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常年穿軍褲和馬夾,研究復古收音機,卻做成億元時尚品牌

Figure,非虛構人物紀實媒體,好故事不違人心。


1964年,湘西。

一陣嘶啞的電流聲打破了縣城的寂靜。發出這聲音的,是一位老紅軍家裡的收音機。在那個常常飯都吃不飽的年代,它絕對是個稀罕玩意兒。「像外星人,當它在你面前的時候,你會非常驚訝。」

有一個男孩注視它的目光格外熱忱,但他向老紅軍打聽了一下這臺機器的價格,被嚇到了,100多元——父母不吃不喝幾個月的工資——對於剛上小學一年級的他來說,無疑是筆天文數字。

但新世界的誘惑力是無窮的,他把目標鎖定在幾個核心部件上,一個耳機、一個礦石、一個電容、一個線圈,只要一兩塊人民幣,一個原始簡陋但又完整的礦石收音機,被他組裝成了。

也由此,這個叫曾德鈞的小男孩和聲音結下了緣,生根發芽。

六旬老人常年穿軍褲和馬夾,研究復古收音機,卻做成億元時尚品牌

​很多年後,他終於成為了中國聲音技術領域裡的佼佼者,他所建立的「貓王收音機」品牌,也成為了中國製造的一個標杆,把一個瀕臨消失的品類收音機,變成一個潮牌,打入90後和00後群體。

「屢創屢敗,屢敗屢創」

1992年,鄧小平南巡後幾個月,曾德鈞代表部隊來到深圳與地方合作創業。

他帶來的是技術。

1976年,19歲的曾德鈞申請去當兵,只因聽說那是個研究導彈的部隊,「想著能和高科技有更多接觸的機會。」

可進了部隊,他卻只是個負責打坑道的工程兵。

一次偶然的機會,因幫團長修好收音機,曾德鈞轉成了無線電通信兵。

其後,作為技術革新能手,他被部隊送入大學深造,畢業後分配到西安第二炮兵技術學院(現在的火箭軍工程大學)擔任講師,開始接觸高保真音響。

也是在這段時間裡,技術的積澱結出了成果。

六旬老人常年穿軍褲和馬夾,研究復古收音機,卻做成億元時尚品牌

1986年曾德鈞製作的第一臺膽機放大器

一個標誌性的戰果就是他設計出了中國第一臺HIFI膽機(即電子管的音頻放大器)。

也因此,他被稱為中國HIFI音響的先驅。後來一些媒體在報道中,乾脆給他貼上標籤,「膽機之父」。

這可把曾德鈞嚇到了。在他看來,自己的一切成果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他給媒體打過電話去,請他們不要用這個稱呼,但並無效果。

曾德鈞都快崩潰了,無奈之下,他給自己的孩子起了個新的小名,「膽機」——「膽機之父」也就名副其實了。

也是技術能力,將曾德鈞的人生道路引出了象牙塔。

六旬老人常年穿軍褲和馬夾,研究復古收音機,卻做成億元時尚品牌

​所有的膽機都是曾德鈞自己親手製作、調試

1990年香港一家唱片公司到西安錄音,監聽出現問題,找遍西安也沒能解決。他們請到曾徳鈞,順利排除了故障。對方對他的技術非常感興趣,於是邀請他南下創業。

帶著組織的信任,曾德鈞來到了華強北。「在音響這個領域裡面,我是第一個南下來創業的。當時的深圳,整個環境也不好。」

真的是「環境不好」。

一開始,曾德鈞在一片鐵皮房裡住了半年,上面太陽曬,下面食堂做飯火烤,蟑螂還特別多,「經常就是一個蟑螂爬到身上,隨手一捏,往旁邊一扔。第二天早上起床的時候,身邊總有幾個(死)蟑螂」。

「但你心中有一個夢想,你根本就不會在乎這些東西,真正的困難,是在創業路上,你能不能實現夢想。」曾德鈞說,

第一次創業很快就不了了之,因為他察覺到對方根本沒想把那事做成,只是「想偷你的技術」。

第二次創業,終於把事情做成了,但是利潤全被對方拿走了。

吸取了前兩次的教訓,第三次創業搞得轟轟烈烈。可是他有一天照常去工廠,發現整個樓都是空的。他以為是自己走錯了。退出來看到鄰居在旁邊,問,我工廠裡的人呢?

