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句最傷娃的話,父母經常說容易把孩子說廢,很多父母卻不以為然

俗話說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可見語言有多麼重要。一句好聽的話能讓人充滿激情,讓人心倍感溫暖,反過來一句傷人的話,會刺痛我們弱小的心靈,惡語、謾罵很可能會毀掉一個人的人生。


《超級演說家》中有位兒童心理學家曾經說過:"好的父母嘴上都有一條拉鍊,他們從來不會對自己的孩子隨心所欲地說話。"


家庭教育中父母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有可能會對孩子的情商、智商以及性格等各個方面產生深遠的影響。聰明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會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因為這些都會被孩子們看在眼裡,就算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應該把握好分寸。

3句最傷娃的話,父母經常說容易把孩子說廢,很多父母卻不以為然

以下的這3句話對孩子造成的心理傷害很大,但很多父母卻不以為然。


第一句:"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


有不少的媽媽曾經一臉驕傲的和我分享過這麼一個觀點:孩子再不聽話再怎麼鬧騰都沒有關係,因為只要你一轉身離開,說不要他了,孩子立馬就會很聽話。


但實際上這些有過被"丟"經歷的孩子,多少都會留下一些心理陰影。兒童心理學研究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在童年時期曾被拋棄過的孩子,他們長大之後很難和別人建立親密的關係。

3句最傷娃的話,父母經常說容易把孩子說廢,很多父母卻不以為然

前幾天我在知乎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小女孩出生之後就被父母寄養在外婆家,等她長到7歲的時候,才回到父母的身邊。但在她的心裡,她一直覺得自己不屬於這個家,與父母的關係一直都很冷淡,儘管爸爸媽媽經常主動向她示好,希望能夠喚回親子情,但始終無濟於事。

女孩說:"我其實有些反感父母的這種行為,這讓我覺得非常有壓力,即使我知道他們是我的爸爸媽媽,但是我的童年記憶裡沒有他們的影子,心裡總是會抗拒他們的靠近,我的內心很是矛盾。"

後來這個小女孩慢慢長大成人了,她發現自己依然討厭和別人走得太近,時常很渴望得到別人的愛,但又非常害怕會再次被拋棄被疏遠。


有位網友說:"這年頭要想毀掉一個孩子,其實很簡單,只要狠心地假裝丟掉他兩次就夠了。"


所以在家庭教育當中,家長們即使很生氣,也不要輕易說出"爸爸媽媽不要你了"之類的話,不要在孩子最需要你們的時候,將他們狠狠地推開,這會讓他們瞬間失去安去感,陷入無助和恐懼的漩渦之中。

3句最傷娃的話,父母經常說容易把孩子說廢,很多父母卻不以為然

第二句:"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


這句話相信很多中國的父母都說過,而且家長們會覺得這句話很正常,並不過分。但其實很多孩子都非常討厭聽到這句話,因為這看似簡單的一句話會給他們貼上"無用"的標籤。父母經常性地拿他們和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這會讓孩子的內心受到傷害。


當然父母們說這句話的意思也不是真的瞧不起、討厭自家的孩子,更多的只是希望能夠用"激將法"來激勵孩子表現得更好,甚至是超越別人。

3句最傷娃的話,父母經常說容易把孩子說廢,很多父母卻不以為然

殊不知,像這樣負面的"激勵"對孩子來說反而是一種打擊,也很難能夠激起一個人的鬥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反而會導致孩子產生一種叛逆、自卑、厭惡的心理情緒。


第三句:"我這都是為了你好"


很多家長從孩子一出生開始就為他們安排好了一切,孩子大大小小的事都要聽他們的,嘴上說著"我做的這一切還不都是為了你好"。


"為了你好"這幾個字看似非常有愛,但暗地裡卻是一種"情感綁架",正好成為了眾多家長強大控制慾背後的藉口,讓孩子們難以反駁。

3句最傷娃的話,父母經常說容易把孩子說廢,很多父母卻不以為然

這句潛臺詞背後的真正意思應該是"我是你父母,你不聽我的要聽誰的",家長們強詞奪理的話語讓孩子們深感挫敗、恐懼、被忽視,最終他們往往會選擇放棄抵抗,永遠服從對方的要求。


父母的一句"都是為了你好",常常變成了孩子內心的那一句"我很不好"。真正為子女著想的父母不光會說"為你好",還應該會說"孩子,這樣好不好?",會理解、包容、尊重孩子意思的父母更值得讓人尊敬,也只有這樣的父母才是真的為了孩子好。


為人父母,會擔心孩子未來的前途發展這沒有錯,但千萬不能被焦慮所控制,從而破壞了和諧親子關係。作為父母的,在孩子面前要懂得好話好說,壞話把握分寸說,不要因為衝動時說下的惡語傷害了我們的孩子。

3句最傷娃的話,父母經常說容易把孩子說廢,很多父母卻不以為然

真正愛孩子的話,請多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將心比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