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夫人《我儂詞》:夫妻合體的妙喻

《亮劍》中李雲龍與田雨新婚之夜,洞房裡只剩下他們兩人,李雲龍迫不及待地想親熱,說“反正你也是我的人了”,田雨說,還沒有吧!把他叫到書桌旁,給他寫下一首詞,管夫人的《我儂詞》: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
情多處,熱如火!
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
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
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田雨為什麼要在新婚之夜送李雲龍這首《我儂詞》呢?

田雨家庭出身好,又受過良好的教育,且年輕漂亮,在當時的環境下,以她的條件嫁個軍長都不成問題,但最終選擇了沒文化且粗俗的李雲龍。當然,李雲龍也是一個英雄人物,雖是農民出身,但他機智、勇敢、有情有義,雖大大咧咧卻頗具領導才能。田雨看重的不是身份,而是李雲龍的用心。一個男人真正愛一個女人才會用心去對她,肯為她花時間,會藏起自己的鋒芒,給她溫柔與陪伴。她從李雲龍身上看到了愛。

田雨是一個清醒自知的女子,她明白再濃烈的愛,也會有降溫的一天,現在的她再年輕美麗,容顏終究會隨年華老去,而女人最大的幸福是一生一世,一雙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所以,新婚夜裡,開啟兩人真正的征程前,她需要一個承諾,一個永世不忘的承諾。

於是,她寫下這首《我儂詞》,並給他講了這首詞背後的故事:

元代江南有個大才子叫趙孟頫,是繼蘇東坡之後在詩文書畫上無所不能的全才。他50歲的時候喜歡上了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子,想效仿當時的名士納妾,就向妻子委婉表達了他的想法。他的妻子管夫人也是一位才女,就回了丈夫一首《我儂詞》。趙孟頫一看立馬取消了納妾的念頭。此後,傳為佳話。

田雨在這樣重要的時刻,將這首詞作為兩人愛情的宣誓,可見她的用心巧妙。

一段美好的婚姻,須是夫妻合體,須是靈與肉的交融。管夫人與趙孟頫的一生就是對這首詞的完美詮釋。

管夫人《我儂詞》:夫妻合體的妙喻

一、婚姻中真正的門當戶對是琴瑟相和

“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 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

寫下這首《我儂詞》的管夫人是何許人也?

管夫人(1262-1319),名管道昇,字仲姬,浙江人,元代著名的女書法家、畫家、詩詞創作家。管道昇自幼聰慧,才華橫溢,不僅能夠寫詩作詞,尤其擅於書法、繪畫,畫又以墨竹梅蘭見長,首創晴竹新篁。與晉代著名書法家衛夫人(衛鑠)並稱“書壇二夫人”。

管道昇因為太有才,父親對她的婚事尤為慎重,所以拖到接近27歲才成婚,在那個時代這可是超級大齡剩女了。但管道昇卻嫁得很好。她嫁給了趙孟頫。

趙孟頫(1254-1322年),浙江吳興人,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他是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的皇太子——秦王趙德芳(評書裡的八賢王)的後人。他擅詩文、書法、繪畫、金石鑑賞、經濟律呂,尤其以楷書著稱於世。他被稱為“元人冠冕”。

據《元史.趙孟頫傳》記載:

孟頫幼聰敏,讀書過目輒成誦,為文操筆立就。……宋亡,家居,益自力於學。至元二十三年,行臺侍御史程鉅夫奉詔搜訪遺逸於江南,得孟頫,以之入見。孟頫才氣英邁,神采煥發,如神仙中人……

趙孟頫“未弱冠時,出語已驚其裡中儒先,稍長大而四方萬里重購以求其文,車馬所至,填門傾郭,得片紙隻字,人人心愜意滿而去。”

