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市場預判,新冠肺炎疫情對農資行業的影響分析

農信傳媒

近期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暴發,對國內各個產業都造成巨大的衝擊,對於我們農藥行業也是一樣,而此種情況相信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那麼對我們農藥行業帶來什麼影響?是否將對我國農藥銷售方式帶來改變等……對此,《農藥市場信息》傳媒將計劃進行一系列的採訪。本次我們邀請到美立方智業機構的沈祥豐老師,針對本次疫情對農資行業的影響,進行全面分析……

01

“剛需”是農資行業的基本屬性之一,從這個意義上講,就宏觀與整體而言,新冠肺炎疫情對國內農資市場的需求影響不大。從時間維度看,除南方局部市場外,大部分市場並未真正啟動。從市場存量維度看,渠道原有庫存大約佔年度銷量的25%-30%,加上部分企業春節前發貨(很多企業的營銷年度是上一年的11月1日起至新一年的10月30日止),市場存量保守估算大約已經達到全年用藥量的40%-45%左右。基於以上分析,新冠肺炎

疫情不會對疫情期間的需求及用藥產生直接影響。

02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影響的進一步發酵,農藥的出口業務在部分國家與地區會受到很大的限制,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加劇國內農藥市場的競爭。受多重因素的疊加影響,部分邊緣化企業和“殭屍”會在這一輪的競爭中慘淡離場。

03

疫情之下,活下來應該成為農資企業最基本同時也是最重要的目標,其次才是盈利,這個次序不能錯位。

04 關於新冠肺炎“疫”後市場態勢的基本預判:

1.隨著疫情趨近尾聲及疫情的解除,各企業陸續復工,營銷人員將在做好安全防護的前提下攜帶“四包”(產品及作物方案包/政策包/策略包/工具包)迅速進入工作狀態。

2.3/4/5是企業必爭的關鍵時間段,3月份也因此會成為政策集中釋放的“窗口期”。

3.受工作時間後置的影響,”壓貨“與”鋪貨“、”促通“(促進產品在通路上的快速流轉)與”促用“將並軌運行,動作的數量與質量、節奏與效率的把控成為致勝關鍵。

4.以作物用藥時間節點為主線、以作物項目管理為抓手成為領

先的首選策略。

5.“野蠻人”通過非主流營銷攪局是大概率事件,競爭的難度係數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大。

疫情語境下,如何跑贏同行會成為諸多農資企業的共同命題。你的微觀努力,能夠部分抵消疫情帶來的宏觀影響。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也許這次危機是你脫穎而出的一個轉機。

提升“四力”,實現“疫”後突圍:

1.組織活力。信心比黃金重要。困境面前,當務之急是激發組織活力,重塑員工鬥志。

2.戰略抉擇力。方向比方法重要,要讓企業在風險中有發現機會的能力。

3.產品力。用工匠精神打磨好每一個產品,讓產品成為破局市場的利器。

4.營銷力。困難之時,更應該全員營銷,追求系統能力“大合唱”。

新冠肺炎疫情留給我們關於企業能力重構的新思考:

1.“雲”能力(經營與管理的全方位“在線”能力及基於大數據的“連接”能力)的重構。

2.“線上”與“線下”閉環能力的重構。

3.對渠道與大農戶組織化管理能力的重構。

4.對危機條件下企業信心修復及預警與應急能力的重構。

5.模式(營銷模式/服務模式/商業模式)能力的重構。

“疫”后市场预判,新冠肺炎疫情对农资行业的影响分析

我們一定要相信政府、相信行業、相信企業、相信市場,當下的困難只能讓我們不斷增添奮然前行的力量,我們一定要趁機修煉內功,強大自己;熬過去了,抗下來了,我們就是英雄。

此次疫情的突發

毫無疑問給整個行業帶來巨大沖擊

相信您也有許多感受

我們竭誠歡迎您的來稿

說出您的見解

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戰“疫 ”已經打響

農藥人也在行動

“疫”后市场预判,新冠肺炎疫情对农资行业的影响分析
“疫”后市场预判,新冠肺炎疫情对农资行业的影响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