答案如五雷轟頂,「昨天一晚上搬走了」。

六旬老人常年穿軍褲和馬夾,研究復古收音機,卻做成億元時尚品牌

​他趕緊給合夥人打電話,合夥人掛了好幾次之後終於接了,告訴他,「你被解僱了,工廠是我的。」

「因為我們在部隊,本來它就不是搞經濟的,不懂計劃經濟,更不懂市場經濟,你不被騙誰會被騙……」

這種遭遇可以嚇退百分之九十九的創業者。曾德鈞卻知道不能放棄,「如不是我像小強(指蟑螂)那樣強大,我早就讓創業的夢想死掉了。我認為人最偉大和強大的,就是你的精神和夢想。有這個在,無論你幾次創業,你都會把它做成功。」

很多逆轉局勢的戰爭,劣勢方都是贏在了意志更堅定上,「再來,再創業唄,反正自己夢想還在,心也在,技術也在,連血跡都來不及擦,就這樣又做了第四次創業」。

又賺了一個青春

如今已經63歲的他,頂著花白的短髮,在展會上眉飛色舞地談論他對每一件產品的看法。路過的旁人很難想象到,他就是貓王收音機的創始人。

他向眾人侃侃而談,他不喜歡工業質感的產品,他要讓自己的產品像藝術品一樣誕生於世。

這樣的理想,我們只能在孩子和藝術家身上見到。

貓王收音機,果然也以其外觀上獨特的藝術性聞名。而大眾卻多有誤解,這樣一家年銷售額達3億元的潮牌,執牛耳者怎麼也得是個時尚人士吧?

曾老的形象讓他們大跌眼鏡。他太不像個時尚圈人士了,被拍照時都不太會擺pose,反倒有種理工男和軍人交雜的氣質。

可曾德鈞的理想氣質不輸於任何一個文藝人士。

六旬老人常年穿軍褲和馬夾,研究復古收音機,卻做成億元時尚品牌

​21世紀,已經不再是收音機的時代。曾德鈞想給自己的同齡人做一款有時代記憶的產品。結果一年只賣出了300臺。

《城市畫報》的主編黎文幫到了他,兩人商量著在互聯網上發起了300臺黑膠唱機眾籌活動,留給他們的時間只有30天。眾籌時間到了20天的時候,參加眾籌的人卻只有82人,失敗的陰影又一次籠罩在曾德鈞的面前。

黎文問曾德鈞,「曾老師,你怕賠錢嗎?」

「不怕」。曾德鈞想都沒想。

「那咱就把這100臺做了」。

眾籌第21天,兩個人發了一個公告,大意是這次眾籌支持的人不多,但他們還是願意成就大家愛音樂的夢想,即使賠錢也要把這100臺做出來。峰迴路轉,剩下的200多個眾籌名額在3天內被一搶而空。

黎文注意到,曾德鈞這個人身上有種能量,伴隨他的一生——他是他自己的光。這種光可以照亮很多人。

六旬老人常年穿軍褲和馬夾,研究復古收音機,卻做成億元時尚品牌

​不過曾德鈞也有所頓悟,光靠理想是不夠的。他不僅在技術上苦下功夫,還跟夥伴們研發出了「硬件+內容+服務」的體系,讓聲音成為了一種生態。

「談不上成功,但能賣得好,一定是做對了什麼。」曾德鈞發現,和過去購買商品的實用性相比,現在的年輕人開始追求商品的設計感,更注重功能以外的設計。要傾聽年輕人的意見,「擁抱年輕人」。

貓王也從最早的5個人的創業團隊,成長到幾百人;從幾十臺的月銷售成長到十萬臺以上的月銷售。

「這些成績看來,的確超出我的想象,但是我不認為我是個成功的創業者,只能說我是在往成功路上的一個創業者。」曾德鈞說:「如果可以不睡覺的話,我可以永遠做這個事情。當你的企業每一天都在進步,你也不會覺得苦,也不會覺得累。」

如今這位頭髮花白的老人家裡,依然擺滿了收音機。這些清亮的聲音穿過歷史的長河在他的夢境裡環繞。

如果說,少年時的他聽到了外在的世界。而現在的他,是聽到了少年的自己。

他知道自己老了,每個週末都得出去跑跑步。更關鍵的,是他要找一個合適的接班人了。

六旬老人常年穿軍褲和馬夾,研究復古收音機,卻做成億元時尚品牌

​不過,即便有人接班,曾德鈞也表示自己不會退休,他會繼續在貓王做產品工作。「無所謂啦。我是當兵出身,戰士死在戰場最幸運,如果說(我)能在自己的崗位上堅持做下去,這是最幸福的。對我來說做好產品,就是我的戰場。」

回望這三十年的起伏激盪,曾德鈞頗有感慨,「我給我的創業打59分,這樣我才能激勵自己不斷向前。」


撰稿 康宸瑋

校對 張 帥

部分圖片來源貓王收音機


Figure,非虛構人物紀實媒體,好故事不違人心。

- END -

© Copyright Figure Studi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