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處理孩子的嫉妒心理?


如何有效處理孩子的嫉妒心理?

“你看看隔壁的鄰居小雨,學習怎麼那麼好,每次考試都穩居班級前三名,他爸爸媽媽也沒多花心思在他身上,這孩子怎麼就這麼讓人省心呢......”

類似這樣的話不知道你有沒有對你的孩子說過,檸檬最近受邀到一所小學擔任心理諮詢輔導的工作,學生小晨就是其中的一位來訪者,他告訴我,媽媽總是把她和同班同學小雨作比較,再加上和小雨的家又住在一起,所以每次考試的成績都會成為兩家的談資。這樣小晨心裡很不舒服,經常對小雨產生敵意。

有一次,媽媽讓小晨給小雨送點東西吃,小晨先是拒絕,後來在媽媽的強烈要求下,小晨極不情願地拿著東西出門了,但是快到小雨家樓底下,小晨卻把吃的東西餵給了流浪狗吃,小晨告訴我,他非常不喜歡小雨,很討厭媽媽總是喜歡他。

其實,小雨就是我們常說的“別人家的孩子”,這樣的孩子最容易讓同伴產生嫉妒心理。小晨告訴我,當他和媽媽說了能不能不要再拿小雨和自己作比較時,媽媽卻對他說,你不應該嫉妒人家,應該向人家學習。

這樣的教育方式其實並不能緩解孩子內心的嫉妒感,反而會在某種程度上越發增加他的叛逆性。今天,檸檬就和大家一起來談一談,父母到底該如何處理孩子的嫉妒心理。

首先,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不要總是拿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己家的孩子作比較,特別是拿別人家孩子的長處與自己家孩子的短處相比,這很不利於孩子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家長應該多看、多挖掘孩子的長處,並對孩子加以適當引導,不要讓孩子過於聚焦自己的短處,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把孩子的嫉妒心理轉變為“如何實現”的激勵行為。

對於小晨的家長而言,在小晨有了明顯的排斥對比這種行為後,第一步應該做的是看到小晨努力的部分,給予一些激勵的語言,比如:你這段時間的表現要比之前好。然後可以有一些具體的分析,比如:但是和其他人的差距在哪,我們可以一起來分析一下。有這樣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孩子更容易接受,也不會把注意力再由學習轉移到嫉妒上了。

如何有效處理孩子的嫉妒心理?

其次,家長應該幫助提高孩子對嫉妒的認識。幫助孩子正確理解嫉妒,讓孩子認識到,在一般情況下,嫉妒是一種很正常的心理狀態。嫉妒中的渴望情感可以讓自己產生行動的動力,但是帶有破壞傾向的嫉妒情緒和行為往往會害人害己。

家長可以講述一些典故。比如,周瑜和諸葛亮因嫉妒而最終惹禍上身;相反,廉頗與藺相如的“將相和”就化解了嫉妒情緒,最終化干戈為玉帛。

再而,家長需要在家中營造友好、公平的家庭氛圍。特別是非獨生子女的家庭,現在二胎政策放開了,很多家庭不止一個孩子,家庭是孩子接觸的第一個“社會環境”,會讓孩子形成內在的與社會相處的模式。家長應該一碗水端平,有了二寶之後,要更加關注大寶的情緒。

前段時間新聞上出現一些駭人聽聞的事件,一個家庭為了慶祝二寶滿月,而由於親戚朋友對大寶開玩笑說,“你爸爸媽媽有了二寶,就不愛你了”,而大寶確實感受到爸爸媽媽的重心全部在二寶身上,於是對二寶心生嫉妒和仇恨,為了獨佔爸爸媽媽的愛,趁大人們不注意的時候,將二寶從樓上扔了下去,當場死亡。

這樣的悲劇我們誰都不希望發生,但往往現實生活中我們卻又一次次的忽略悲劇產生的原因,踐踏孩子幼小的尊嚴,往往一句:他懂什麼,我這都是為了他好而悲劇重演。學會用愛化解孩子的嫉妒心理,創造一個公平溫馨的家庭環境,真的很重要。

最後,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宣洩消極情緒。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如果長期壓抑消極情緒,很容易積鬱成疾。當發現孩子處於嫉妒情緒中時,可以通過繪畫、運動或者直接傾訴的方法幫助孩子把心中的苦悶發洩出來。

如果你覺得這篇內容對你挺有啟發,歡迎關注訂閱~

您的點贊是對我最高的讚賞(收藏不點贊,都是耍流氓-_- )

孩子不聽話、不愛學習、書寫粗心、計算馬虎、寫作業拖拉、成績上不去....等一切關於學習、成長過程中問題,私信我,有問必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