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六場新聞發佈會召開

【直擊】“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六場新聞發佈會召開

【直擊】“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六場新聞發佈會召開

2月9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六場新聞發佈會。根據現階段全省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及公眾關注熱點,邀請鄭州、信陽、南陽、駐馬店等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負責同志,向社會發布自我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以來,各地細化落實聯防聯控措施,全力推進疫情防控工作等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鄭州市全社會動員

堅決打好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

在新聞發佈會上,鄭州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副組長、鄭州市副市長吳福民發佈了鄭州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開展情況。據悉,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委市政府從嚴加強管控排查,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要求,從嚴加強源頭管控、切斷傳播渠道。在64個高速口和75個國省幹道設置防疫服務站,在6600個城市居民小區、2208個行政村設置監測卡口,全面推行二維碼掃碼登記信息,累計完成掃碼39.1萬人。

緊盯重點環節,暫停市區班線、旅遊客運,減少公交、地鐵發車班次,嚴格執行逢車必檢、逢人必查。按照防控從嚴、分批分期原則,錯峰安排企業復工。

及時向社會發布9期126例確診病例信息。運用“大數據+網格化”等方式,對近期有疫情重點地區來往史的人員和密切接觸者,全面排查,確保城區排查到社區、到樓棟、到房號,農村排查到鄉鎮、到村組、到家庭。對無法明確排除新冠肺炎可能的發熱患者,一律實行隔離醫療觀察;對新增確診、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一律實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堅決阻斷傳染途徑,遏制疫情蔓延。

全力以赴精心救治,按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原則,公開發布65家發熱門診、11家定點醫院、8家後備醫院,共有床位1549張。“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備”,啟動第一人民醫院港區傳染病醫院改擴建,已於2月5日完成主體建設工程,啟動鄭州人民醫院後備定點醫院改造。定點醫療機構對患者一律無條件收治。目前,全市累計治癒出院33例。

全力保障物資供應。打通重點醫療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生產保障的“綠色通道”,發放貨運車輛通行證。全力籌措緊缺物資,採取有力措施支持相關企業儘快復工、擴大產能。廣泛動員海內外資源和社會各界捐贈緊缺物資,全市累計接受捐獻愛心物資1.01億元。堅決服從國家、省疫情防控工作統一調度指揮,集結11家急救站49名院前急救人員、13輛急救車赴武漢支援;按照省防控辦要求,組織第二批醫療隊支援武漢,120名醫護人員於2月9日下午2點集結出發;對信陽、南陽兩市援助負壓救護車和醫用口罩等緊缺醫療物資,對淮濱、南召兩縣援助防控資金、派出醫療小隊指導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2月15日之前具備接診條件

2月5日,被稱作鄭州版“小湯山醫院”的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傳染病醫院綜合樓驗收並交付。這是10天建成的醫院,網友紛紛為“鄭州速度”點贊,也被眾多“逆行者”感動。

鄭州市在建設“小湯山醫院”方面是如何考慮的?何時能夠投入使用?鄭州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副組長、鄭州市副市長吳福民說,鄭州是全國交通樞紐,又是人口千萬級的特大城市。面對疫情,鄭州市委市政府堅持“寧可備而無用,不能用而不備”的“底線思維”,未雨綢繆,1月26號做出改造擴建新冠肺炎患者定點救治醫院的決定,1月28日正式開工。預計在2月15日前,醫院將具備接診患者的條件。鄭州版“小湯山”總建築面積26210平方米,包括1棟7000餘平方米的現有門診樓改造以及11650平方米新建病區的建設任務,醫院設置醫患床位800餘張,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定點治療。

利用大數據技術

為疫情防控、資源調配提供支撐

在這次疫情防控過程中,鄭州市採用了備受關注的大數據技術,鄭州市大數據局局長郭程明對媒體關注的這一焦點進行了詳細解答。據悉,鄭州市大數據局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為全市疫情防控頂層決策、政策發佈、資源調配等提供支撐。鄭州市首先打通市直各部門的疫情數據共享通道,累計歸集42類1600萬條數據。先後開發建設了發熱門診登記系統、釘釘疫情摸排統計系統、疫情態勢分析系統,截止2月9日12時,累計登記各類發熱人員42519人,累計摸排各類重點人員57239人。

此外,鄭州市還開通了健康登記系統、智能語音外呼系統等,通過在各卡口、小區入口、企業入口設置健康登記二維碼,快速對各類入市人員進行登記篩選,重點人員排查清單直接推送到一線排查人員手中。截至2月9日12時,累計登記各類來鄭人員490857人。

看到12320電話呼入

請務必及時接聽如實回答

智能語音外呼系統是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對人工智能技術的針對性應用,市一體化疫情防控數據平臺在收集重點區域入鄭人員信息、發熱門診信息以及其它數據信息的基礎上,通過數據綜合比對,形成需要關注的重點人員信息庫,對這些重點人員的電話號碼,智能機器人以每分鐘2000人次的頻次進行集中外呼。

