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綠營鐵板 籃營灌溉民心?

打破綠營鐵板  籃營灌溉民心?

從今天開始,藍軍在臺南也有在地“立委”服務大家!/<font>


陳以信(左三)洪秀柱(左四)


昨天(2月8日),洪秀柱和臺南子弟、國民黨新科不分區民代陳以信在臺南成立聯合服務處,多位在地藍營、無黨籍臺南市議員共同為聯合服務處揭牌。


洪秀柱在參加2020臺南第六選區民代選舉前曾承諾臺南鄉親,不論她當選與否,都會為臺南在地服務盡心力。選後,她並沒忘記諾言。


陳以信則當場宣佈把戶籍遷回臺南,展現為故鄉服務的決心。曾任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兼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發言人的陳以信,致詞時先向臺南鄉親吐露,自己雖出生在臺北,祖籍卻是臺南,他受到柱姐感召,因此做了一個重要決定,就是將戶籍遷回臺南,“要和大家做夥打拼”。他更表示,他說英語比閩南語更流利,但現在開始會每天訓練閩南語,也接受鄉親監督。

打破綠營鐵板  籃營灌溉民心?

有機會為故鄉服務,是我的榮幸!/<font>


臺媒評論,洪秀柱、陳以信有別於昔日國民黨“選後拍屁股走人的沾醬油”傳統,在臺南設立聯合服務處,準備蹲點藍營沙漠,企圖打破綠營鐵板,這對救亡圖存的藍軍而言無疑是好的開始。


綜觀臺南歷次選舉政治版圖,雖然臺南縣市合併前後的大家長都由民進黨奪得,但國民黨早期在臺南基層仍具實力,只不過在2008年,國民黨民代選舉席次減半,國民黨自此再未翻轉。/<font>


/<font>


再觀察臺南縣市議員的選舉戰力,在2010年臺南縣市合併前,國民黨籍臺南縣議員席次一直超越民進黨,直到近10年才開始落後。/<font>


/<font>



所以,硬要說臺南是國民黨撼動不了的鐵板,無疑是妄自菲薄。/<font>


只是,要在逐漸固化的選區,翻轉選民既有的投票行為,並非易事;尤其,在政治的世界,個人身上若少了公職的加冕,等在眼前的往往是現實至極的人情冷暖。


所以,多數被國民黨空降至艱困選區的候選人,往往只要選舉一結束,敗選隔天經常就消失不見,連最基本的謝票行程都免了。先不談敵對陣營的支持者會怎麼想,一群把票投給你的支持者,難道不會多少有些寒心?

打破綠營鐵板  籃營灌溉民心?


那麼,曾經落後的民進黨人士是怎麼做到翻轉的?


2016年成功拿下花蓮後山民代的蕭美琴,曾經單槍匹馬在花蓮蹲點6年; 2014年當選臺中市長的林佳龍,也在臺中蹲點10年。雖然不是每個落選者都做得到,但這樣的文化似乎在民進黨內部隱然而存。

打破綠營鐵板  籃營灌溉民心?


臺媒評論,當國民黨此刻力圖振作之際,洪秀柱、陳以信選擇從基層出發,是讓支持者振奮的消息;接下來,他們能否實實在在深耕基層,乃至整個國民黨是否也能貫徹“經營在地化”的目標,落實人才紮根,無疑都將是國民黨能否讓綠地變藍天的重要關鍵。只是,要達到“經營在地化”目標,除了熱情,更要有耐得住寂寞的毅力與打從心底豁到底的拼勁,若只是流於曇花一現的喊口號,終究難以在沙漠裡開出花。


更多內容,請關注今晚22:11播出的《海峽新幹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