手段防控交叉感染。經過技術人員通宵達旦的奮戰,“口罩預約系統”很快順利上線,為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我是智慧警務機器人安安,堅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請積極配合工作人員的詢問,測體溫等工作……”近日,在同安潘塗邊防派出所轄區多處卡口出現的特殊抗“疫”衛士智慧警務機器人“安安”進行防疫相關知識宣傳的方式受到了不少市民和網友的關注和點贊。除智慧警務機器人安安外,火炬高新區企業美亞柏科還將無人巡邏車與無人巡邏機投入到疫情防控前線中,與轄區公安部門共同打造“‘兩域一體’5G立體化智慧警務新模式。

作為海峽西岸重要的高新技術企業聚集區,火炬高新區有效挖掘園區高新技術企業的技術資源,動員企業發揮自身技術優勢,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支持,共同匯聚起戰“疫”的強大力量。

在疫情戰場中,我們可以看到網宿科技、易聯眾等火炬高新區多家企業的身影,它們為醫院提供互聯網諮詢及診療業務,提供免費安全加速等服務;可以看到雲知聲、智業軟件、星速購等多家企業的身影,它們提供智能外呼平臺、地鐵語音購票機、非接觸式物流機器人、健康管理在線平臺等AI產品;可以看到愷碩生物、致善生物、承葛生物、綠納科技、睿科等多家企業的身影,它們提供病毒裂解與病毒核酸保存管、重症肺炎治療輔助產品、耳溫槍核心器件等……園區高科技力量在疫情防控戰場上突顯威力,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海峽導報記者 陳元欽 通訊員 管軒 陳智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