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戰“疫”論壇吹響行業提振經濟集結號

摘要:家居人一起扛,全行業新的春天總會來臨。

肺炎疫情牽動人心,隨著疫情蔓延,四萬億體量的家居行業正在經歷短暫冰封。困難當前,原本產業鏈長、環節多的所謂“痛點”如今成為家居生態企業間相互幫扶,抱團取暖共同抵禦災難的優勢力量。家居人一起扛,全行業新的春天總會來臨。

2月8日,在農曆的元宵佳節,家居人以全新的方式在線上來了一次大團圓。由新浪家居、樂居財經家居聯合紅星美凱龍與中國傢俱協會舉行了一場題為“家居戰疫,提振經濟”的線上直播論壇。

此次論壇由樂居家居總編輯,樂居財經家居總經理戴蓓女士擔任主持,並邀請中國傢俱協會理事長徐祥楠,紅星美凱龍控股集團聯席董事長車建芳,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執行總裁兼大運營中心總經理朱家桂,曲美家居董事長趙瑞海,金牌廚櫃總裁潘孝貞,顧家家居副總裁劉宏,方太集團副總裁陳浩,喜臨門傢俱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楊剛,米蘭之窗集團執行總裁陳濤,經銷商代表長春天宇家家居有限公司總經理夏振廣以及家居教育代表國富縱橫文化科技諮詢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魯班大學校長趙龍共同參與討論。

論壇直播期間,共獲得23.9萬人次在線收聽,近兩千條互動評論與提問,創新形式與影響力規模均創下開年之最。

面對疫情肆虐,行業協會、 品牌廠商、商場、平臺商、經銷商和媒體人一道直面困難、分享經驗、指點未來,為家居行業提振士氣吹響集結號。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傢俱行業企業及相關單位捐資捐物總額已超2.3億元,這是傢俱行業反哺社會的責任擔當,也為全國抗疫工作貢獻了傢俱力量。

活動伊始,中國傢俱協會理事長徐祥楠發表致辭,呼籲在特殊時期下的家居行業相互扶持,積極作為、抱團取暖。徐祥楠表示,“協會將持續監測行業經濟運行,做好應對各種困難的分析研究;還會加強政企聯通,為企業爭取減稅降費等更多有效的政策紅利,與大家攜手共度難關。”

聯合主辦方紅星美凱龍控股集團聯席董事長車建芳為論壇致辭並向全行業發出呼籲,面對疫情影響,希望更多的家居賣場、品牌工廠,加入減租、減負的行列,幫助經銷商度過困難期。車建芳向所有商戶表示,“無論有多大的困難,多大的挑戰,我們永遠是同舟共濟的一家人”。

直面困難 疫情已對家居行業產生全方位影響

隨著疫情發展和各地延期復工通知的發佈,與其他行業相似,家居業面臨的困難與壓力也逐漸顯現。疫情這一2020年的黑天鵝事件對家居行業的影響程度也在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企業從一開始的慌張到如今冷靜思考面臨的難題並開始向內創新變革、向外尋求扶植幫助。

疫情發展至今對家居行業各細分領域影響究竟有多大?論壇上,企業結合自身特徵給出了答案。

從家居賣場角度,疫情對整個家居業在前臺、中臺和後臺三方面都存在很大影響。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執行總裁兼大運營中心總經理朱家桂認為,疫情發展使得產業停擺,將進一步影響企業恢復生產;在需求端,消費市場2、3月份將會受到明顯抑制;現金流等系統壓力也會隨之增大。同時,抗擊疫情與恢復生產及企業為客戶、員工提供健康消費及工作環境也成為擺在企業面前的一大矛盾。

疫情影響除了表現在銷售與經營層面,同樣體現在家居企業內部的管理組織方式上。曲美家居董事長趙瑞海表示,“受疫情影響,經銷商與企業,經銷商與客戶,企業與客戶之間的溝通和組織方式都發生了變化,而且這種變化可能會影響到未來的組織溝通方法”。未來,線上、網上的溝通可能就會成為家居企業主要的溝通方式。

定製家居品類由於行業特殊性受到疫情的影響程度有所不同。金牌廚櫃總裁潘孝貞表示,“定製家居品類由於其按訂單生產的模式可能受到的影響還會更大一些”。儘管波及程度大,但潘孝貞認為,“影響當然是短暫的,這種大宗的耐用消費者需求遲早會回來。經過這次疫情之後,大家會更深刻地關注到居家的舒適性、健康性與智能化,從而改變我們很多人的生活習慣以及未來消費理念”。

廚電行業品牌儘管線上銷售模式較為成熟,但疫情影響下,廚電產品的線下上門服務及維修環節依然面臨很大程度遏制及挑戰。方太集團副總裁陳浩表示,“受疫情影響,消費者在家時間增長,廚電產品使用頻率提升,隨之而來的是客戶服務訴求增多。但受交通、社區管制等影響,很多訴求無法完全得到上門解決”。面對疫情,方太集團緊急出臺疫情下的上門服務操作流程,並實行全流程嚴格監控。

儘管不同細分領域的企業都遭受著疫情對業績、銷售模式、服務及管理帶來的多方面影響,但幾乎所有企業都表示,這種影響是暫時性的。無論家居建材,定製家居還是廚電電器,家居行業的剛性需求及耐用品特徵讓家居品牌商及賣場平臺對未來需求相對樂觀,認為疫情帶來的影響仍在可控範圍內。

行業信心大調查 全年業績還能完成嗎?