自1月30日系統啟用以來,已累計完成11.4萬人次呼叫,接聽率達到80%左右,比較全面精準的掌握重點區域入鄭人員的健康狀況,為全市下階段疫情風險的定位、管控和決策提供數據支持。郭程明呼籲廣大市民朋友,當您的手機號碼來電顯示為0371-12320時,請務必及時接聽,並配合智能語音如實回答,助力全市的疫情防控工作。

基層防控齊動員

村保鄉、鄉保縣,小區保社區、社區保城區

在這次全社會動員參與的戰“疫”中,鄭州市提出了“村保鄉、鄉保縣、小區保社區、社區保城區”的防控措施,備受媒體關注。在新聞發佈會上,鄭東新區商都路辦事處海馬公園社區書記穆德春介紹了該社區的詳細舉措。

穆德春說,在此次防疫工作中,社區按照市裡要求迅速成立了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又從辦事處多個部門調派49人到各個崗位上參加疫情防治工作。嚴格卡點設置標準,全天24小時不間斷開展卡點防控。

對轄區6個樓院進行逐戶排查,發現重點地區返鄭人員73人,第一時間建立微信工作群。通過電話、微信調查等方式,展開全面的地毯式摸排。另外,在小區醒目位置懸掛了宣傳標語,張貼了疫情防治告知書,並聯合小區物業對點位組織統一消毒。為避免接觸感染,在電梯按鍵處放置一次性抽紙。在小區卡點處放置小喇叭,全面有效落實綜合性防控措施。

在轄區發現一業主為疑似病例後,馬上告知其家人在家自行隔離。採取“四個一”關懷服務,即:每天一個問候電話(微信),一次生活慰問(代購生活必需品),一次測量體溫,一次垃圾回收,並積極聯合發動轄區愛心企業為居家隔離人員送藥、送菜、送水果,讓居家隔離人員感受政府關懷。在接到業主確診“新冠肺炎”的通知後,對接物業,現場封鎖6號樓。隨後對園區實行封閉管理,所有進出小區的人員需要攜帶身份證登記、核實身份,並接受體溫檢測。

加強基層防控

880萬信陽人嚴防死守河南“南大門”

與湖北毗鄰,距武漢僅200公里,信陽作為河南的“南大門”,從湖北返鄉人數眾多,疫情防控形勢嚴峻。信陽如何做好基層疫情防控工作?採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2月9日,在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六場新聞發佈會信陽分會場上,信陽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信陽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陳春平對此進行了解答。

據悉,信陽有6個縣區與湖北接壤,省際交通線1343公里,是武漢流出外省第一目的地,疫情防控壓力非常大。截至2月8日晚10時,共有武漢返鄉80426人。這些人分佈在農村,防範意識差,流動性強,防控難度大。

為守好河南“南大門”,信陽市把基層作為重點,集中排查,鄉鎮街道辦事處拉網排查;嚴格管控,實行村幹部包組保護,靈活設置路卡,對外來人員和車輛全方位管控和篩查;在城市,每個小區只保留一個通道,24小時值班崗,進出測量體溫;進行全市全面消殺,重點對城中村、城鄉結合部、背街小巷、農貿市場、公廁和垃圾中轉站進行消殺;廣泛發動群眾,發揮“大喇叭”,“大嗓門”做好宣傳,鼓勵大家養成健康生活方式。陳春平表示,“880萬信陽人民,一定會嚴防死守!”

2290張床位救治患者

南陽是我省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排名第二的地市。截至2月8日,南陽確診133例。在南陽分會場,南陽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南陽市副市長阿穎介紹了疫情防控及救治舉措。

據悉,疫情發生後,南陽關閉了南陽往返武漢的高速,對所有從武漢返回南陽的人進行隔離,同時,2月4日,南陽也關閉了公共娛樂等場所,全面停運公交車等公共交通,對城區實行封閉管理。南陽還通過喇叭、手機短信等方式向老百姓發佈疫情信息。

在救治方面,南陽設置了20家定點醫院,準備了2290張床位,設置37個發熱門診,對發熱病人進行篩查。此外,南陽還指定了17個醫院,開闢1700張床位作為後備力量,以備不時之需。8

駐馬店市發放ABC三證

確保防疫、生活物資運輸暢通

記者從2月9日召開的“河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會”第六場新聞發佈會上獲悉,駐馬店市採取了應急運輸通行證制度、開闢綠色通道等措施,確保防疫物資和群眾生活物資運輸暢通,確保市場供應充足。

據悉,駐馬店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成員、市交通局局長孫留平在答記者問環節表示,駐馬店市實行了應急運輸通行證制度,根據物資運輸情況給車輛辦理ABC三種證件,截至目前,已發放279個各類通行證,有效緩解了應急物資、生活必需品的運輸問題; 並在高速公路進出口開闢綠色通道,設立明顯標誌,保證車輛快速通過。截至目前,已有182輛應急運輸車,580噸應急物資通過;同時加強交通疏導,科學設置檢查點,保證交通通行條件。 (鄭報全媒體記者 邢進/文 周甬/圖)

【直擊】“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六場新聞發佈會召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