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心理FM」姜鵬老師講述:警惕反覆刷手機的焦慮

「抗疫心理FM」姜鵬老師講述:警惕反覆刷手機的焦慮

「抗疫心理FM」姜鵬老師講述:警惕反覆刷手機的焦慮


警惕反覆刷手機的焦慮

點擊上方語音即可收聽本期節目

主講人

中國保健協會心理保健分會學術委員

資深心理諮詢師

— 姜鵬 —


「抗疫心理FM」姜鵬老師講述:警惕反覆刷手機的焦慮

這一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們在獲得信息方面實際上是比03年SARS的時候更加精準,也更加的快速。那我們刷屏的焦慮是怎麼來的呢?

那是因為在現在這樣一個信息大爆炸的年代,一件事情會被不斷地重複,某些人會將帶有自己個人情緒色彩,個人化的信息通過媒體表達出來,每一件不好的事情,特別不幸的事情,都會隨著社交網絡的信息發佈運行機制而被放大,長期大量閱讀這樣個人情緒化的信息,就會給閱讀者帶來很大的精神負擔及心理壓力,那我們如何在海量信息面前,收集到有助於我們理性面對疫情的信息呢?

首先我們要有正確的獲取信息的渠道,信息收集要仔細選擇,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可靠越好,同時,制定好自己每天接收信息的時間段,比如,早、中、晚什麼時間段去看什麼樣的一個平臺發佈的信息,每天接收信息不要超過一個小時,睡前不看、不關注過於情緒化的信息,這樣一種自我管理,在心理學上稱為“感官刺激管理”

即便是在正常的生活狀態之下,也需要這樣一種感官刺激的管理,刺激管理功能完好的人,可以自動過濾掉不重要的信息刺激,這樣就不會輕易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可以集中專注力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那在不能出門的情況下,我們除了刷手機還能做些什麼事情呢?

其實我們可以多做一些在家裡的自娛自樂的事情,平時你一定知道什麼樣的事情能讓自己開心,那你把這些事情逐一的寫下來,然後去完成這些事情,不能讓自己太閒下來,胡思亂想。

此次疫情讓大家宅在家中,實際上,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也是給了長期忙碌的人們一個與家人相處的機會,這個時候,許多在外忙碌一年的父母可以多陪陪自己的孩子,做一做小遊戲,做一做手工,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情感呵護,父母情緒的穩定也能夠讓孩子學習在面對危機時,如何做到穩定自己的情緒,安撫自己的家人。

最後,我們要保持正常的生活規律,健康的飲食習慣。

如果感覺到自己身體不適也不要過度緊張,有許多專業的醫生,在網絡平臺上搭建了線上諮詢,可以通過網上諮詢,瞭解自己目前的情況,更好的面對疫情。


「抗疫心理FM」姜鵬老師講述:警惕反覆刷手機的焦慮

今天的抗疫心理指導就到此結束了

感謝大家收聽

讓我們期待下期指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