新浪家居、樂居財經家居在春節期間針對疫情對家居企業的影響展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八成企業擔憂2020年全年業績目標難以實現,行業信心似乎受到疫情較大打擊。目前的家居行業信心表現如何?

論壇上,家居代表企業對企業未來業績及行業未來發展展開討論。企業家們普遍認為,現在貿然下調業績為時尚早,而聚焦當下,客觀理性分析困難並解決是完成全年任務的當務之急。

顧家家居副總裁劉宏表示,“疫情對於春季的一波促銷肯定會產生影響,其他行業也有10%-20%的預估,但家居行業的剛需特徵明顯,相信疫情過後需求仍會存在”。在劉宏看來,現階段,做好疫情下的危機管理,聚焦人和事,關注員工和經銷商的健康,是完成企業業績的前提。劉宏表示,“目前,我們不會貿然調整業績指標”。

喜臨門傢俱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楊剛分析,“從人員復工率、前端銷售、原材料供應及物流四個方面來判斷,3月份對家居企業的衝擊應該是最大。楊剛坦言,“一季度與二季度比較來說大概是20%的影響,但5月份之後能否追上還很難預料。疫情對企業的全年影響較小,主要的影響會發生在上半年。喜臨門會調整季度指標,但暫時不考慮調整年度指標”。

客觀理性分析影響,才能夠對症下藥出臺措施。米蘭之窗集團執行總裁陳濤表示,“原本的銷售旺季在3-5月,而疫情對市場的影響至少持續到5月,由此產生的2020年工作計劃變化,會對我們未來的經營策略和一系列動作造成干擾。經銷商的心態及組織穩定性也會受到一些衝擊”。

談到家居行業信心,面對疫情,經銷商群體恐怕是最需要提振士氣的產業鏈一環。

困境下經銷商尋求自救轉型

經銷商群體由於規模及資金實力相對較弱,應對風險能力不足,在此次疫情中,受到的衝擊最大,也成為了家居企業重點扶持的對象。疫情挑戰下,經銷商及上下游家居企業如何自救及互助,其中又潛藏著經銷商怎樣的轉型機遇?

長春天宇家家居有限公司總經理夏振廣目前代理著兔寶寶全屋定製、席夢思床墊、愛室麗家居等多個品牌。論壇上,作為經銷商代表的夏振廣梳理了企業概況,“我們在長春共有大約50家店面,擁有員工320人。每月的租金成本大概在220萬元,工資等人工成本每月約200萬元”。

談到經銷商在疫情中的難處,他坦言,“經銷商雖然規模龐大,但卻是家居鏈條中的弱勢群體。租金、工資和庫存產品是經銷商的三大包袱,尤其是小微企業面對著未來幾個月沒有生意做的風險,很容易陷入資金鍊斷裂的困境”。

困境當前,除了行業從廠商到賣場對於經銷商的租金減免、承擔人員工資、物流費用減免等一系列扶植政策,經銷商也在積極開展自救。夏振廣已經有所動作和佈局,“現在所有的員工在家裡強化產品知識,同時對老客戶進行不斷維護,維護的主要方式包括做線上營銷以及直銷”。

補貼、融資支持、推動轉型 行業出臺一攬子計劃

自救之外,家居全行業向經銷商群體伸出援手,以各自的方式扶植經銷商度過疫情困難期。

2月1日,紅星美凱龍作為國內家居賣場龍頭,率先提出減免商戶1個月租金,扶植供應鏈夥伴。在紅星的帶動下,各大家居賣場、平臺、品牌商,不同細分行業企業紛紛出臺幫扶政策,幫助家居行業小微企業及經銷商群體在這次戰“疫”中度過難關。企業上下游間成為戰友,互助共贏關係愈發緊密。

對於行業,紅星美凱龍在出臺1個月租金減免政策後,又率先提出“1+1+1”行業自救模式:平臺幫扶一個月,工廠幫扶一個月,經銷商自救一個月,通過這樣的模式,幫助經銷商挺過三個月的困難時期。此外,紅星美凱龍還推出了“1+M”行業一攬子幫扶計劃,將設計雲、IMP筋斗雲平臺為經銷商、工廠免費開放兩個月,大家居教育平臺也將免費開放兩個月。在金融層面,紅星美凱龍供應鏈金融平臺將為小微企業及經銷商提供總計40億元的信貸支持。