管道昇的父親很看好趙孟頫,放心地將寶貝女兒交給了他。

在門第身份上,兩人確實門當戶對,但僅僅如此,並非二人相濡以沫一生的根本原因。共同的興趣愛好,旗鼓相當的聰慧才情,使得他們相知相愛。

可想而知,兩個志趣相投的人,一起品詩做詞,一起臨摹古帖,一起欣賞前人的山水佳作,是怎樣一番良辰美景。而這就是他們在家裡的日常。

好的婚姻對夫妻雙方是一種滋養。在打破中重塑,生成更好的你與我。

管夫人《我儂詞》:夫妻合體的妙喻

二、長久的愛情源於持續的相互欣賞和促進

“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夫妻本是關係密切,相互依存的一個整體,家不僅是一個物質外殼,更是一個精神家園的所在。

管道昇和趙孟頫婚後,不僅互相欣賞,閒暇之餘還互相學習,互相促進。他們的關係是夫妻、情人、朋友的完美結合。

趙孟頫畫《春江垂釣圖》時,就由管道昇補寫墨竹;管道昇畫墨竹卷時,趙孟為她書《修竹賦》,二人珠聯璧合,相映成趣,共生共長。

趙孟頫一方面官運亨通。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六月,忽必烈授趙孟頫為兵部郎中。36歲升任集賢直學士,45歲任集賢直學士、江浙等處儒學提舉。59歲任翰林侍講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同年轉集賢侍讀學士、正奉大夫。60歲升任集賢侍講學士、資德大夫。延61歲拜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知制誥、兼修國史,用一品例,推恩三代。至此,他的政治生涯達到頂峰。延佑六年(1319年)四月,因管夫人病發,趙孟頫得旨還家。

另一方面,藝術上的成就也斐然。他的畫藝全面,並有創新,在人物、山水、花鳥、馬獸諸畫科皆有成就。他的繪畫兼有詩、書、印之美,相得益彰。趙孟頫的山水畫使造境與寫意、詩意化與書法化在繪畫中得到調和與融洽。他的《秋郊飲馬圖》《秀石疏林圖卷》等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

他在《秀石疏林圖》上自題詩云:“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與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方知書畫本來同”,發展了“書畫相通”的理念。

趙孟頫最為顯著的成就是在書法上,他吸取眾家所長,創“趙體”書,在中國書法藝術史上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和深遠的影響力。他的書論中有不少關於書法的精到見解。他認為“學書有二,一曰筆法,二曰字形。筆法弗精,雖善猶惡;字形弗妙,雖熟猶生。學書能解此,始可以語書也。”“學書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筆之意,乃為有益”等等。

這些成就背後亦有管夫人的陪伴與促進。

管夫人《我儂詞》:夫妻合體的妙喻

夫妻二人在讀書繪畫中互相扶攜,他們做詩說文,談書論畫,體悟到無限的樂趣。共同的興趣與才情,使他們在感受夫妻情愛的同時,也體味著知音的樂趣。

管道昇也在詩詞中常常表露出對丈夫的崇拜和欣賞。

她在一幅修竹圖上寫到:“侍吾松雪十餘秋,傍觀下筆,始得一二。”意為她自己的繪畫是在服侍丈夫十多年,站在旁邊觀摩多了,自然學得一二。她自身具備非常高的才情,卻把成績的取得歸功於受到丈夫的感染與啟發。讚美中,也流露出她謙虛的品質。

她在另一幅墨竹圖上寫下:“操弄筆墨,故非女工。然而天性好之,自不能已。竊見吾松雪精此墨竹,為日已久,亦頗會意。”意為:舞文弄墨原不屬於女兒之事,但她天性就愛這些,情不自禁,又看見丈夫精通此道,她天天耳濡目染,也就識得其中意趣。

或許正如管夫人所言,自己是受到丈夫的影響,加之她自身的聰慧與造詣,在藝術上取得了不凡的成績。如趙孟頫與管夫人這樣的琴瑟和鳴、長情一生的夫妻並不多見。

好的愛情就是持續的欣賞與相互成就。隨著時日的累積,情感至深處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管夫人《我儂詞》:夫妻合體的妙喻

