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超市孩子偷吃車釐子:過年了,這些規矩最好和孩子提前講清楚

導語

“媽媽媽媽,我想吃那個黑黑的水果!”

逛超市孩子偷吃車釐子:過年了,這些規矩最好和孩子提前講清楚

昨天開心爸爸和開心逛超市,經過車釐子展臺的時候,正好有一個小男孩,指著一盒盒的車釐子,和媽媽說。說實話,每到過年的時候,都是車釐子大批上市的時候,飽滿的果肉誘人的色澤撲鼻的香氣,不管買不買,經過的人都會駐足看上幾眼。

但是車釐子著實不便宜,之前在水果攤問的時候都已經48元一斤了,超市經過了包裝就更加貴了,要60塊一斤,簡簡單單的一小盒子就要50塊。雖然說沒多少錢,但是僅僅只是買回這一點點車釐子的話,性價比著實不高。

這位媽媽呢,看了看價錢,然後耐心的和孩子說“寶貝,這個車釐子太貴了,而且50塊只能買一小盒,都不夠寶貝吃的呢,要不我們過去看看香蕉?”說完就自己往前走了,完全沒看到孩子還停留在車釐子前面,並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起了一顆,放到了自己嘴裡面。

逛超市孩子偷吃車釐子:過年了,這些規矩最好和孩子提前講清楚

結果這一幕被旁邊的售貨員看到了,一把抓住這個小男孩,大聲的喊著“這是誰家的孩子!大過年的跑超市來偷吃了?“聲音很大,一會就聚集了一大堆顧客,大家都看著這個售貨員和她抓著的小男孩。

這時小男孩的媽媽也過來了,看到這一幕她就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二話不說走到孩子前面,護住孩子然後和售貨員說,”誰說我們是偷吃了,我們要買車釐子,孩子先嚐一下味道”,說著她又伸手在展臺裡抓了一把,“這些再加上剛才孩子嘗的那一顆,我們都買了!”

其實類似的事情經常會發生,孩子的自控能力不強,看到喜歡的東西恨不得馬上就要得到。

如果爸爸媽媽沒有及時買,或者說這個東西很貴不要買了的時候,得不到滿足的他們很容易就會用自己的方式去“獲取”,如果再碰上一個比較較真的售貨員,就會發生上面那種尷尬事情了。雖然說上面那位媽媽的處理方式很科學,既維護了寶寶的尊嚴,又藉此給寶寶了一個很好的教育,但是偷吃這個行為本身是不對的,爸爸媽媽事後還是應該對孩子進行科學的教育的。

孩子在超市要東西,爸爸媽媽該如何教育

逛超市孩子偷吃車釐子:過年了,這些規矩最好和孩子提前講清楚

一般來說,帶孩子去超市,最有可能發生的就是兩件事,孩子偷吃超市的東西以及孩子看上了某樣東西,不給買的話就大哭大鬧無法收場。那麼,針對這兩種情況,爸爸媽媽該如何教育孩子呢?

先說偷吃超市東西這件事。

實際上,很多時候所謂的偷吃,在孩子看來並不能算是偷。年紀不大的他們甚至都不知道,偷是什麼意思,他們只是本能的以自我為中心,覺得什麼東西都應該是自己的,只要自己想要就應該得到。一旦爸爸媽媽沒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就會用自己的方式來獲取,而這種方式更多情況下就是“偷”了。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沿用以前那些教育方式,而是應該先幫助孩子建立起一種規則思想,那就是超市或者商場,是一個賣東西的地方,我們想要的時候,還是應該一手交錢一手拿貨,這樣才是正確的方式;另外還應該告訴孩子,並不是什麼東西都要買回自己家裡面。畢竟爸爸媽媽的錢是有限的,應該花在更加重要的地方上。

逛超市孩子偷吃車釐子:過年了,這些規矩最好和孩子提前講清楚

這樣才能潛移默化的改變孩子的思想,進而改變孩子的行為。

再說去超市,不給買東西就大哭大鬧這件事。

這種情況也是經常發生,特別是在開放式的超市內,很多做工精美的玩具孩子都是愛不釋手,拿起來就不捨得放下了。如果爸爸媽媽不給買的話,很多孩子直接就是大哭大鬧,甚至躺在地上不走了。

遇到這種情況,爸爸媽媽一般來說有這幾種解決方式:

耐心細緻的和孩子講道理,直至其平靜下來,乖乖的跟著爸爸媽媽走;

直接簡單粗暴的把孩子拉走,告訴他越是哭越不可能買;

和孩子投降,乖乖給孩子買了玩具了事。

逛超市孩子偷吃車釐子:過年了,這些規矩最好和孩子提前講清楚

其實這幾種解決方式都不是很好,比如第一種的話,孩子情緒激動起來的話,一時半會很難平靜下來,而且就算是孩子平靜下來了,也很難馬上接受爸爸媽媽的道理;第二種的話,存粹是以暴制暴,既沒有告訴孩子為什麼不能買,又給孩子做了一個不好的示範,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是很大的;第三種就更加不可取了,開始不買爸爸媽媽肯定是有自己道理的,而之後又投降買了的話,無異於在告訴孩子,爸爸媽媽並不是不給你買,而是在等你哭鬧呢,只要你一哭鬧就能夠得到玩具了。

是不是,這幾種方式都不是很好呢?那麼如何解決才算是正確的方式呢?