金牌廚櫃視經銷商與廠家的關係榮辱與共,金牌廚櫃總裁潘孝貞表示,“作為廠家幫經銷商承擔一個月的工資,對經銷商是一種鼓勵和信心的提振”。除了幫經銷商承擔一個月工資,金牌廚櫃將準備不低於5億元的融資授信給小微經銷商企業,未來對湖北地區經銷商還將有特殊的幫扶政策。

方太一直把經銷商看作方太人,方太集團副總裁陳浩表示,“面對疫情影響,我們推出五項幫扶政策。包括:經銷商第一季度無條件返利;撥款5200萬元作為經銷商租金及人員補貼;對於疫情期間需求量大的產品,進行更多讓利;為經銷商提供網上直播平臺;方太大學的銷售學院對經銷商進行免費培訓”。

喜臨門則從三方面向經銷商提供支持。喜臨門傢俱總裁楊剛提出,“從成本端為經銷商提供五六百萬的信用額度,緩解經銷商焦慮,提升信心;通過線上小程序、微信及直播營銷,幫助經銷商擴大收入來源;以及支持加盟商信息系統及數字門店建設”。

米蘭之窗集團執行總裁陳濤認為,“目前,經銷商對未來不確定性感到迷茫。這時瞭解經銷商狀態,幫助他們梳理思路,穩定情緒,給出一些應對疫情的方案,這與提供補貼同等重要”。另外,陳濤認為,線上培訓,提升經銷商老闆的經營系統操盤能力也是為經銷商賦能的一大關鍵。強化產品研發和迭代,會為未來市場需求的變化提供有效的產品支撐。

顧家家居副總裁劉宏希望真正為經銷商賦能,他指出,“我們一直把經銷商看作事業合作伙伴。因此,我們2月10號開始對經銷商全額進行支持,免掉他們全年的幹線物流的費用,希望他們把省下來的運費能夠做落地再計劃的營銷活動,更親近地跟當地用戶進行深入交流”。

短期的行業幫扶的確是雪中送炭,但即使沒有疫情影響,經銷商尋求轉型道路也是確保競爭力、面向未來的自救方法。

曲美家居董事長趙瑞海指出了幫扶經銷商轉型的必要性。他表示,“從去年開始大家就覺得渠道的流量在減少,經銷商傳統經營模式面臨深刻的挑戰。85後變成消費主體,生長在互聯網環境下的一代對實體店的接受度越來越低。經銷商向互聯網的主動轉型變得尤為重要,而疫情催化了經銷商轉型線上的速度”。在互聯網引流、銷售方面對經銷商進行幫扶對於經銷商的轉型發展十分重要。

疫情按下暫停鍵 隱藏著行業的下一個爆發期?

疫情的來臨一方面促使家居企業抱團取暖,家居生態及上下游關係更加融合;另一方面,也給家居企業按下了暫停鍵,讓企業從上到下的員工有更多時間參與培訓與學習。對於家居行業員工培訓,國富縱橫文化科技諮詢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魯班大學校長趙龍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他表示,要把在家辦公和學習當作真正的練兵,企業董事長、總經理也要參與培訓學習計劃的制訂與執行。另外,隨著企業紛紛開始在家遠程辦公,建議增強儀式感,建立線上上班流程,引入考核機制,包括PK機制與薪資榜。“總的來講,我覺得這對我們來講是一個倒逼機制,用我們新的理念抗擊疫情,成就客戶,成就員工”。

2003年的非典疫情同樣引發了行業的短暫停滯,衝擊家居行業發展,但同時,隨著疫情結束,家居行業迎來了一段爆發式增長。

曲美家居董事長趙瑞海回憶,“非典結束後,家居市場恢復很快,消費迎來了一輪小高潮。而未來消費產業還是很大,行業的信心還是要有的”。顧家家居副總裁劉宏表示,“當時面對非典危機,顧家在產品創新、理念創新、加大投入三方面進行了發力,在非典過後迎來了高速發展。因此,這一次大家也應該樹立疫情過後重建的信心和勇氣,加大投入,讓中國家居真正體現中國力量”。

面對疫情,論壇上的企業家紛紛表示,家居行業展現出空前的凝聚力。無論是對經銷商及供應鏈條上的小微企業,還是行業龍頭企業,從容應對挑戰、積極開展創新變革探索成為此次疫情期間家居企業的主流做法。

中國家居是股很強大的力量,面對災害以後的修復能力相信也是非常強勁的。暫時的困難下,家居人的相互扶植與變革創新會將“危”與“機”轉化,帶來行業未來的新一輪發展。

正如樂居家居總編輯,樂居財經家居總經理戴蓓女士在論壇尾聲所說,“春天或許遲到,但總是要來的,也許到2020年這場戰役過去之後,我們會很懷念它”。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