三、夫妻合體的妙喻,完美婚姻的詮釋

“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趙孟頫書畫詩印四絕,在中國藝術史上寫下了綺麗的篇章。這樣一位大才子,情到濃時,在寫給友人的《與師孟書》中也忍不住秀恩愛:“山妻對飲唱漁歌,唱罷漁歌道氣多。風定雲收中夜靜,滿天明月浸寒波。”

正應了《我儂詞》裡的“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

可是,一段感情就算當初如何炙熱,時間久了也會疲軟。現代人的中年危機一說,他們也經歷過,但管夫人以她的修養、智慧與才情巧妙地化解了。

趙孟頫五十歲時,他們的婚姻已走過了十幾年。在古代社會,男人三妻四妾是常態,趙孟頫面對妻子色衰,打算學那些名士納妾,給妻子寫了一首曲:

“我學士,爾夫人。豈不聞:陶學士有桃葉、桃根,蘇學士有朝雲、暮雲。我便我娶幾個吳姬、越女,也無過分,你年紀已過四旬,只管佔住玉堂春。夫人,你看陶學士有桃葉桃根,而蘇學士有朝雲暮雲。”

這就是前文提到的趙孟頫打算納妾,妻子管夫人寫下一首《我儂詞》,趙孟頫看詞後,羞愧難當,放棄納妾的念頭。兩人一直恩愛到白頭。這首《我儂詞》成為了表達伉儷情深意篤的千古絕唱。

這首詞用形象生動的比喻詮釋了完美的婚姻關係。她看到了情起之初的濃烈、炙熱,巧妙地將夫妻兩個人比作一團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承認了各自人格的獨立,體現了一種平等意識。這在封建社會是很了不起的思想。管夫人自己的成長過程也很好地踐行了她的觀念。她將自己的才情釋放,遵從自身天性的發展。

“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 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代表著夫妻的結合,

是將獨立的兩團泥融合在一起,重新塑造,再合體。“打破”“調和”“再塑”的過程,

是夫妻相互融合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包含了磨合、包容、理解與愛。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婚姻到一定程度上是不分你我的。愛你就是愛我,我們共為彼此,這或許是愛情的至高境界吧。這樣的融合是靈與肉的交融,它意味著一種對彼此的責任和對愛的尊重。

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不離不棄,生死相依,這是婚姻的最後歸宿。管夫人將愛情與婚姻愛得如此清透,讓今天的我們都為之動容。

這首詞,以近似白話的語句寫成,富含哲理,寓意深刻,可見管夫人的才情品質都非同一般。趙孟頫在《魏國夫人管氏墓誌銘》中寫道:

有才略,聰明過人。亦能書,為詞章,作墨竹,筆意清絕。夫人天姿開朗,德言容功,靡一不備,翰墨辭章,不學而能。

她得到了丈夫對妻子的最高評價。

管夫人《我儂詞》:夫妻合體的妙喻

管夫人的《我儂詞》與作卓文君的《白頭吟》都堪稱經典。詩詞背後的故事也如出一轍,這是一種巧合,也是一種宿命。

管夫人與趙孟頫夫妻二人相伴走過整整三十年,在藝術上既各有千秋,又珠聯壁合,在詩壇畫苑中被傳為佳話。

明人王世貞曾說:“文人畫起自東坡,至松雪敞開大門。”這句話充分肯定了趙孟頫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地位。乾隆皇帝《題管道昇修竹幽蘭圖》:“世間盡有丹青手,寫照端須似此人。”表達了對管夫人的高度認可。

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社會里,管夫人衝破觀念的束縛,將自身的才情釋放無疑,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加上她在發展自我的同時,還將家事料理得井井有條,將子女教育得德才兼備,可謂是女中之傑。《我儂詞》也成為婚姻中夫妻合體的妙喻。

-N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