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時評:抗擊疫情請用好宣傳輿論“疫苗”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強調,要做好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工作,統籌網上網下、國內國際、大事小事,更好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這就進一步提示我們,戰勝疫情,需要堅決有力的防控措施,也需要及時準確的傳遞信息,科學有效的開展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讓科學有效宣傳成為成為一劑抗擊疫情的“疫苗”,鼓舞全民堅定戰勝疫情的強大信心。

要用正能量宣傳及時斬斷謠言。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我們被數不清的正能量感動著,但是也有一些“雜音”擾亂著視聽、製造著恐慌、危害著防控。面對這樣的嚴峻形勢,需要有關部門及時發佈權威信息,讓謠言沒有滋生和傳播的土壤,需要引導各類媒體全面宣傳科學的防控知識,警惕和防止荒謬的謠言趁虛而入,以強力的輿論管控守護群眾的心理健康,讓正能量來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形成防控阻擊疫情的強大合力。

斬斷謠言需要科學理性引導。前幾天網上有“病毒可通過氣溶膠傳播”的說法,有媒體在其闢謠平臺進行了澄清,在“冠狀病毒氣溶膠傳播”幾個字上打了個“謠”字,並配上了專家證言。沒幾天,衛生防疫專家新聞發佈會上稱,新冠肺炎傳播途徑包括氣溶膠傳播……面對這些“矛盾”的情況,如果沒有科學的回應,民眾可能會產生疑問甚至懷疑專家。這個時候,宣傳輿論應該跟進做出回應。要看到,面對新冠肺炎的發展變化,專家的認知也是有限的,也在不斷觀察不斷研究探索,所給出的信息都是預測,而不是定論。通俗地講,專家也不是神,他們通過觀察研究進行專業預判,本身是科學態度,而預判與事實有出入,更說明疫情的複雜性,科學研究就是在不斷認識、實踐、再認識的探索中掌握規律的。鍾南山院士之前作過關於元宵是拐點的判斷,又根據新的形勢作出了新的判斷,這就是科學認知的過程。敢於否定之前判斷是在講真話,並沒有影響科學權威,讓人覺得科學家更可信。

宣傳輿論引導要注重釋疑解惑。宣傳工作講針對性、時效性,疫情防控剛開始時,主要是宣傳中央和各級黨委的重大決策部署、防控工作要求以及專家提供的防控常識等。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宣傳工作也要做相當的調整,其中關鍵一條就是要注重釋疑解惑。一是要及時向民眾傳播國家和各地政府部門新聞發佈會的信息,因為每次新聞發佈會都是針對已經出現或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總結、分析預判,採取相應措施的,及時傳播發佈會上的信息,有助於引導民眾及時掌握官方防控舉措,增強阻擊疫情的信心。二是要多對專業人士採訪,有針對性地回答民眾關心的問題,有助於消除誤解。三是要宣傳群眾在疫情防控中的創造性做法,激發全社會共同抗擊疫情的鬥志。

多方動員參與全面加強社會宣傳。尤其是在與群眾直接接觸的基層,要充分利用鎮街、村和社區等宣傳陣地,廣泛宣傳有關疫情防控的政府公告、倡議書和科學防控指南等重要信息。同時還要發揮各類志願服務組織的作用,鼓勵支持志願者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防控科普宣傳,讓群眾聽的懂、聽的進、記得住、用得上,營造眾志成城狙擊疫情的濃厚宣傳氛圍。此外,還要提示引導網民增強守法意識,對網絡上的各種真假難辨的信息要仔細甄別,謹慎傳播,不要成為謠言傳播的工具。

要著眼於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統籌做好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工作,及時發佈權威消息,實現正能量信息的充分供應,讓科學有效的宣傳增信釋疑,凝魂聚氣,成為抗擊疫情的“疫苗”,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輿論支持。(久泰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