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控、不成長”,這些標籤你有嗎?可千萬別耽誤孩子


“手機控、不成長”,這些標籤你有嗎?可千萬別耽誤孩子

小莉最近為了孩子不學習的事情,天天愁眉不展,原因就是孩子今年已經是初三了,馬上就要中考了,但對學習一點都不上心,本想趁著假期讓孩子好好的補補課,沒成想孩子居然把補課老師氣走了,更過分的是考試居然交白卷。而且,日常生活經常是手機不離手,用小莉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快扎進手機裡去了。當然,小莉對手機也沒有抵抗力,經常一看手機就是一天,因此,小莉經常和孩子因手機爭吵。

“手機控、不成長”,這些標籤你有嗎?可千萬別耽誤孩子

面對這種情況,我給小莉推薦裡一個育兒專家,希望藉助專家的幫助,幫孩子改善現狀。沒想到專家聽了小莉的描述,居然現場痛斥了小莉,原因如下:

1.父母自己不成長的代價,常常是孩子一生的傷害

小莉情緒化的教育方式,讓孩子無法學會用平和與平等的方式進行溝通和處理問題。他們在這樣的陰影下長大後,不知道什麼是尊重和共情,只知道誰更需要對方,誰就得讓步,誰是弱者,誰就得妥協,甚至只會一味犧牲自己來成全別人。因此,情緒化的父母,請先學會自我成長,學會反省自己,學會從心靈上關愛自己和孩子,學會處理好了自己的情緒再來處理孩子的問題。

“手機控、不成長”,這些標籤你有嗎?可千萬別耽誤孩子

2.手機控父母本身就是對孩子最大的不負責

首先,公共場合玩手機的父母,會給拐帶孩子的不法分子鑽了空子;其次,吸引孩子玩手機的興趣;最後,父母與孩子間因手機而產生的矛盾 ,所以說手機是親子矛盾的催化器。

“手機控、不成長”,這些標籤你有嗎?可千萬別耽誤孩子

小編認為,父母對孩子最大的盡責就是以身作則,出現親自問題,第一時間想想自己身上的問題才是解決親子矛盾的關鍵!大家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