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陘礦區簽訂四級“責任狀” 繪好一幅“作戰圖” 細處著眼實處用力 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這個春節,井陘礦區各級幹部過得格外忙碌。入戶走訪、摸底排查、統計數據、彙總信息、輪崗執勤……

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使農曆庚子鼠年春節註定不平常,這是一個“戰鬥”的春節。

“井陘礦區屬工業型區縣,因產業發展和歷史原因,中心城區人員結構較其他縣區相對複雜,且老舊小區居多,物業不健全,這些都為疫情防控工作,特別是人員摸底排查增加了很大的難度。”井陘礦區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辦公室葛利輝介紹。

難度不能影響進度!

為第一時間將人員情況摸排上來,為科學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一手數據,井陘礦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為依據,簽訂了“區與街道、街道與居委會、居委會與調查人員、調查人員與住戶”四級責任狀,進一步明確了摸底排查工作四級調查參與主體的法律責任,確保人員摸排工作依法開展、調查結果依法有效。

“我在社區工作8年了,每個小區居民什麼情況我最熟悉,這次參加人員摸底排查工作我是簽了責任狀的,一定把情況都摸排清楚,為疫情防控工作出份力”,該區紅緯小區社區負責人張潔說道。

摸排工作中,該區及時向群眾發放《入戶摸排告知書》,告知群眾在摸排中承擔的法律責任,確保群眾能如實反映家庭人員有無武漢往返經歷、接觸史等相關信息;按照“誰調查、誰負責”的原則,由街道分包乾部、社區居委會幹部、樓院長和調查人員組成調查小組,進樓入戶與住戶、外租戶逐一見面排查,對空房戶和聯繫不上的住戶反覆上門確認,確定長期無人居住後再彙總數據;調查摸排完畢後,社區居委會組織數據研判分析會,集體確認後上報街道;街道對各居委會上報的摸排彙總數據集體再把關,由街道書記、主任共同簽字確認後上報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確保調查數據真實有效。

據介紹,四級“責任狀”的簽訂,讓住戶、調查人員、居委會、街道四級調查參與主體人人有法律責任,“四級力量”凝聚到一起,擰成一股繩,嚴格落實以房查人、以戶查人,以“洗房子”的標準對全區居民特別是從武漢來區人員、經武漢返回人員及其親密接觸者進行全面摸排。

為進一步保證摸排數據的準確性和嚴謹性,該區建立了“區指揮部辦公室牽頭抓總、鄉鎮社區控‘面’、部門控‘線’”的工作格局,在街道、社區2次排查摸底基礎上,組織11個區直部門分包11個社區,對所有居民小區、住宅樓排查情況進行第三輪次“回頭看”,有效將省市要求落實落細,確保摸排精準到位,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摸底排查刻不容緩,科學管控同樣關鍵。井陘礦區在精準摸排工作基礎上,對已有的《井陘礦區全域網格化管理示意圖》進一步深化細化,將摸底情況、區片劃分、勸返點設置等疫情防控重點工作全部納入圖中,形成《井陘礦區疫情防控作戰圖》,精準掌握區域內人口數量和重點人員情況,實現了“管控信息最準確、指揮反應最快速、措施防控最嚴密”,為全面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該區對前期入戶摸排情況進行分類登記,以圖例的形式反映在《井陘礦區疫情防控作戰圖》中。記者看到,針對從武漢返回人員、武漢外湖北省其他地區返回人員、湖北省外其他省市返回人員,圖中以紅色由深到淺逐一進行標記,做到管控重點一目瞭然,實現了目標管理精準化。

《井陘礦區疫情防控作戰圖》中顯示,該區城區11個社區根據所轄住宅樓比例,均設置了1至3名片區長,實行片區管理。片區長一般選擇最熟悉居民情況、責任心強、身體素質較好的樓長擔任。片區長的設置有效打通了信息傳達和反應“最後一公里”,確保了該區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接到重點人員信息反饋或重點人員舉報線索,能夠快速反應指揮,第一時間與有關片區長聯繫,迅速核實相關人員信息,第一時間採取隔離、救治等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為直觀體現疫情防控工作進展,該區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辦公室安排專人對《井陘礦區疫情防控作戰圖》實行動態更新管理,分別用綠、黃、深藍、黑、藍五色旗幟分別標記集中隔離人員、居家隔離、醫院觀察、確診人員和超出潛伏期人員,每發現一人即標記一處,每超出潛伏期一人及時更新為藍色旗幟,直觀體現、動態監測疫情防控進度。建立工作臺賬,同步實施信息動態管理,實行日報告制度,對超出潛伏期人員及時銷號。同時,圖中還對“垃圾桶集中消殺點”信息作了詳細標註,有效確保了消毒消殺工作不漏一處;用紅色實心長方形,明確標出各社區“勸返點”位置和數量,做到了底數清、情況明,為做好人員進出管控、避免交叉感染提供了數據保障。

落實落細,積力為功。疫情面前,群眾的信心來自各級黨委和政府果斷有力的行動。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井陘礦區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積極創新工作思路和措施,細處著眼、實處用力,進一步築牢疫情防控“安全網”,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確保全區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高敏 史曉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