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手記:城封了,但生活還在繼續

突如其來的疫情,像一塊巨石砸入我們原本平靜有序的生活,一時間,靜流湧成巨浪。

今天是小城恩施“封城”後的第15天,這裡的人們在竭盡所能地維持著這座城市的正常運轉,雖然他們做的事,算不上經天緯地,但他們在危難時的負重前行,才換來了更多人的歲月靜好和城市安寧。

視頻:《非常時刻:這樣靜,這樣美》 作者:津龍

“還有辣椒吃,日子就不算太差”

“封城”趕上春節,所幸大家都有備年貨,物資儲備還算充足。我家附近的幾個超市,也一直沒有關門。由於疫情緊張,社區要求每家確定一名身體健康的家庭成員,每三天外出就近採購一次生活物資。元宵節到了,“全副武裝”的我終於去了趟超市,在門口量完體溫後,迅速奔赴賣場。

超市裡,水果蔬菜奶製品等貨物都很充足,而且上架日期都比較臨近,價格也正常。很開心,還能買到爸媽喜歡的辣椒。愛吃辣的當地人常說,還有辣椒吃,日子就不算太差。

推著購物車走過各個區域,生活的氣息撲面而來。環顧四周,雖然購物的人都戴著口罩低頭不語,工作人員在默默整理貨架,但此刻的煙火氣讓灰暗冷清的日子似乎變得閃亮了起來。

“封城”手记:城封了,但生活还在继续

超市裡的新鮮水果和蔬菜。(圖片為作者自己拍攝)

雖然城封了,但這裡的人們沒有恐慌,依然在井然有序地做自己的事,極盡所能地陪著這座城市正常運轉。

“靈魂畫手”的溫情

居家隔離,刷微博是我的日常生活之一,一位同鄉護士小姐姐迅速吸引了我的關注。

在恩施州中心醫院,有一個可愛的小姐姐被稱為“靈魂畫手”,與她對班的護士的防護服背後,都有她的大作。她的“作品”取材豐富,有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還有路飛和蜘蛛俠。

“封城”手记:城封了,但生活还在继续

護士小姐姐的作品。圖片來源:恩施發佈

有同事找小姐姐畫路飛,她一邊畫一邊問:“為啥要畫這麼鐵漢的標記?”同事說,路飛永遠都是樂觀面對生活,信任隊友,面對敵人和困難不退縮,簡直就是自己。蜘蛛俠的服裝也是從頭包到腳,他勇敢正直、反應敏捷,不顧個人安危,一心只想盡全力保護自己的城市,而每一個奮鬥在抗疫前線的醫生和護士也是如此!

無獨有偶,在距離恩施500多公里外的武漢火神山醫院,有一名醫療隊隊員叫韓丙超,他的愛人是湖北人。接收病人前,他特意在自己的防護服上寫下“湖北姑爺”四個字。他說自己算半個湖北人,親人病了要盡全力救治,讓湖北的“小舅子”“小姨子”們都放心!

“封城”手记:城封了,但生活还在继续

韓丙超的防護服。 圖片來源:央廣軍事

我想,這些“靈魂畫手”在用自己的溫情和達觀,讓病人們放心和安心,也給予了自己信心和決心。在抗擊疫情最危險的地方,他們相互支持和鼓勵,讓彼此之間多一份理解和尊重,也多一份暖心和安心。

無法團圓的元宵節

今年春節,疫情突發,很多在當地的親戚朋友早早就在自己崗位上開始工作。小姨父作為扶貧攻堅的“尖刀班”成員,大年初一就告別了妻子和女兒,奔赴抗疫一線。因疫情防控需要堅守,他至今未能回家。原本想正月十五能回家休息幾天,但由於疫情形勢緊張,也只能作罷。

小姨父和同事們在駐村紮實工作,抓緊對村民進行新冠肺炎知識的宣教,對外出返鄉人員採取了嚴格的排查和登記。為了給村民力量和信心,他們不得不冒險入戶,對村民進行勸導。令人高興的是,目前村裡沒有發現病例。

“封城”手记:城封了,但生活还在继续

“尖刀班”成員在對外出返鄉人員進行嚴格的排查和登記。(圖片為受訪者提供)

小姨告訴我,臨行前,她給小姨父收拾了幾大包行李,把家裡能買到的口罩一大半都帶上了,就希望他能平安歸來。可後來小表妹悄悄和我說,因為志願者和“尖刀班”成員的口罩自用不足,小姨父把自己帶的物資也給貼補了進去。小姨知道後也沒說什麼,又託人給他捎去了一些,還在微信裡寬慰小姨父:“困難和疫情都是暫時的,一切都會好起來。加油,等你回家!”

其實,小姨父和“靈魂畫手”的醫護人員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他們有自己的父母妻兒,也有自己的膽小怯懦。儘管平凡,但在疫情面前,他們展示出勇敢而偉大的一面,無暇顧及兒女情長,更多的是召之即戰的無畏。他們以一顆赤子之心與腳踏實地的行動力,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

我想,這正是平凡人不平凡的涵意所在。醫務人員在竭盡全力、加班加點救治病患;各行各業工作者就算無法歸家團圓,也要堅守崗位。雖然城封了,但生活還在繼續,大家全力以赴,都想把自己的事做好,擊潰所有困難。

立春那天,人們說:“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願英雄們,都能平安歸來;願小城,能早日春暖花開!

“封城”手記系列

總策劃:劉加文

策劃:夏小鵬 徐倩

監製:畢秋蘭 劉小軍

視頻製作:恩施覺醒工作室津龍

校對:李雪梅 丁悅

新華網海外傳播中心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