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誰能理解實體企業生存之難上加難?

疫情之下,誰能理解實體企業生存之難上加難?

海華

突如其來的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本來就很難的實體企業難上加難,您能夠理解嗎?

國家的金融宏觀調控,很多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不僅無法實現新增貸款,反而被銀行“抽貸”。

一些實體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為響應國家高質量發展戰略的號召,推動企業技改,推動企業產品升級,計劃收尾投產之時,不僅融不到資金,反而因為抽貸而項目“擱淺”成為“半拉子”工程。

很多民營上市公司,相比國有企業很容易從銀行和國有投資機構融到資,本以為可以通過“證券機構”融資,可是,要承擔高達25%以上的資金成本,有些金融機構更是以融資成本高達28%的方式“打劫”,讓實體企業更是“雪上加霜”。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以來,上市公司“爆倉”的企業超過1000家,占上市公司近三分之一比例,“滿倉質押”的上市企業,更是多達數百家。上市公司尚且如此,可見,非上市公司處在何種艱難地步。

中央三令五申要支持民營企業,要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扶植實體企業發展。可是,很多金融機構,尤其是以“民生證券”為代表的證券機構,更是卡住企業“咽喉”,實施“高利貸式”打劫。

多家媒體之前以《和佳股份大股東股權和財產被“惡意”凍結,民生證券緣何膽敢對最高法【意見】置若罔聞?》,《為什麼每一個“賠錢”倒下的上市公司背後都有一批“發財”的“吸血鬼”》為題發出的文章,不僅使得有如此遭遇的近千家企業透露自己也有如此早已,更是引起了很多媒體的廣泛認可和轉載。

為了控制“新冠”疫情的蔓延與擴散,打贏“戰疫”,延遲企業開工,暫停旅遊,商場,餐飲,影院等行業。這種難以預測的經營難題,就連國內標杆餐飲企業西貝的董事長一句:如果照此下去,西貝的現金流也只能維持3個月,之後也面臨資金鍊斷鏈的困境。

我們大致統計了相關媒體對當下和未來企業“難上加難”的報道,如:《正和島》以《西貝賈國龍:現金流只夠發3個月工資,該怎麼抗?》《金融五道口》以《疫情過後,有多少人會失業》為題報道,《36氪》以《10萬中國創業企業越寒冬》為題報道,《商業思維訓練中心》和《老闆領袖戰略》以《中小企業老闆雪上加霜,多少老闆徹夜難眠》為題報道,《第九大街》以《疫情下企業壓力加大,別讓企業病倒了》,《戰疫特殊時期,建議為民企債務免息三個月》,《千萬元級超市供應商:春節銷售幾乎為零,春天還有多遠》為題報道,《財經雜誌》以《餐飲企業營收普降八成,外賣小哥一天只接七單》為題報道,《全景財經》以《離破產只剩90天,投資人疾呼救救中小企業》為題報道,《創業家》以《第一批扛不住的企業已經開始倒閉》為題報道,《企業新資訊》以《疫情之下經濟巨震,企業熬不過3個月,個人又能熬多久》為題報道。

這類報道數千篇,在“戰疫”的同時,我們也呼籲相關部門:為了不讓實體企業“病倒”,是不是應該未雨綢繆,對實體企業搞一場“戰疫”?避免“新冠”肺炎疫情勝利之後,又延誤了為實體企業“戰疫”的時機,滿大街沒有“病人”了,滿大街又是為找工作而“病倒”的人。

怎麼才能防止實體企業患上“新新冠”疫情呢?

一是確保國家支持實體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落實到位,尤其是金融支持實體企業發展的政策,為實體企業減輕資金和融資壓力的政策。

這方面,需要從管理體制上解決,正如有些媒體的觀點:特殊時期,金融監管部門要允許特殊時期出現一定比例的“不良”和“壞賬”。只有這樣,才能給銀行等金融機構暫時摘掉“緊箍咒”,讓國家支持實體企業的相關政策“落地”。

不從根本上解決這個矛盾,還是“終身追責”的考核,貸款是不會支持特殊時期“難上加難”的實體企業,一旦實體企業“病倒了”,這種連鎖反應也會讓“只有錢”的銀行等金融機構“病倒”。

二是規範金融機構行為,打擊國有證券機構,投資機構等金融機構的“隱形”的非法“高利貸”行為。尤其類似於以民生證券機構為代表,給企業“製造”融資成本高達28%的“打劫行為”。尤其是在特殊時期,要嚴厲對國家三令五申支持實體企業發展“陰奉陽違”的行為。

銀證監機構,要徹底查一查以民生證券為代表的證券機構,不顧“最高法”2020年1月2日發佈最高人民法院發佈《關於在執行工作中進一步強化善意文明執行理念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規定,頂風作案的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執行工作中進一步強化善意文明執行理念的意見》是實體企業,尤其是民營上市公司的“及時雨”,落實好一定能是給上市公司“雪中送炭”。

因為《意見》明確規定:凍結上市公司股票,應當以其價值足以清償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債權額為限。股票價值應當以凍結前一交易日收盤價為基準,結合股票市場行情,一般在不超過20%的幅度內合理確定。而且,《意見》提出,要採取有效措施堅決糾正實踐中出現的超標的查封、亂查封現象,暢通人民群眾反映問題渠道,對有關線索實行“一案雙查”,對不規範行為依法嚴肅處理。

我們之前以珠海和佳股份為代表報道的民生證券“頂風作案”的違法行為,得到了地方政府,主管部門的同情和支持,當前,珠海和佳股份已經在北京相關法院做了起訴且已經受理,這讓有著共同“遭遇”和“困境”的企業看到了希望,也感受到了國家支持實體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的決心。我們也相信,國家相關部門一定會聯合執法部門,監察部門給類似和佳股份的數千家企業以“公道”。

正如大家在在每一次“遲來的判決”之後的感嘆:正義可能會遲到,但正義永遠不會缺席。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我們在一起!

我們期待!

我們期盼!

我們相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