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頭疼,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已難以監管?


美國最頭疼,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已難以監管?

十年前,特斯拉的股票每股僅值17美元。由於銀行存款不足1000萬美元,特斯拉幾乎無法支付已經售出的汽車的成本。本週,市場分析師預測,到2024年,特斯拉的股價將達到每股7000美元,導致其股價飆升。

分析師做出這一大膽預測的投資公司引用了相當傳統的信心變量:毛利率、資本效率和特斯拉進入自主駕駛領域。

然而,這些並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指標;特斯拉並沒有因為傳統做法而變得防彈。特斯拉和其他大型科技公司,特別是亞馬遜、谷歌、微軟、臉譜網和蘋果,之所以成功,正是因為它們已經超越了傳統科技。

美國最頭疼,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已難以監管?


他們早已超越了他們的核心數字產品和服務,進入了現實世界的物理領域。在這樣做的過程中,大型科技公司,或者說"網絡國家",基本上已經通過監管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從三個方面可以看出,科技從監管中脫穎而出。首先,由於網絡國家的多樣化遠遠超出了其主要的數字產品和服務,因此根本不可能對它們進行整體監管。2020年,任何一個網絡國家的數字服務都只是海星的一個分支。

例如,特斯拉不僅僅是一家汽車公司;它還是一家能源供應商,目前在18個國家擁有利用太陽能的Powerwall業務。這是一個衛星系統,Starlink將發射30000多個軌道。這是一個神經科學研發實驗室,Neuralink正在探索腦-機接口設計。事實上,特斯拉現在更像是一個聯盟而不是一個公司。這不是唯一的一個。

以谷歌為例。即使美國最終真的實施了用戶數據保護,比如在加州或歐洲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也不會有意義地阻礙谷歌與新的無人機交付服務Wing(最近獲得聯邦航空局(FAA)批准)或YouTube開展業務的能力,剛剛披露的廣告收入超過40億美元。

美國最頭疼,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已難以監管?


或者拿Facebook來說。監管可能會影響其數據共享做法。然而,如果沒有其他原因的話,它的反恐小組很可能仍然完好無損,因為它比美國聯邦政府的整個分支機構更有能力打擊恐怖分子。

這引出了第二點:網絡國家正在擴展到以前完全由政府擁有的領域,包括國防、外交、公民服務和公共基礎設施。這並不是說其他公司不參與國防;許多公司,而不僅僅是國防承包商,長期以來都與這一領域聯繫在一起。但網絡國家不僅僅與國防合同掛鉤,他們還在建立自己的國防部門。

即使是最成功的跨國公司——比如麥當勞或可口可樂公司——都擁有反恐或外交武器,這似乎是荒謬的。然而,微軟最近在聯合國開設了自己的辦公室,裡面坐滿了前任大使。谷歌的YouTube三年前推出了第一個反恐試點。大型科技正在進入民族國家的領地,民族國家不僅沒有阻止他們,而且還在懇求他們提供專業知識。

最後,網絡狀態是唯一的位置-物理和數字-以迴避監管迅速。就在全球數據保護條例(GDPR)即將對歐盟的Facebook用戶進行監管之前,該公司將15億用戶轉移到了遙不可及的地方,回到了美國的服務器上。

美國最頭疼,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已難以監管?


當美國司法部傳喚微軟交出用戶電子郵件時,這家總部位於美國的公司拒絕遵守,並指出有關電子郵件存儲在愛爾蘭都柏林的服務器上。儘管美國立法者呼籲禁止面部識別軟件,但亞馬遜的改名活動仍在韓國和印度等保護不那麼嚴格的國家繼續展開。

簡而言之,我們已經過了真正有可能對網絡狀態進行監管的階段。即使我們監管一個方面,比如用戶數據,也很可能不會實質性地改變他們運營其他潛在的非常有利可圖的新業務的能力。

在最近一次對世界上第一位科技大使丹麥的卡斯珀·克林格的採訪中,他反思道,"(科技)將對未來的力量平衡產生巨大影響。對於這一課,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是正午。"

對投資者來說,特斯拉似乎是個穩妥的選擇。對我們其他人來說,特斯拉和其他網絡狀態是一個警鐘。大科技不只是大:它是不同的東西。為了讓政府有效地應對大科技的發展,他們首先必須認識到網絡狀態已經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