其實也很簡單,爸爸媽媽只要做好這3步就好了。

第1步,要求孩子好好說話。

這一點也是開心爸爸對開心的要求,不管是什麼想法,都要好好說出來,如果僅僅是用哭鬧的方式的話,再應該買的東西也是不會妥協的。只有當孩子明白“哭鬧並不能解決問題,想要玩具還是要說服爸爸媽媽”這個道理之後,才能夠更好的交流。

逛超市孩子偷吃車釐子:過年了,這些規矩最好和孩子提前講清楚

而只有能夠很好的交流時,才能平靜的說服孩子。

第2步,去超市前做好規劃。

一般來說,在去超市之前開心爸爸會和開心做好規劃,比如我們這次出去是專門買肉的,你可以去看看玩具,但是玩具不在我們的採購範圍內,就算是再好玩再合適的玩具,這次都不能買。

當然做規劃的時候也可以考慮到孩子的想法,比如隔幾次就給孩子一個買玩具或者買零食的機會,可以按照他們的想法來選擇其中之一。這樣的話,就算是孩子有哭鬧的意思,只要爸爸媽媽說出之前的規劃,就能夠很容易的說服他們。

第3步,合理獎勵。

逛超市孩子偷吃車釐子:過年了,這些規矩最好和孩子提前講清楚

這一點其實也很重要,孩子如果能夠遵守之前的規劃,並且能夠做到好好說話的話,爸爸媽媽還是應該適當的給予孩子一些獎勵的。畢竟做到這兩件事情,是需要很強大的自控能力的,孩子能夠做到,說明他們還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孩子這種積極主動的精神,就值得爸爸媽媽們鼓勵表揚的。

一般來說做好這三步,再帶孩子去超市的話,大哭大鬧的情況就會很少見了。

這幾件事,去超市前最好告訴孩子

當然,帶孩子去超市還有不少的意外事情出現,所以需要提前告訴孩子的事情還有不少,比如:

跟緊爸爸媽媽

不管什麼時候超市都是人滿為患的,在這種場所中,只要爸爸媽媽一個不注意,再加上孩子調皮很容易出現走丟的情況。而在這麼多人的場合之中,想要準確無誤的找到一個孩子,真的是太難了。開心爸爸帶開心逛超市的時候,就經常聽到誰誰誰的爸爸媽媽請到廣播室認領孩子之類的廣播,說明孩子再超市走丟還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

逛超市孩子偷吃車釐子:過年了,這些規矩最好和孩子提前講清楚

至於如何防範這一點,提前告誡孩子跟緊自己是一方面,另外的話可以選擇比較合適的方式來做到這一點。比如開心爸爸經常把開心放在超市手推車的孩子座位上,這樣的話,開心就不能夠四下奔跑,出現走丟的情況了。

帶小一些孩子去超市的爸爸媽媽們,不妨試試這個方法。

和孩子說清楚消費的內容

其實這一點開心爸爸在上面也提及到了。

每一次去超市之前,都應該和孩子約定好,我們這一次去超市主要是採購一些什麼東西,估計花銷是多少。這就要求我們更多的聚焦在我們想要的東西身上,而不是看到什麼就要什麼,否則的話很容易出現,想要的東西沒買到不想要的東西卻買了很多的情況。

這種教育還能夠讓孩子養成理性消費的好習慣。

告訴孩子遵守規則

逛超市孩子偷吃車釐子:過年了,這些規矩最好和孩子提前講清楚

超市本身就是一個公眾場合,一些公眾場合需要遵守的規則還是應該告訴孩子的。

比如不要四下亂跑大喊大叫,四下亂跑的話會和其他的顧客發生碰撞,或者會碰到貨架上的東西;大喊大叫的話則是會影響到別人的購物體驗,都是不好的。

比如結賬的時候要排隊,每次超市結賬的地方總是人山人海人滿為患,但我們也應該教育孩子要遵守規則,排隊一個個的結賬,這樣才能做到效率最大化。

開心爸爸有話說

其實,別看帶孩子去超市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背後爸爸媽媽要做的工作還是很多的。

很多事情都要告訴孩子,很多觀念都要教給孩子,並且爸爸媽媽還應該做出一個好榜樣,這樣才能更好的影響孩子,使他們變得更好。

逛超市孩子偷吃車釐子:過年了,這些規矩最好和孩子提前講清楚

那麼您帶孩子去超市的時候,發生過上面開心爸爸說的事情嗎?您是如何解決的呢,留言一起來說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