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盡顯疾控人的風采

疫情就是命令,青陽縣疾控中心堅決服從縣防控應急指揮部的指令,克服人手不足、物資短缺等諸多困難,全力以赴,抗擊疫情,不畏懼、不退縮,展現出疾控工作者應有的風采。

守己克難,擔當疾病防控之責

疫情防控啟動後,作為疾病預防控制專業機構,縣疾控中心責無旁貸,全體職工第一時間到班到崗,悉數安排到各個工作組,多人身兼多職也毫無怨言,連日滿負荷、全身心地投入到防控工作中。面對防控物資緊缺的難題,中心及時梳理,多方聯繫採購和儲備防控物資,並提前制定緊缺物資使用計劃,進入現場流調和採樣工作採取“一個人能完成的,決不安排兩人”的工作模式,既節約了防護物資,又積極應對這場戰“疫”可能存在的長期性。

抗擊疫情,盡顯疾控人的風采

甘於奉獻,守護一方群眾安危

在防控戰打響後,中心全體職工甘為“逆行者”,衝在防控第一線,“舍小家、保大家”,默默付出。

孫建華是該縣傳染病防控領域的專家,曾參加過非典防控、汶川抗震救災等一線工作,有著豐富的防疫經驗,其所負責的疫情處置組也是本次防控工作中任務最重、技術要求最高的小組。他參與了每一例患者的流調、密切接觸者追蹤調查等現場處置工作,帶領小組成員奔赴各個鄉鎮指導當地開展防控工作,為了讓基層快速掌握消毒技術,他探索出一套方便操作的“現場消毒法”,在疫情防控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疫情就是命令,他的妻子是木鎮鎮中心衛生院護士長,當全縣交通檢疫任務下達後,她便第一時間出現在縣高速路口檢疫站。特殊的時期讓他夫妻倆不得不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幾乎漠視了女兒的存在,經常看見他拿著盒飯急匆匆回家又急匆匆返回的身影,用他安慰自己的話這叫“大家不穩,小家何安”。

杜樂是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排頭兵”,承擔著流調、密切接觸者追蹤調查、網絡報告、病例監測等多項任務。每一例患者的確診,都需要在2小時內完成現場調查核實和網絡報告,不管是在白天還是在深夜,他總是要第一個到達現場,通宵作戰成了家常便飯。

抗擊疫情,盡顯疾控人的風采

圖為:凌晨1時開展流調工作現場,左為杜樂,右為孫建華。

趙婷是一位家住貴池的年輕媽媽,負責對每個病例進行指導採樣和送檢。每一次進入病房指導採樣就是一次與“病毒親密”的考驗,期間不能有絲毫差錯,採樣前每一個細節她都要認真檢查,防護服的穿戴是否正確,採集到的病人標本是否合格,脫防護服是否暴露,送樣車輛和人員是否進行消殺等等。正是她的這份細心才能圓滿完成一次次採樣檢測任務。因為工作特殊,需要24小時待命,自身又經常處在高風險環境中,為避免把病毒帶回家,趙婷和實驗室幾位同事從大年初一開始便以單位為家,一直未回家。

抗擊疫情,盡顯疾控人的風采

唐榮琴和趙自願是中心的兩位外地來的年輕職工,被同分在疫情處置組,需要經常到病區對病人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等工作。臘月29日他們回到各自老家,準備與家人共度春節,年三十當天接返崗通知後,匆匆告別家人,按時到崗到位。

抗擊疫情,盡顯疾控人的風采

1997年出生的陳蓓是中心年齡最小的一名職工,平日裡嬉笑有加,在疫情面前她一改往常,開展流調時,她總是衝在最前面,與病人面對面交談,認真詳細詢問每一個細節,在一眾信息中抽絲剝繭,提取病人過往的關鍵信息,為後續的流調報告、密接者調查追蹤等打好基礎。當同事問她與病人近距離接觸會不會害怕時,她答道:“多少都會有一點,但疫情在前,職責在身,也顧不上害怕了。”

抗擊疫情,盡顯疾控人的風采

家在九華山的柯晴正處哺乳期,疫情發生後,一邊是嗷嗷待哺的寶寶,一邊是艱鉅的防控任務,柯晴選擇了後者,把更多的時間留在了單位,晨出暮歸,毫無怨言。她說:“於社會,我是一名醫務工作者;於單位,我是一名職工;於家庭,我作為一個妻子、母親和女兒,這些我都得盡責。”

抗擊疫情,盡顯疾控人的風采

堅守崗位,不談勞累,不論付出,就著盒飯和泡麵,從年後忙到年前,在一個又一個清晨和夜晚,在病區、消殺任務點和疫點,在送樣往返的途中,在防控工作的每一個角落裡都留下了疾控人獨有的風采。

抗擊疫情,盡顯疾控人的風采


(楊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