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跳糖為什麼會跳?

跳跳糖是很多人小時候吃過的休閒食品,糖粒放在嘴裡噼裡啪啦亂跳的感覺給許多人的童年帶來了樂趣。但是你知道跳跳糖為什麼會跳嗎?

跳跳糖的主要配料其實和普通硬糖並沒有太大區別,使跳跳糖跳的原理主要是在其內部:跳跳糖內含有很多小氣泡結構,裡面裝著高壓的二氧化碳氣泡。當跳跳糖在袋子裡隔絕空氣和水分儲存時,不會發生什麼變化。而一旦含有高壓二氧化碳氣泡的跳跳糖放在嘴裡,不但溫度提高,還會接觸水分,這時二氧化碳就會被快速釋放,產生彈跳,同時還會讓舌頭有喝汽水時的感覺。所以跳跳糖並不是真的在我們嘴裡跳,而是二氧化碳爆炸的過程,讓我們感覺有東西在跳。

其實,跳跳糖的製作並不複雜,在現代工業條件下,很容易實現。首先,將糖果的各種原料混合加熱,做成濃濃的熱糖漿。製作跳跳糖的時候,這些熱糖漿會被送到高壓二氧化碳氣體的環境裡進行攪拌“充氣”,所用到的壓力大約是普通大氣壓的50倍,這一步就是跳跳糖區別於普通硬糖的最明顯的地方。然後,糖漿在高壓環境中冷卻固化,最終恢復到常壓。在減壓之後,充了高壓氣體的糖果會裂開,而在碎裂的小塊中依然會存在很多封住了高壓氣體的小氣泡結構。正是因為這種碎裂的隨機性,所以跳跳糖也是不規則的碎塊形狀,有的大,有的小。

然而,有一些關於跳跳糖的傳言,使得很多人不太敢吃它。

有人謠傳吃了跳跳糖會撐破胃;也有人說跳跳糖和可樂一起吃會讓腸胃爆炸……跳跳糖裡的二氧化碳成分非常少,是絕對威脅不到人體的,何況跳跳糖在嘴裡碰到唾液便融化,二氧化碳在口中就已經釋出大半,進到腸胃的概率非常低。因此,擔心食用跳跳糖會導致胃撐破,實在是過度擔憂了。

跳跳糖为什么会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