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2《走出荒野》:苦難澆灌的人生之花,才能開出絢麗的顏色


豆瓣8.2《走出荒野》:苦難澆灌的人生之花,才能開出絢麗的顏色

“我偶爾會穿過野草肥沃的草原,茂密的野草和枝葉蔥鬱的大樹於我而言都是一劑劑的定心丸,因為它們喻示著生命和水源,也向我暗示:我也能如此茁壯地生存下去。” - 謝麗爾 · 史翠德

人們認為自己是可以掌控一切的,但這樣天真的想法,在現實面前總是不堪一擊。當人們覺得自己失去了對人生的“控制”時,痛苦就出現了。這些痛苦,讓人覺得被欺騙、被玩弄,被生命惡意對待了。

但這樣的痛苦,是我們成長的代價與階梯。只有當我們面對死亡,才禁不住感嘆人生短暫;只有當我們面對逝去的時間,才會提醒自己感激當下的點滴。

美國的女作家謝麗爾· 史翠德在20出頭的青春歲月裡,遭遇了失去母親的重大打擊並開始沉淪,用放縱自己的方式來麻痺心靈上的痛苦,但最終通過獨自一人徒步的方式找回自己。她把這段在荒野中生存的經歷寫到《走出荒野》這本書中,給許多同樣受過傷的人點起希望,送去一絲慰藉。

豆瓣8.2《走出荒野》:苦難澆灌的人生之花,才能開出絢麗的顏色

你可能會想,徒步有什麼新奇?

但如果你知道,作者在1995年走完了太平洋屋脊步道,那時還沒有發達的網絡和智能手機定位,她花費了三個月的時間,行走了1770多公里,在途中走掉了4個腳指甲,由美國南部加州出發,穿越了沙漠、冰山、森林等風景,到達北方華盛頓州時,你可能才會在心中發出敬佩,想要聽聽這個姑娘的故事與遭遇。

豆瓣8.2《走出荒野》:苦難澆灌的人生之花,才能開出絢麗的顏色

有人能夠完成一次這樣的非凡挑戰並對我們講述其中的過程,真是值得期待,而在此基礎上,作者還毫無保留地描述了引領她走上這次徒步旅行的背景故事:母親去世後,她酗酒、出軌、亂性、吸毒,親手毀掉自己的婚姻,用自己殘破的身體在丈夫心上也深深紮了一刀。

她一步步走得離生活越來越遠,離母親培養出來的青春善良的那個女兒越來越遠。

《走出荒野》中沒有美化,沒有矯情,只有赤裸裸的坦白和感情流露,對一些敏感話題的大膽面對,讓這本書讀起來有一種走進大山般的清新感,又有一種搖曳燭火下的親密感。

這本書在2014年被拍成了電影,並且由著名演員及製片人瑞茜·威瑟斯彭進行演繹,也得到了廣泛好評。

豆瓣8.2《走出荒野》:苦難澆灌的人生之花,才能開出絢麗的顏色

苦難下依舊樂觀堅強、努力綻放的母親,是作者生命中閃耀的星。

作者的母親可是個不幸的女人,她遭遇了家庭暴力後,卻困在當時的環境下,無法逃離。直到美國婦女救助委員會成立後,她帶著孩子們勇敢離開。這場遭遇給她帶來痛苦,卻也教會她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和家庭的感情。

除了暴力,母親要面臨的另一個問題就是貧窮。但物質上的匱乏並沒有阻礙母親愛孩子的心,她以自己的樂觀精神,盡力給孩子們撐起了一個溫暖的成長環境,教會了他們人生中最美好的東西是與金錢無關的。

即使在得了癌症住進醫院後,母親也還樂觀地開玩笑說,自己的病房外就是湖景,而自己一直期望著能自己有一間這樣的房子,看起來甚至是有一些夢想成真的感覺。

母親像是一個發光體,不斷溫暖著全家人。這也使得作者愈發難以接受失去這盞燈的現實,失去母親的痛苦,愈發劇烈。


豆瓣8.2《走出荒野》:苦難澆灌的人生之花,才能開出絢麗的顏色

身體的苦難,是心靈的救贖

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才剛剛踏上人生的旅程,想要綻放出自己的美麗。失去母親這樣一個沉重的打擊,就像把一棵剛要伸展枝葉的植物攔腰砍斷。她的心靈與身體發生了分離,於是她選擇用作踐身體的方式來麻痺心靈的疼痛。

契訶夫在《六號病房》中從瘋子和醫生的角度深刻討論過身體痛苦與精神進步的關係。

自認為精神折磨遠遠超越身體痛苦的醫生認為:

“溫暖舒適的書房和這個病房之間沒有任何差異,人的安寧和滿足不在他身外,而在他內心普通人以身外之物,如馬車和書房,來衡量命運的好壞;而有思想的人以自身來衡量。”

而六號病房中的病人卻說出了生活的本質:

“我只知道上帝創造了我這個有血有肉有神經的人!人的機體組織既然富於生命力,那麼它對外界的一切刺激就應當有所反應。我就有這種反應。我便有痛感,我便喊叫,流淚;看到卑鄙行為,我便憤怒;看到醜陋齷齪的東西,我便厭惡。在我看來,這本身就叫生活。讓痛苦把你磨鍊得麻木不仁,對痛苦喪失了任何感覺,換句話說,也就是變成了活死屍。只有鬥爭、對痛苦的敏感和對刺激的反應能力才能前進……”


豆瓣8.2《走出荒野》:苦難澆灌的人生之花,才能開出絢麗的顏色

對謝麗爾來說,唯有身體上的痛苦,苦難才能拯救她的心靈。終於,在徒步過程中,她重新找到了身體和心靈的平衡:身體的本能是要生存下去,當生存成為了最主要的目標,死灰般的心靈也必須振奮起來面對挑戰,對母親的思念和痛苦似乎都沒有那麼重要了。

身體和心靈,終於又站在統一戰線上了。

另外,徒步途中大自然的純淨、延綿的風景,淨化了她這一具傷痕累累的身體。當謝麗爾不在行走時,她把一天的勞累記到日記上,在本子裡靜心反思這一段生活。這時天地間只有她和自己的思想,只有她和母親的對話。這樣緬懷母親,比作賤自己的方式要好得多。

苦難救贖了她的心靈,天地淨化了她的身體。

豆瓣8.2《走出荒野》:苦難澆灌的人生之花,才能開出絢麗的顏色

除了綻放,我們別無選擇

面對生存挑戰,人們還需要希望。“希望”雖然是個虛幻的概念,卻是生存下去必不可少的要素,如果不抱著“未來一定比現在更好的念頭”,沒有人能夠走過幾十年的艱辛。“希望”讓我們懂得,只要把右腳放在左腳前,再將左腳放在右腳前,一切都會過去的。

這次徒步也像是一次作者未來生活的預演,如果她能夠懷著希望走出荒野困境,那麼這萌生出的細微希望就能引領她走出現實生活的困境。


豆瓣8.2《走出荒野》:苦難澆灌的人生之花,才能開出絢麗的顏色

這部作品的英文名稱叫做《Wild》,它不僅是指自然荒野,也暗指我們野性生長的作者。她所經歷的不幸與挑戰,都將化作肥料,讓她生長得更加野蠻,更加肆意。

征服了大山、雪地與沙漠的她,終將依靠這股向上生長的力量去征服生活:她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為了一名作家;她找到了新的婚姻,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幸福家庭。

作為大自然的一部分,我們別無選擇,只能茁壯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