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聖教序》是這麼來的

自唐以來,《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名震古今書壇,多少代大家都從其中汲取養分,但是如此經典如何誕生的,今天帶大家進入懷仁法師的那個年代,看看大師如何鑄就經典的!


話說公元645年,大唐貞觀十九年正月,玄奘法師西遊帶著經卷(正史沒有三個徒弟)回到長安,唐太宗對於玄奘西行取經的精神非常欽佩,對他在佛學方面的成就也極為推崇。於是,委任他在長安弘福寺中專門翻譯經書。他翻譯經書的計劃,得到了太宗皇帝的欽定,也得到了宰相房玄齡的大力支持。大師花了一年多時間翻譯完經卷,也就是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夏天,翻譯完五部五十七卷經文!


《王羲之聖教序》是這麼來的


真實的玄奘是小說和電視劇演的那樣“一根筋”他明白弘揚佛法要藉助皇家權威和政府的支持,所以他請唐太宗為所翻譯的經文作序,定名為《大唐三藏聖教序》,聖教序的內容就這麼誕生了。


《王羲之聖教序》是這麼來的


其實細心的朋友應該能夠看出來,聖教序裡面有好幾部分內容,包括太宗做的序文、玄奘法師的答謝表、太宗答敕、玄奘再謝表、皇太子李治讀後作的《述聖記》、玄奘詣謝、李治箋答,再加《心經》,附註的排署信息,一共1902個字。


歷代皇帝書法,唐太宗的水平是相當了得的,李世民對王羲之崇拜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全國上下,不惜重金求購王羲之傳世作品,有史料記載說“出內帑金帛,購人間遺墨。”可見一斑啊!



皇帝要王羲之的字,僧人要推廣佛法(皇帝+書聖無疑加重了《聖教序》這塊佛教護身符的份量,從而抬高佛教的地位,可能那會宗教之間也有競爭吧。)那麼集字聖教序的誕生也就不難解釋了,懷仁法師,是一位擅長王羲之書法的名僧。據說也是王羲之後裔,集王字刻石的重任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王羲之聖教序》是這麼來的

聖教序集字的過程非常艱辛,懷仁法師和40多個助手花了25年的時間才完成!但是是值得的,《集王聖教序》確實可以稱得上中國書法史集字作品的頭把交椅!影響巨大!


蒐集原作

集字聖教序有皇家背景,立碑是得到皇帝的恩准的,皇帝還做了序文,可以肯定,懷仁團隊,可以隨意調閱皇家內服所藏的右軍真跡,另外還有項目經費,用於徵集和購買內服沒有的王羲之真跡。買真跡本身就是個巨大的工程,要發廣告、鑑定、交易等等。


《王羲之聖教序》是這麼來的

選字


那會真跡是多,問題是,序文裡面重複的字太多,原帖裡面也有很多重複的字,像“之”、“乎”、“者”等字,這麼多,怎麼用,選哪個,懷仁是必須考慮很多節奏、章法等問題的!

《王羲之聖教序》是這麼來的

拼字

王羲之的真跡再多,也是有限的,有些字,文章裡面有,但是王羲之不一定寫過,沒有的字,懷仁只能根據蒐集到的字,進行拆解利用,把部首或者筆畫重新拼接組合,甚至有可能模仿王羲之的筆意自己書寫!



《王羲之聖教序》是這麼來的


大小排布

懷仁看到的不同的真跡,字的大小本身就有不同。


《王羲之聖教序》是這麼來的


通篇行氣

書法作品的生命力是通過行氣來表現的,所謂行氣,指書法作品中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呼應映帶關係。作為行書,尤其需要注意,懷仁必須考慮行氣、呼應的問題。


《王羲之聖教序》是這麼來的


章法關係

字與字的呼應是小章法,那行與行之間的關係就可以營造大章法,這一點,聖教也是成功的,大章法主要是以行距的疏密來營造黑白對比關係,大章法的處理,懷仁必會借鑑王羲之真跡,比如《蘭亭序》,但《蘭亭》為手卷,是橫式。


《集王聖教序》刻製成碑,是豎式的,高至 350 釐米,寬 100 釐米, 30 行,每行 83、 84 字不等。這樣的規格應以寬鬆為主,不然肯定給人以凌亂、擁擠感覺。《集王字聖教序》全碑先藏西安碑林,我們看到的字帖都是裁剪後的冊頁式拓本。不管怎麼看,不得不承認,懷仁處理的章法是高妙的。


《王羲之聖教序》是這麼來的


相對於王羲之真跡作品,《集王聖教序》章法是獨特的,並且影響至今,後來的“集王行書”顯然都未跳出它的樊籬。

唐代的李邕就受到《集王聖教序》極大的影響,《麓山寺碑》、《雲麾將軍碑》等書作雖然自成一體,但其格局與《集王字聖教序》莫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